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5日讯(通讯员 小姿 欧名发)近日,长沙泰和医院心血管内科蒲晓群教授、江斌主任及其团队凭借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前沿的医疗技术,成功为一名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衰患者完成新一代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Boston Scientific Res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5日讯(通讯员 小姿 欧名发)近日,长沙泰和医院心血管内科蒲晓群教授、江斌主任及其团队凭借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前沿的医疗技术,成功为一名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衰患者完成新一代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Boston Scientific Resonate X4 CRT-D)植入手术。这标志着该创新疗法正式应用于中国临床,为更多符合适应证的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了国际前沿的治疗选择,助力改善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并降低猝死风险。
70岁王嗲嗲(化名)从2022年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气促等不适症状,劳累及活动后症状加重,在我院常规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早年间,药物治疗效果还算好,但近3年来,王嗲嗲的不适症状反复发作,病情也逐年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此次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仅为30%(正常人大于50%),心电图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宽度159ms),王嗲嗲被诊断为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心脏扩大,心功能Ⅲ级。
术前心脏超声
术前心电图
王嗲嗲经充分药物治疗后,仍效果不佳。根据最新指南,符合CRT-D植入适应证(I类,A级证据)。经专家团队深入讨论,最终选择了这款体积更小、厚度更薄、功能更智能的新一代CRT-D。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手术如期进行。在心血管内科蒲晓群教授、江斌主任的带领下,通过冠状窦静脉进行造影,术中精准操作,成功完成了心脏再同步化除颤起搏器CRT-D植入术。
术中
术后,患者即刻心电图提示:QRS波宽度131ms,较前明显缩短。出院后随访,患者的心衰症状明显得到改善。
术后影像
术后心电图
新一代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4大核心优势:
1、选择ACUITY™X4 Straight左心室四极导线,突破了传统CRT单点起搏的限制,可灵活选择左室四极导线上的两个位点组合发放脉冲,更有效地协调左右心室收缩,显著提升心脏再同步化效果,降低患者对治疗“无反应”的风险。
2、运用LV VectorGuide™、SmartDelay™功能优化了起搏向量和c,通过智能优化方法来解决CRT何处起搏、何时起搏、如何起搏等问题,确保CRT治疗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进一步提升治疗反应率和效果。
3、启用AI算法下的HeartLogic™心衰监测功能,通过整合设备内置的6个传感器(包括心音、胸阻抗、呼吸、心率、活动量和夜间活动度)数据,生成一个综合的心衰指数。能在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前数周,精准捕捉到心衰恶化的早期信号,实现从“被动治疗”到“主动干预”的重大转变,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赢得宝贵时间,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在心衰监测和事件预警领域,HeartLogic™是目前FDA唯一批准的心衰监测技术。
4、此外,本次全国首批植入的CRT-D,兼容3.0T核磁共振,可满足临床上对磁共振检查的需求。
蒲晓群教授提到:“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脏病等原因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和终末阶段,该类患者常因恶性心律失常而猝死或心衰加重死亡。到了心衰晚期,尤其是慢性心衰经常急性发作,积极的药物治疗已很难取得满意效果,需要器械辅助治疗或心脏移植才有可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手段之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已得到证实和认可,不仅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波科这款新一代CRT-D集成的三大技术极具临床价值。特别是SmartCRT™提供的个性化靶点定位和左室多位点起搏(MSP)技术对提升应答率、攻克无应答难题意义重大。HeartLogic™的预警功能则实现了从‘被动治疗’向‘主动管理’的转变,让医生能更早干预,患者能更安心。这代表了CRT技术发展的明确方向——更精准、更有效、更智能,是心衰患者治疗的重大福音。”
来源:大众卫生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