武平县人社局: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以精准用工服务 激活企业发展动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18:28 1

摘要: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而稳定的用工保障则是民营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支撑。今年以来,武平县人社局聚焦企业招用工难题,以系统思维搭建服务体系,以创新举措破解用工瓶颈,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截至2025年6月,全县158家生产企业中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而稳定的用工保障则是民营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支撑。今年以来,武平县人社局聚焦企业招用工难题,以系统思维搭建服务体系,以创新举措破解用工瓶颈,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截至2025年6月,全县158家生产企业中,158家民营企业吸纳产业工人11655人,其中75家新显企业聚集产业工人6710人;1-6月累计为园区及园区外规上企业输送产业工人1499人次,用工服务成效显著。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政企联动的服务格局

破解企业用工难题,关键在统筹协调,核心在责任落实。武平县将民营经济用工服务纳入县域发展大局,形成“高位推动+专班落实+精准对接”的工作体系。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招用工工作作出批示,明确“‘乡村干部+学校教师’家访‘留守学生+家长’活动”等特色举措,先后印发《武平县2025年春节期间开展“乡村干部+学校教师”家访“留守学生+家长”活动方案》《2025年春节招用工系列活动方案》等文件,为用工服务提供制度指引。成立专项工作专班,为重点民营企业配备“用工服务联络员”,动态收集缺工信息、指导政策申领、跟进用工进展,实现“企业有需求、政府有响应”的闭环服务。

创新宣传矩阵,激活本土劳动力资源

针对县域劳动力分布特点,武平县人社局以“情感共鸣+精准触达”为核心,构建多元化宣传体系,引导本土劳动力回流就业,为民营企业储备“家门口”的人力资源。

一是政策宣传“看得见”。梳理汇编就业创业政策、企业缺工信息,印制3万余份宣传礼包(含政策宣传单、招聘海报、岗位手册等),在动车站、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精准投放,让群众直观了解就业机会与政策红利。二是情感动员“暖人心”。联合教育部门印发3000余份《致全县留守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通过教师家访传递“家庭陪伴呵护成长”的理念,以“可以家业・何必远方”的感召力,引导家长返乡就业。2025年春节期间,家访留守学生家长2559人,摸排有留武意愿人员186人,其中23人已实现本地就业。三是文化融入“接地气”。联动文体部门创编《五老太贺喜》《我也回武平》等反映企业用工环境的情景剧、小品,借助“乡村春晚”“村BA”等70余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将招工信息融入文化场景,让就业宣传更具感染力。四是新媒体传播“广覆盖”。邀请融媒体中心、自媒体人制作《游子归家未来可期》等故事性短视频5个,累计点击量超10万人次,以年轻化表达吸引劳动力关注。五是县外渠道“拓空间”。与贵州平塘、罗甸等劳务输出大县建立合作,通过当地人社部门、人力资源公司推送岗位1542个次,拓宽民营企业招工半径。

搭建对接平台,打通用工供需“最后一公里”

以“常态化对接+精准化引才”为抓手,搭建企业与劳动者的高效沟通桥梁,让民营企业“招得到人”,让求职者“找得到岗”。

一方面,做实本地招聘“主阵地”。坚持每月21日“企业招聘日”制度,结合重大节日举办专场招聘,2025年以来已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9场,319家企业提供岗位7814个,吸引求职者20293人次(含直播观看15214人次),实现供需集中对接。另一方面,主动“走出去”引才。组织企业进校园、拓省外,4月组织13家企业参加龙岩市“书记市长进校园”招聘会,发布岗位229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6人;5月赴江西东华理工大学招聘,收到简历101份,3人成功入职,为民营企业精准输送专业人才。

优化政策供给,以政策红利稳定企业用工

聚焦民营企业“用工稳”的需求,全面落实稳岗稳工政策,通过真金白银的补贴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增强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底气。

2025年以来,武平县人社局精准落实各类就业奖补政策:为16家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3205.59元,为53名劳动者发放职业技能提升补贴8.7万元,为22人发放就业见习补贴12.616万元,此外还发放个人见证补贴、职业技能评价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春节稳定就业奖补等多项资金。通过“应享尽享、应发尽发”的政策落实,既帮助企业减轻负担,也激励劳动者稳定就业,形成“企业发展+就业增收”的良性循环。

武平县人社局的实践表明,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关键在于聚焦企业实际需求,以系统思维整合资源、以创新举措破解难题、以真情服务凝聚合力。通过构建“引才、稳才、用才”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既能为民营企业注入发展动能,也能让劳动力共享县域发展成果,实现经济与民生的双赢。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