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源头赛事热 以体促融谱新篇——曲靖市持续深化体育促“三交”创新实践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5 17:12 1

摘要:7月27日上午,2025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曲靖·麒麟)在曲靖文化体育公园鸣枪开跑,近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跑步爱好者齐聚曲靖,共赴夏日里的奔跑盛宴,在共同挥洒汗水中心手相牵。

正值暑季,全国多地被高温炙烤,而平均气温仅19.7℃的曲靖市因“凉”出圈,成为无数旅居客心中的理想避暑地,更成为体育运动爱好者的运动天堂。

7月27日上午,2025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曲靖·麒麟)在曲靖文化体育公园鸣枪开跑,近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跑步爱好者齐聚曲靖,共赴夏日里的奔跑盛宴,在共同挥洒汗水中心手相牵。

会泽举办最美乡村田野跑

这是曲靖深入开展体育促“三交”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曲靖市依托自身区位、资源等优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围绕“山地户外乐园、高原赛训胜地、四季路跑之城”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引导各族群众在参与各类体育活动中有形交往、有感交流、有效交融。

着力打造以全民健身为基础、户外运动为特色、产业融合为路径的国际知名户外运动目的地,培育花海自行车赛、宣威尼珠河高空跳伞、喀斯特山地越野、乌蒙之巅高山滑雪赛等系列IP赛事,年均举办各类户外活动200余场,全市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3%,建成户外运动营地18个、户外徒步绿道713公里、形成了20余条体育旅游线路,为赛事经济和体育旅居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吸引力、内驱力,让体育赛事活动成为汇聚奋进力量、增进民族感情的鲜活载体。

如今,随着曲靖“文体旅商”融合的不断发展,“参赛一日”延伸为“旅居一周”,掀起了“跟着赛事去旅行——乐享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的旅居曲靖热潮,体育已然成为曲靖拓展交融互鉴新空间、激活体旅消费新动能和凝心聚力新课堂。

运动员体验板鞋竞速 马新焕/摄

以赛为媒

拓展交融互鉴新空间

在曲靖,“罗平马拉松”是一张亮丽的名片。

2月23日,以“相聚曲靖 畅游花海”为主题的2025成天油脂·曲靖罗平马拉松在罗平县体育中心鸣枪开跑,1.5万名跑者共赴花海,跑进春天。

赛道上,各族跑友一同挥洒汗水。赛道两侧,布依族、苗族群众身着盛装,用芦笙舞、八音坐唱等非遗表演为选手助威。

这是曲靖聚力打造全国首个地级市系列路跑赛事IP“云南曲靖四季跑”的生动实践——

春季主打“春跑花海”,主推曲靖罗平马拉松赛,在罗平百万亩油菜花海中享受奔跑;夏季主打“夏竞绿野”,主推中国田协10公里精英赛,在云南副中心城市感受19.7℃的清凉畅跑;秋季主打“秋收诗意”,主推会泽最美村跑,在白雾村和会泽古城感受田园风光和烟火气息;冬季主打“冬迎骄阳”,主推曲靖经开区企业家邀请赛,邀请企业家、产业工人在绿色低碳园区感受追光逐电的蓬勃发展,体育不断拓展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场域。

各族群众共同体验竹竿舞 马新焕/摄

除了“跑”,在曲靖举办的体育赛事活动还有很多。

7月5日,由宣威市群团“联盟”联席会议办公室、宣威市教育体育局主办承办的宣威市第十届“青年杯”足球赛暨少儿足球赛在宣威市智慧体育公园足球场开幕,28支代表队420余名足球爱好者激情角逐。他们以球会友,切磋球技,用汗水浇灌成长足迹,用拼搏诠释体育精神;

7月14日,滇东北的会泽县因篮球而沸腾:一场融合竞技激情与全民健身的运动盛宴——2025会泽“钱城杯”全国篮球争霸赛点燃乌蒙大地,会泽这座素有“钱城”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正以蓬勃发展的体育事业向全国展示其独特魅力。

在珠江之源,赴一场自然与挑战之约。当下,2025年第十届“思源珠江”云南珠江源登山越野挑战赛报名火热进行中……

在曲靖,全民健身已然成势,民族团结活力在体育运动中跃然纸上。

不止如此,近年来,“世界铁人三项赛”“中国女排超级联赛”“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世界网球锦标赛”等多项国际A级赛事落地曲靖,“千人舞麒麟”、舞龙舞狮、龙舟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常态化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赛事成功吸引各族群众广泛参与。

