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践行青年使命担当,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青耕先锋,志绘新程”乡村振兴促进团于2025年7月8日至7月22日奔赴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开展为期1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践行青年使命担当,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青耕先锋,志绘新程”乡村振兴促进团于2025年7月8日至7月22日奔赴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开展为期1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中,团队坚定不移地秉持“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乡村振兴、锤炼青年本领”的宗旨,将鹤山坪乡情馆作为重要依托,紧紧围绕红色精神传承这一主线,精心组织成员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行动。具体包括:组织成员走进红色场馆、对老党员进行专访;深入田间地头参与农事活动、助力产业发展、服务乡村建设;同时积极开展乡村教育服务等工作。活动从产业助力、文化传承、儿童关怀等多个维度,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持。青年们的足迹广泛遍布乡野田间以及农户家中。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充满活力的青年动能,还推动队员在实践过程中切实增长本领、有效拓宽见识,实现了知识积累与个人成长的双向提升,以实际行动切实践行了“青耕先锋,志绘新程”的初心使命。
赓续红色血脉,筑牢精神根基
团队先后有序走进聂荣臻故居、鹤山坪乡情馆,通过实地参观、认真聆听讲解,深入了解江津红色历史与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
图为“青耕先锋,志绘新程”乡村振兴促进团巡访鹤山坪乡情馆
团队专访四位老党员,用心聆听他们扎根乡村、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从老党员的言传身教中汲取奋进力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图为“青耕先锋,志绘新程”乡村振兴促进团拜访党员与退役军人
此外,团队在保坪村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教育活动,既加深了当地同学们对青年的理解、坚定了信念、激发了决心,也让促进团成员得到思政历练与成长蜕变,深化对“青年担当”的理解。活动所凝聚的理想信念与奋斗精神将持续传递,让青春力量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红色实践让成员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离不开坚强组织引领与精神传承,青年更应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乡村发展。
调研细叩田间事,实践深耕陌上春
促进团在先锋镇保坪村,首先跟随工作人员实地深入走访村庄治理、产业及文旅情况,召开座谈会进行全面总结并制定特色活动方案。
图为“青耕先锋,志绘新程”乡村振兴促进团开展集中走访调研与村落探索活动
调研水稻前,两位指导老师详解产业意义与安全纪律,随后促进团赴保坪村稻田,了解“富硒优质稻+生态种植”产业,记录农户问题并形成病虫害防治建议与农机推广清单。
在代小月、袁超两位书记及梁姣、文福莉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团队前往帮扶农户家开展助农活动,帮助爷爷奶奶采收、脱粒玉米,开设“乡村直播间”推介农产品,还积极清理院落,创新“生产+生活+传播”服务模式。
图为“青耕先锋,志绘新程”乡村振兴促进团于农民家门口合影留念
促进团在榨油厂工作人员的专业指导下学习标准化操作,分工完成原料转运、炒籽、榨油等环节,积极参与毛油精炼及油渣回收。这些实践充分彰显了青春担当,团队将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此外,促进团还奔赴夹滩社区开展“护河青春行,共绘乡村美——‘河小青’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为乡村生态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直播助农传乡味,磨浆承技兴农途
在津地禾农场,促进团经过系统的直播培训后化身“达人”,积极推广介绍特色农产品及农场“无农药”模式以拓宽销路。
图为“青耕先锋,志绘新程”乡村振兴促进团于津地禾农场与专家合影留念
同步开展“磨豆花+直播”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磨浆、滤浆等工序,这是青年们“镜头向下、脚步向泥”,在乡村振兴中用心书写“三农”答卷的生动体现。
图为“青耕先锋,志绘新程”乡村振兴促进团开展磨豆浆社会实践活动
小椒串起全链,青春赋能乡村
保坪村花椒产业是“一村一品”的典范,既为村民增加了收入,又成功串联起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团队在椒农的悉心指导下,不仅积极参与田间疏枝、采摘,还亲手制作花椒包、泡脚包,亲身体验产业链各环节。当地依托这些深加工产品,让“小花椒”有力撬动乡村“大发展”。
图为“青耕先锋,志绘新程”乡村振兴促进团开展“‘智’榨好油增效益,青春实干促农兴” 实践活动
深耕乡村服务,践行青春担当
在保坪村社区,促进团积极开展防溺水、防欺凌安全教育课堂,通过情景模拟、案例讲解等丰富形式,为当地儿童普及安全知识。
促进团还精心组织剪纸折纸、趣味手工等活动,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有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活动中,成员们不仅锻炼了沟通与教学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乡村教育的重要性与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
图为“青耕先锋,志绘新程”乡村振兴促进团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教育活动
凝聚团队力量,共促实践成效
活动期间,促进团累计召开十余次工作会议,围绕每日工作进展、问题反馈、经验总结及次日规划展开深入讨论。通过复盘与优化,成员们不断提升协作效率,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实践活动有序推进。从红色教育到乡村服务,从农事劳作到产业帮扶,团队在多维度实践中实现了能力的全面提升,深化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与认知。
此次“三下乡”活动,“青耕先锋,志绘新程”乡村振兴促进团以青春之力坚定扎根乡村,在江津区先锋镇的实践中,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蓬勃活力,也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是青年成长的广阔舞台,只有躬身实践,才能深入理解乡土中国的肌理;只有主动担当,才能在乡村振兴中留下深刻的青春印记。(梁姣、文福莉、高永城、姚雪、龚文振、李玉清、古忆馨、何伟杰)
来源:浏阳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