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戚思宇: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为电诈犯罪提供支持的黑灰产犯罪屡打不绝,形成网上勾连、线下响应、技术支撑的庞大犯罪生态,成为各类犯罪的“帮凶”。为全力遏制黑灰产犯罪,省联席办自今年7月起至10月底,组织全省公安、通信、金融等行业部门,联
今天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公安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纵深推进反诈三年行动,以务实举措筑牢民生防线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人民公安报记者:
黑灰产业就像电信网络诈骗的“温床”和“帮凶”,据了解,山东近期部署了打击黑灰产犯罪的专项整治行动,请介绍一下采取哪些措施来铲除这一犯罪土壤?
戚思宇: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为电诈犯罪提供支持的黑灰产犯罪屡打不绝,形成网上勾连、线下响应、技术支撑的庞大犯罪生态,成为各类犯罪的“帮凶”。为全力遏制黑灰产犯罪,省联席办自今年7月起至10月底,组织全省公安、通信、金融等行业部门,联合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集中会战,以“三打、两断、一清”(即:打引流犯罪、打两金取现、打两卡犯罪,断通道、断链条,清窝点)为重点,坚持防范反制、生态治理、行业问责“三箭齐发”,对省内涉诈黑灰产违法犯罪开展起底式打击、全方位清剿。
一是压实责任,强力推动。集中会战成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指挥部,统筹全省侦查研判资源、力量和手段,向省内黑灰产发起强大攻势,形成有力震慑。省厅指挥部统筹指挥调度、集中研判、技术支撑、规范执法等各项工作,市级指挥部负责线索落地和团伙架构的二次研判,县区级指挥部负责落地打击和人员处理,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合成打击体系。
二是突出重点,精准打击。坚持“分类研判、分级处理、集中收网”打击策略,汇聚金融、通信、互联网等多维数据资源,针对黑灰产规律特点,通过数据建模,刻画团伙组织架构,研判分析犯罪嫌疑人,顺线挖掘上线招募者、组织者,快速完成落地打击。从严从重打击惩治取现、购买黄金等涉“两金”犯罪,斩断涉案资金转移渠道,保持依法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手机卡、银行卡“两卡”收购贩卖人员、网络招募“卡农”和“跑分客”的中介人员,深挖严惩行业“内鬼”,全力剿灭职业犯罪团伙,净化行业生态。
三是联打联动,治本清源。坚持以打促治,持续深化行业源头防控、系统治理。聚焦案件、线索指向的资金、通信、网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特征要素分析,优化检测预警模型,提升拦截阻断涉诈信息能力。加强警银、警信协同,通过案件复盘,找准行业漏洞和薄弱环节,推动落实行业监管责任,解决“两卡”管理、异常交易、违规入网等行业问题,着力铲除黑灰产滋生土壤。
中新社记者:
请问,当前哪几类诈骗案件最为高发?作为普通群众,我们应该如何识破不断升级的骗局呢?
靖涛:当前,电诈犯罪手段呈现出技术智能化、模式复合化、对象精准化等特点,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种类繁多,常见的类型就有40余种,针对性、迷惑性都很强。全省公安机关及有关部门始终保持严打严惩、严防严控的高压态势,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有效提升群众识骗防骗能力。下面,通报几类典型的诈骗手法和诈骗话术,希望大家重点关注警惕:
一、刷单返利类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短视频平台、快递、街面小广告等多种渠道发布兼职广告甚至是一些涉赌涉黄信息,吸引受害人参与刷单点赞、做任务。初期会有小额返利,随后以“做进阶任务”“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话术,诱骗受害人不断投入大额资金,最终无法提现。在此提醒大家,不要轻信高额报酬的兼职刷单、做任务信息,所有刷单都是诈骗。
二、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犯罪分子伪装“理财导师”或通过婚恋交友,诱导下载虚假投资平台,初期允许小额返利并提现营造假象,一旦加大资金投入便以“服务器异常”“操作失误导致账户冻结”等话术阻止提现,要求缴纳“保证金”“解冻金”等费用,造成受害人巨大损失。在此提醒大家,不要轻信非正规渠道推荐的投资理财项目,凡是宣称“掌握内幕消息”“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的投资都是诈骗。
三、冒充公检法类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人员通过电话或网络社交软件与受害人取得联系,谎称其涉嫌犯罪、非法出境或护照有问题,并展示虚假“通缉令”等法律文书增加可信度,随后以“进行资金审查、资金转入安全账户”“否则实施抓捕”等话术,恐吓受害人转账或开启屏幕共享盗刷资金。在此提醒大家,公检法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凡是要求转账汇款进行资金核查的都是诈骗。
四、取消会员服务类诈骗。犯罪分子假冒平台客服谎称受害人“误开会员服务,将产生高额扣费”,随后以“协助关闭”“指导操作”等话术,诱骗受害者下载涉诈APP或点击虚假链接,诱导开启屏幕共享、开通免密支付等敏感权限,进而盗刷资金。在此提醒大家,凡是称误开会员服务要求下载第三方软件、添加私人账号或开启屏幕共享远程操作的,均为诈骗!
