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5 18:15 1

摘要:安徽铜陵的线上离婚庭审直播里,燕冬萍条理清晰地控诉丈夫盛祖宝对家庭毫无贡献,法官与观众几乎一边倒的同情在最后二十秒被击得粉碎——当盛祖宝低声问道:“北京打工5年,每月转你8000元,难道没有吗?”刹那间,空气凝固。人们这才猛然惊觉,这个在镜头前头发散乱、沉默地

让我们从两个案例说起——

安徽铜陵的线上离婚庭审直播里,燕冬萍条理清晰地控诉丈夫盛祖宝对家庭毫无贡献,法官与观众几乎一边倒的同情在最后二十秒被击得粉碎——当盛祖宝低声问道:“北京打工5年,每月转你8000元,难道没有吗?”刹那间,空气凝固。人们这才猛然惊觉,这个在镜头前头发散乱、沉默地用手背拭着泪痕的男人,五年如一日,在异乡的钢筋水泥中省吃俭用,将48万元血汗钱一分不少地寄回那个他称之为“家”的地方。换来的,却是财产尽失、骨肉分离,以及妻子胜诉后,那抹悬在嘴角的、冰冷而刺眼的、属于胜利者的微笑。

这一幕如同重锤般地狠狠砸在每个曾以“老实”自持、笃信付出终有回报的普通人胸口。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自述大学刚毕业时,因“老实长相”频遭欺骗。他在火车站被人索要莫须有的“带路费”,他买电脑时被人以次充好坑走数月生活费。他苦笑着自嘲:“因为我老实,不够聪明。”

何小鹏

职场调研数据更令人心寒。过度老实的员工年薪平均低于同龄人15%,他们被困在“不会拒绝”“羞于表达”的牢笼中,最终沦为办公室的“便利贴”、升职路上的“透明人”。

当盛祖宝们低头吞咽苦果,当何小鹏们无奈掏出冤枉钱,一个带血的问号,沉重地浮出水面,叩击着社会的良知:为何我们这个社会,总让守规矩、本分付出的老实人遍体鳞伤?

一、当“美德”异化为枷锁时,老实人必遭惩罚

比如,“忍忍吧,别惹事”!这句话料想很多人都听过。貌似“生存智慧”,实则是代代相传的、驯化老实人的精神咒语。它教导的不是直面不公的勇气,而是逃避冲突的怯懦。这样的精神咒语还有很多,批量塑造老实人。

于是,我们痛心地看见:盛祖宝面对妻子凌厉的指控,唯有沉默拭泪,那积攒了五年的辛酸与委屈,竟连为自己辩白一声的勇气都已被消磨殆尽;职场角落里,多少老实人埋头耕耘,汗水浸透案牍,却因不擅“表功”、不懂“邀宠”,在升职加薪的名单上沦为永远的隐形人。这种自我压抑的“道德枷锁”,将本应堂堂正正争取权益的个体,硬生生扭曲成逆来顺受、任人宰割的“沉默羔羊”,何其残酷!

更令人窒息的是那环环相扣的系统性困境对老实人的无声绞杀。法律,本应是社会最后的、坚固的盾牌。然而,当燕冬萍娴熟地抛出网店证明争夺孩子时,法官可曾深究那五年间48万汇款背后沉甸甸的父爱与责任?判决的匆忙,让多少期待公正的心瞬间冰凉。

另有诸如演员李明德砸车后傲慢地拒绝赔偿,甚至拉黑苦主,此类案件,执法的刚性为何总要等到舆情汹涌才姗姗来迟?

是的,制度的漏洞与执行偏差,共同编织成一座冰冷的“双重牢笼”:一面是“按闹分配”的潜规则大行其道,奖励着那些会哭、会闹、会表演的“聪明人”;另一面是“体制的不可逆螺旋”如同惯性巨大的车轮,驱使着某些机构为了掩盖最初一个小小的失误,不惜犯下更大、更荒谬的错误,将维权的老实人无情地撞向铜墙铁壁。

而数字时代的算法偏见,更是让本就处于弱势老实人的处境雪上加霜,坠入更深的沟壑。

“全民算法福利”的构想闪烁着理想的光,试图用冰冷的数据精准滴灌温暖。可现实呢?农民工兄弟可能因不熟悉智能手机的方寸屏幕,被无情地排除在保障体系之外;外卖骑手则在算法的精密计算中疲于奔命,他们的汗水与尊严,被压缩成手机APP上一串串跳动的、毫无温度的倒计时数字。技术的红利若缺乏人文精神的校准与温度的浸润,所谓的“精准”,不过是加剧阶层固化的冰冷推手——让老实人连吃亏,都吃得悄无声息,如同沉入大海的石子。

二、每一次对老实人的辜负,都在啃噬社会的基石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每一次对老实人无声的辜负,都像一只白蚁,在悄然蛀蚀着社会赖以维系的信任基石。目睹盛祖宝遭遇的网友,悲愤地在键盘上敲下泣血般的呼喊:“供养家庭的人,别再盲目外出打工了!”

当勤劳养家、背井离乡的付出,竟成为净身出户、骨肉分离的导火索;当何小鹏式的诚实守信,沦为骗子眼中待宰的“肥羊”,我们世代珍视的公序良俗,在赤裸裸的功利算计面前,正在节节败退,摇摇欲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在可悲地滑向一场残酷的零和博弈:要么做吃肉的狼,要么做待宰的羊。这套丛林法则的阴影下,善良与诚信焉能存续?