2024年,曲靖市举办国家、省级体育赛事10余场,参加总人数47.5万余人,体育成为吸引各族群众相聚相知、互鉴融通的强力引擎。

“进出,进进出!”7月27日,在2025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曲靖·麒麟)的终点——曲靖市文化体育公园里,伴随着竹竿晃动响起的节奏吸引了很多跑友,张再明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一家四口结束了5公里亲子跑后,又沉浸在竹竿舞欢快的节奏中。“太有意思了,跟着节奏一下子就能学会。”张再明说。

运动员体验高脚竞速 马新焕/摄

除了竹竿舞,“十年团结奋进共谱壮美华章”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10年成就展,高脚竞速、板鞋、投壶、蹴球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展示更是引人驻足观看。在亲身的体验中,各族跑友、游客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这些正是曲靖着力提升赛事内涵的一个重要举措。

近年来,在各类赛事举办期间,曲靖市同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主题摄影作品展、民歌展演、非遗展等活动,2025罗平马拉松赛期间还特邀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参加开幕式,并在全市进行巡回演讲,大力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传统,体育赛事活动已成为曲靖各民族最广泛、最自然、最直接的交往交流交融平台。

“我们依托体育赛事吸引来人流,又用参与度强、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让人们看到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领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让其成为助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重要举措,在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中不断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曲靖市民族宗教委有关人员表示。

曲靖市遍布城乡的体育健身设施

以体为擎

激活体旅消费新动能

7月26日,罗平县举办以“跟着赛事去旅行,大力发展避暑经济”为主题的首届“村摩”大赛。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612名摩托车运动爱好者相聚一堂,开启一段“体育+文旅”的体验之旅。

自2023年以来,随着罗平马拉松体育赛事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各种赛事也接连不断,赛事吸引大量游客涌入,很多参赛者带着家人一同来到曲靖,促进曲靖游购娱等服务消费不断增长,体育旅游极大地带动了当地交通、餐饮、住宿、商贸等产业的繁荣,赛事流量变为当地经济增量。

记者了解到,针对这一现象,罗平以马拉松赛事为载体,做足“花”文章,发挥“水”优势,做美“峰”景线,融入“养”元素,挖掘“文”内涵,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工作,巩固提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成果——

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入选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全省乡村旅游现场推进会在罗平召开;“避暑天堂·清凉曲靖”罗平专场推介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花海马拉松惊艳全国并成为全省农文体旅深度融合的典范;“云上花乡”田园综合体全域旅游被收录《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罗平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据统计,2024年,罗平县共接待游客508.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54.5亿元。

然而这并不是终点,罗平还创新“旅游+体育”“旅游+研学”“美食+旅游”“康养+旅游”等多种模式,依托特色组织文体旅商活动,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旅居企业、民宿、餐饮发展,释放营利性服务业潜力。今年1月至7月,全县共接待游客375万人次、旅游总花费36.5亿元,为罗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增量。

2月15日至16日,首届曲靖会泽“乌蒙之巅”高山滑雪比赛举行

滑雪并不是一定要去到北方,在曲靖市会泽县也可以实现。

会泽大海草山滑雪旅游度假区,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会泽大海草山内,平均海拔3541米,冬季日平均气温在5摄氏度至15摄氏度之间,雪季长达100天,规划造雪面积50万平方米,现已完成19万平方米,是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滑雪场。2023年12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近年来,会泽按照“月月有赛事、季季有大赛”的规划,定期举办各类体育赛事,依托大海草山滑雪旅游度假区冰雪运动,推动全面融洽感情促团结,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赛、旅游。

除了首届“乌蒙之巅”高山滑雪赛等赛事,首届“相约会泽·平步青云”越野赛、首届“会泽村跑”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会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更让体育运动成为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罗平县、会泽县是曲靖市以体育为媒介,积极探索“体育+旅游”模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曲靖市通过“以节活旅、以赛带旅”,实现体育赛事和文旅产业双向赋能,推动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多领域的深入合作与交流,有效带动交通、住宿、餐饮、景区等消费增长,促进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和发展,激活体育旅游消费新引擎。目前,曲靖市构建了以体育用品生产销售、体育场馆运营、品牌赛事推广、体育训练和竞赛表演为重点的全要素产业支撑体系。