五、寄递现金黄金骗局。此类骗局是一种“线上诈骗+线下洗钱”的新型诈骗方式,犯罪分子通常先以“网约车投送现金,完成任务可返现”“高收益理财,上门收款”等话术,利用刷单、虚假投资理财等常见套路实施诈骗,得逞后便诱导受害人线下取现、购买黄金或其他易变现物品等操作,再通过跑腿、快递或网约车运送到指定地点,甚至让受害人自己把现金藏到隐秘位置,方便犯罪分子取走,以此来规避资金监管和侦查打击。在此提醒大家,凡是要求取现或购买黄金、购物卡等财物,并通过各种方式转交陌生人的都是诈骗!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记者:
近年来,诈骗手段花样翻新,很多受害者在被骗过程中就像“洗脑”一样,完全不听劝。请问,公安机关是如何开展拦截劝阻工作,把群众从被骗边缘拉回来?
靖涛:首先,向大家介绍一起近期省公安厅成功劝阻受害人的典型案例:今年7月,济南市公安机关接到紧急预警,辖区内居民霍某疑似正遭受冒充熟人诈骗。民警按照预警处置规则,火速前往其家中开展见面劝阻,霍某家中无人,联系其妻子称在外旅游,没有被骗。民警经过综合分析研判,发现霍某夫妇并未外出,判断均被深度洗脑。当找到霍某夫妇时,两人正在去银行办理转账途中,面对民警的劝阻,霍某夫妇十分抗拒、情绪激动,坚称只是“给急用钱的老乡转账”。民警遂将二人带回派出所进行深度唤醒,耐心细致讲解诈骗套路并播放真实案例视频。经过近3个小时轮番劝导,霍某夫妇终于意识到自身经历与诈骗案例高度一致,彻底醒悟过来,即将转账的10万元被成功保住。
及时发现潜在受害风险,对可能遭受电信网络诈骗侵害的群众进行劝阻提醒,在犯罪分子诈骗得逞前阻断犯罪实施,是有效避免此类案件发生、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关键措施。近年来,公安机关持续深化预警劝阻体系建设,提升精准预警防控能力,完善劝阻工作机制,加强涉诈资金拦截保护,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一是强化警、信、银、企四方协作,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整合多源数据,及时识别预警涉诈风险,协同劝阻电诈潜在受害人,拦截被骗资金,今年全省已发布预警信息938.6万条,预警发现能力显著提升。二是构建“省主建、市主研、县主劝、所主见”四级闭环机制,明确首接责任、见面劝阻等全流程规范,同时建立“警格”“网格”融合模式,全省1.8万名民辅警以及5.5 万名网格员、高校学生等公益力量闻令即动,确保预警信息快速响应落地,及时劝阻受害人。三是综合采取“短信+智能语音+人工电话+上门劝阻”四种措施,依据预警指令等级和类型,动态优化劝阻话术,分级分类对潜在受害人进行劝阻提醒。其中,对紧急高危潜在受害人,组织警力逐一见面深度劝阻,15天内持续关注潜在受害人情况,防止再次被骗转账。今年以来,全省电话预警112.9万人次,上门深度劝阻113.1万人次,避免群众损失17.3亿元,劝阻成功率达到99.99%。
借此机会再次提醒大家,当接到“96110”预警电话或收到“12381”预警短信时,说明您或您的家人可能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请第一时间接听电话、查阅短信。当民警进一步提出见面要求时,说明受骗风险更高、情况更紧急,请尽快同民警见面,立即中断与陌生人的联系和转账汇款行为。同时,也欢迎越来越多的朋友能加入到预警劝阻志愿队伍当中来,为守护群众财产安全贡献力量!
来源:山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