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强筋壮骨”、价值创造、安全保障、行业治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其中提到“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提升智算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记者 林碧涓)近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强筋壮骨”、价值创造、安全保障、行业治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其中提到“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提升智算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在人工智能热潮带动下,我国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国产算力产业正迎来加速演进的战略机遇期。
国产算力破局之战群鹿正酣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全球供应链波动引发的芯片断供风险与核心技术“卡脖子”挑战,倒逼我国算力产业加速从“受制于人”向“自主可控”突破。
从国家到地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要着力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在地方层面,上海、北京等多个地方政府已先后出台政策,在算力、运力、存储方面均有明确规划,例如,上海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降低智能算力使用成本,发放6亿元算力券,加强算力调度平台建设,体系化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大模型,加快大模型生态空间集聚。
如今,国产算力在超节点架构、光互连、异构协同以及算力集群化、全链路国产化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华为打造的“昇腾384超节点真机”以12个计算柜和4个总线柜实现资源的高效调度。此外,华为昇腾、天数智芯等企业推出高性能AI芯片,单卡算力密度提升3倍,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国产AI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217%,国产芯片在数据中心渗透率逐年提升。
《中国算力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2024年,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位居世界前列。
多方协同构建算力生态新高地
在国产算力发展的澎湃浪潮中,通信运营商凭借云网融合优势,成为算力基建落地的关键执行者,展现出强大的资源整合与落地能力。
中国电信积极构建全栈国产化算力底座,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以云网融合为核心,打造国家云AI基础设施,提供“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的五位一体服务,并通过Triless架构实现资源、框架、工具“三个无关”,对用户屏蔽资源、框架和工具等底层技术,实现国产化算力从“可用”到“好用”“易用”的跨越式升级。目前在北京、上海建成两个万卡智算资源池,成为全国最早建成并真正投产运行的两个国产化、全液冷;在广东韶关上线全球首个智算昇腾超节点,进一步构建“安全可信”的国产化AI算力底座。
中国移动的“九天”已实现数据构建、预训练、微调、部署全链路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适配国产算力,实现全栈国产。打造了全球运营商最大单体液冷智算中心——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智算中心,该中心芯片国产化率超85%,涵盖天数智芯、华为昇腾、壁仞、昆仑芯等五类本土芯片;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哈尔滨)AI芯片国产化率100%,首次通过国产网络设备探索1.8万张智算卡单集群部署规模上限,可提供6.9EFLOPS(每秒690亿亿次半精度浮点运算)智能算力。
中国联通加速推进IDC向AIDC升级,在上海、广东、香港等地建设大规模智算中心,智算规模超过17EFLOPS。如中国联通京津冀数字科技产业园部署100P华为昇腾910B全栈国产化算力,中国联通呼和浩特多元算力集群混合部署国产化与英伟达算力,规模超千卡。
生态共建,技术创新促算力发展
当前,我国算力发展仍面临资源分布不均,地区、行业、企业间算力资源协同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算力调度成为提升资源效率的最大化路径。
国家持续规划推进计算基础设施建设中,算力调度是发展重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旨在加快构建算力互联互通体系,实现不同主体、不同架构的公共算力资源标准化互联,提高公共算力资源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昌俊指出,算网建设的重点将逐步从“基建”转向“调度”,赋能算力像水电一样随取随用,使计算基础设施升级为算力资源服务。在算力网络建设中,既需要进一步提升智能算力的资源利用率,以AI为代表、满足更细致业务场景需求的能力建设和解决方案建设也更加重要。
技术创新是推动算力调度平台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算力调度方面,中国联通“联通星罗”先进算力调度平台2.0通过“国芯、国算、国模、国盾”四位一体产品体系,完成了“资源聚合-智能分配-高效执行-安全护航”技术闭环,用异构算力调度的“中国算法”破解“卡脖子”难题。中国移动打造了全国首个“四算合一”算力网络调度平台,可以支持每天上亿次的算力调用,能调度全国1/6的算力规模,算网一体化效率提升20%。中国电信天翼云息壤通过编排调度、业务调度、作业调度三种调度方案,实现跨域跨服务商算力的智能高效调度,推动形成一张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的算力互联网,实现“一点接入、全算贯通”的算力服务。
人工智能时代,算力成本决定了创新成本。尽管我国智能算力产业已取得显著进步,但国产生态培育仍需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强化跨主体协同。未来,随着政策持续加码、运营商深度参与、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国产算力将加速从“单点突破”迈向“体系化领先”,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晓说通信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