社会为此付出的成本,正以惊人的速度疯狂飙升,也使每个人都越来越活得提心吊胆。

每个人都在盼望社会环境变好,深圳龙岗街道的“试验”,呼应了这一盼望。他们在社区基层组织成立社会服务(妇女儿童)委员会,将守护儿童的责任扛在肩上,短短一年便汇聚起127万元的社会暖流,为85户困境中的孩子筑起坚固的安全网。

这一实践,生动地印证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当制度张开臂膀,主动去守护最易受伤的弱者,便能春风化雨,激活深藏于民间的磅礴善意,让信任的种子重新萌芽。反之,若放任“老实人吃亏”的逻辑像瘟疫般蔓延,人人自危,被迫化身为时刻竖起尖刺的刺猬,让职场中,精心修饰的报告取代了坦诚的交流;让婚姻里,冰冷的财产公证消解了相濡以沫的温情;让朋友交往,提防与猜忌取代了推心置腹。如此等等,当生存的本能异化为对“老实”二字的恐惧与拒绝时,社会赖以协作、共生、发展的根基,已然于无形中崩塌碎裂。

三、行动起来,为善良锻造坚不可摧的铠甲

终结老实人的困境,绝非易事,但无论多难,都要去做且已是迫在眉睫。

做好这件大事,需要重塑制度设计的价值罗盘,让公平正义成为最醒目的航标。

好在有的地方已经着手这方面的工作了——

江苏推广的“政策计算器”,通过精准的企业数据画像,让惠企政策自动匹配送达,彻底堵死“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后门;浙江探索的“算力素养教育”,将数字工具交到农民工兄弟手中,赋予他们在虚拟世界维护自身权益的力量。

这些实践都坚定地指向同一个方向,这就是用清晰、精准、刚性的制度设计,取代含糊不清、弹性过大的“大局观”,让规则不再是强者的游戏,而是老实人安身立命的坚实铠甲。实践也对他们的实验给予了肯定:好!

文化场域亟需正本清源,重燃尊崇诚信的薪火。“守好老实薪火,燃旺公平炉灶”,百色新闻网的评论一语中的,道破关键。当媒体的聚光灯不再只追逐喧嚣与流量,而是深情地对准那些替亡父还清债务的诚信少年、数十年如一日守护舌尖安全的平凡店主;当“尊重老实人”从一句口号真正沉淀为社会肌理中的风尚与共识,那曾被贬值的“道德资本”才能重新焕发生机,回归其应有的价值。

深圳龙岗区郑重授予46名普通市民“儿童保护观察员”的胸牌,让守护弱者的眼睛在市井烟火、街头巷尾生长出来。这种扎根泥土、融入生活的草根化价值倡导,远比高高在上的空洞说教,更具直抵人心的生命力。

个体的觉醒与进化,更是这场救赎的最大动力。何小鹏从那个屡屡被骗的青涩大学生,蜕变为引领行业的企业家,他的历程清晰地印证,老实人是需要进化的。人不但要有善良的本性,还要有守护善良的策略与智慧。

职场研究亦揭示了诸多微小转变带来的巨大改观。比如,将习惯性的“都可以”换成坚定地“我建议”,把无奈的“没问题”替换为明确的“我需要这些支持”,竟能使老实人与同龄人的薪资差距显著缩小8%。

赋予上述改观的根本因素其实是勇气。这也是每个人,特别是老实人都必须具备勇气。我们不赞成抛弃内心的良善去与恶龙缠斗,我们必须要为珍贵的善良锻造锋利的牙齿与坚固的铠甲。正如当年那个在火车站被索要“带路费”的年轻何小鹏,若能在屈辱与愤怒中鼓起勇气当场报警,或许不仅能为自己讨回公道,更能斩断那只伸向下一个“老实人”的欺诈之手。

四、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在变好

深圳龙岗街头,“儿童保护观察员”的胸牌在阳光下折射出温暖的光芒,他们以最平凡的市井身份,默默编织着一张守护弱者的无形之网;浙江的“算力扫盲班”里,外卖骑手们专注地学习如何在算法的洪流中,捍卫自己配送时效的合理底线,夺回属于劳动者的尊严。

这些星星点点的微光,虽不耀眼,却如此清晰地昭示着另一种可能——当制度以刚性兜住底线,文化以温情声援正义,个体以觉醒武装善良——三者汇聚成磅礴合力,我们的社会才有希望挣脱那无形的“老实人诅咒”,在阵痛中破茧,在反思中重生。

“守好老实薪火,燃旺公平炉灶”!这薪火,是盛祖宝们从牙缝里省下的、跨越千里寄回家的血汗钱,是何小鹏们跌跌撞撞中始终不肯丢弃的诚信底线。

一个文明社会最精确的刻度,从不在于强者的耀武扬威,而在于它如何俯下身子,温柔而坚定地托起那些沉默的、本分的、永远学不会“会哭”的老实人。

是的,只有当善良的灵魂不必时刻携带锋芒也能安然行走于大地、只有当盛祖宝的汇款单无需成为呈堂证供、只有当何小鹏的诚实不再需要一本防骗指南的那一天,我们的社会,才真正配得上 “文明” 二字,我们,也才真正配称 “人”。

来源:上官茂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