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学不仅仅是生物科学,更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需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当前,医院面临着如何整合优势、调整学科结构等问题,医院内部各学科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影响临床决策的最优化,也影响了人性化的医疗。
医学不仅仅是生物科学,更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需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当前,医院面临着如何整合优势、调整学科结构等问题,医院内部各学科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影响临床决策的最优化,也影响了人性化的医疗。
医院学科建设与临床诊疗之间的整合目前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
(1)以疾病为主进行科室体制整合。
(2)以多学科协作为主进行整合,各临床科室只是在接诊重危病人时,才需要各个相关学科一起到场,进行综合会诊,从而以最短的时间做出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3)在医院建立中心化科室,比如以人体系统或器官为基础,重新架构医院组织框架,建立“中心化”医疗、教育和管理体系。第三种整合方式尤为彻底,是医院科室的体制的重新排列组合,从而产生“医生围着病人转,方法根据病情选”的诊治运转方式,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学科建设的生命力,往往离不开其实践运用的效果。我们评估学科建设的功效,主要包括这些内容:学科规模,比如场地、人员和研究方向;学科层次,比如国家级、省级和局校级等;学术成果,比如发表的文章、出版的专著、发明的科研奖项、专利转化等;学科声誉,主要指学术任职和同行认可度;学科管理能力,比如筹资能力、绩效考核等。简而言之,衡量一个学科是否优秀,主要是评估其行业内的影响力、临床诊疗业务量、人才培养的力度,以及是否有良好的学术科研产出。
医院学科建设在未来呈现出以下6个趋势。
(1)临床学科的建设更注重技术转化。学科建设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支持实践运用,从而转化为市场效益;缺失了市场效益的转化,学科建设的动力就可能衰退。所以,学科建设,尤其是临床学科建设要积极与市场对接,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2)个性化医疗服务日益盛行,医疗服务将更多地针对每一个患者。
(3)未来将更多地使用机器人技术,实现精细化医疗。
(4)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越来越多。基因是携带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功能单位,我们可以通过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正常基因引入患者细胞内,从而弥补治病基因的缺陷,这对根治遗传性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5)微创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微创技术主要是指应用当代先进的电子热光学等设备和技术,以电子镜像代替肉眼直视,以细长器械代替手术刀,力求以最小的切口路径和最少的组织损伤,完成对体内病灶的观察诊断及治疗。微创技术具有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疤痕细微或无疤痕的特点。目前,微创技术在妇科学科中有着广泛运用。
(6)未来手术将更多地考虑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那么要如何规划建设重点学科呢?
重点学科建设的水平可以直接反映出医院的整体办医水平和学术地位,是医院建设的重中之重。一个学科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渐达到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对重点学科建设进行周密规划。
一般来讲,学科规划对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3点:
(1)规划指明了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奋斗方向,从而有助于充分调动医技人员的积极性。
(2)规划是协调和组织各力量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使学科人员、经费设备等得到合理安排和使用,从而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最需要、最关键的地方。
(3)规划有利于学科建设与考核验收,医院可以围绕规划目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管理。在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的组织实施中,医院可以根据时间规划订年度规划,有步骤地实施。
首先,医院在重点学科建设中要明确目标任务。一般来说,总目标分得越细、越具体,就越容易实施,越能检查出执行过程中是否偏离了目标。医院应对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做出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将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和个人,从而使每一个学科组成员了解自己在全局工作中的地位,了解各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
其次,医院还要做好学科规划的检查与监督工作。通常来说,医院各级科管部门应该负责对学科建设规划的执行情况予以检查和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重点学科的科研工作开展情况、经费使用与图书资料、设备配备情况,以及人才梯队培养、学术交流情况等,对于规划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医院要及时了解动态,对出现的执行偏差要及时加以纠正。学科负责人还要在每年年底学出年度重点学科建设情况的总结报告,作为上级主管部门评价、考核重点学科建设的依据之一。
最后,医院还要对学科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估,从而赏优罚劣,不断优化学科建设。医院在考核过程中要坚持客观性、可操作性,以及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与健全科学的考核体系,根据考核结果真正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并最终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鼓舞医技人员勇于进取,充分发挥出考核应有的积极作用。
民营医院的学科建设之道
相比较而言,公立医院享受较好的国家扶持政策,民营医院则在体制外徘徊;另外,民营医院的人才流动相对频繁,人员稳定性一般要比公立医院差一些。那么,在这一系列不利的情况下,民营医院应该如何进行学科建设呢?
民营医院由于大多是自筹资金,学科建设往往建立在医院经营绩效的基础上。一般来说,医院经营可分为院外经营和院内经营两部分。院外要抓深、抓透市场,院内要抓精、抓细管理,目的是实现价值最大化。民营医院的价值最大化就是利润实现与客户满意,目标实现与医疗安全。
医院学科建设与医院经营绩效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若没有学科建设,或者说是解决疾病的能力做支撑,医院仅依靠“经营”和“业绩”是无法长久的,其结果只能是患者越来越少;反之,若孤立地进行学科建设,而缺乏学科经营,则又会变成“纯技术论”,不利于学科的实践运用,不利于学科建设的效益化。
当前,我国优势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一线二线城市,国家、省级重点学科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而地市、县级医疗市场资源配置相对匮乏。
简而言之,我国公共卫生医疗分布的不均衡性和患者的就医刚性需求无法满足之间的矛盾很突出,这也是导致“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民营医院的学科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民营医院采取的是聚焦战略,集中力量做专科,走精细化医疗服务的道路,一般要求科室能正常接诊,医院能正常开业,并且有所盈利即可。在此基础上,民营医院一般围绕3个核心开展学科建设。具体如下:
1.学科的市场定位
目前,国内民营医院通常采用两种办法:一是印象定位,比如“规模大”“价格低廉”“服务便捷”等,从而给患者留下鲜明的印象;二是差异化定位,也就是寻找那些被患者重视而又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后者一般适合中小型医院,或者是起步较晚的学科,是小医院或新科室寻找生存空间的有效方法,比如市场上出现的一些“不孕不育专科医院”“白癜风专科医院”等。
2.专科业务结合
具体的组合方式有:治疗难度大、单次诊疗费用高,需要反复诊疗的;诊疗方法成熟,单次诊疗费用低,但需要反复诊疗的;诊疗方法成熟,单次诊疗费用高的;诊疗方法成熟,单次诊疗费用低的。民营医院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专科业务组合。
3.学科营销传播
主要包括医院和学科形象宣传、广告营销、事件营销、市场活动营销、口碑营销等,在具体运用中,医院可以根据学科特点、目标患者群类型、消费者认知习惯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品牌传播策略。
总之,民营医院的学科建设尤其需要积极对接市场,通过好的市场效益支撑学科更好地发展。为此,民营医院还要对科学建设进行各类效果评估,比如,医疗市场份额与效率指标,学术队伍建设指标、专业技术水平指标、科研教学成果指标、医疗服务指标、经营管理指标、社会形象指标等,从而确保学科建设工作的不断进步。
来源:医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