到2024年底,曲靖市体育固定资产达到2715.17亿元,体育消费达到了137.8亿元,全面形成了交通便捷易达、海拔气候立体宜训、产业环境宜居宜业、体育场馆资源丰富宜赛“四个宜”的特色优势,展现了曲靖“体育+文旅”深度融合的强大经济驱动力。

罗平马拉松

以体为桥

开辟凝心聚力新课堂

近年来,曲靖将体育赛事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将民族团结基因深植于赛事策划、组织与传播的每个环节,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充分发挥其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来自重庆的丁丁大姐是来曲靖旅居的,住在曲靖文化体育公园附近。

2025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当天,她被广场中心舞台上由曲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学生带来的节目——国家民委民族健身操规定套路《锦绣大中华》深深吸引,拿着手机拍个不停。

舞台两边,“以体铸魂、以体彰文、以体促融、以体惠民”的标语默默讲述着体育展演的深刻内涵。

民族健身操《锦绣大中华》教练、曲靖师范学院副教授党犁铭告诉记者:“《锦绣大中华》汇聚了很多民族的风俗习惯、动作特征等,展示了各民族的文化魅力,正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体现。在这个场合给大家演出,能够更好地让各族群众感受中华文化一体多元的魅力,也让体育赛事成为一个民族文化展示、活化传承的舞台。”

比赛现场精彩的歌舞展演

这场展演受益的不仅仅是和丁丁大姐一样的各族游客,参加展演的佤族运动员赵英美也是其中之一。

她是今年大四刚毕业的学生,入校后零基础开始学习民族健身操,在不断地锻炼和四处展演的历练中,害羞内向的她变得自信大方,成为了整个运动队的核心。

“拿着箭的中间,手和肩膀对直,瞄准竹筒,在胳膊打直的时候瞬间发力把箭抛出去”“拎着龙头上的绳子,有圈的一边套在左手,另一只手拎着龙头慢慢甩起来,龙头甩起来后,就可以把有圈的一边过渡到右手,抡着八字挥舞龙头就行”……

在2025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曲靖·麒麟)的终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展示区,曲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学生们正耐心地指导着参加完10公里精英赛的运动员。学会的运动员充当起了临时老师,教起了他们的伙伴。无形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默默传承着。

当天的活动中,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模范集体代表和模范个人、少数民族代表来到活动现场,为曲靖师范学院的师生带来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我也是曲靖师范毕业的,毕业后就到了基层工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代表、宣威市西宁街道靖外明德小学大队辅导员李玉仙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其间她还介绍了学校以体育促进各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成效,用自身经历勉励大家好好学习,以现在的努力奋斗成为合格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者。

曲靖师范学院学生小谢听了课表示:“能有这样的一个学习的机会,对将来有可能成为教师的我们来说难能可贵,也非常有必要。尤其是模范个人孙宁生老师以75岁高龄还在我们这里义务支教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全国的模范就在我们身边,今后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无论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展示还是行走的思政课,都让这场体育赛事成为了一个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教场所。

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

通过体教融合联合办学,曲靖市体育训练中心与曲靖市部分学校实现了互惠共赢

7月27日,为期7天的师宗县2025年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在中央公园圆满落下帷幕。比赛中,36支参赛队伍在7天的激烈角逐中,为观众奉献了96场精彩纷呈的比赛,充分展现了青少年足球运动的魅力。

这是曲靖通过教体融合改革,加强民族地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之一。加强民族地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曲靖一直在努力:

曲靖市体育训练中心与市第一中学、市民族中学、市第二小学等学校强强联手,成功探索了“市队校办”的育人模式;

2016年以来,曲靖市每年都举办中小学校园足球赛、校园足球百名体育教师培训、曲靖市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曲靖市校园体育联赛等活动,人才培养和竞赛训练体系不断得到完善;

通过建立体育人才库、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技、开展民族体育进校园活动等方式,发现和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先后走出了李季、邓海洋、李建波等为代表的曲靖籍运动健将,有20余人次获世界级大赛冠军,为云南体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截至2024年,曲靖市累计打造国家、省级传统体育项目学校178所,在全省率先推进青少年体育“三赛合一”改革,青少年足球梯队建设和竞技水平走在全省前列,谱写了学校发现、培养、输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精彩华章。

体育工作既是强国事业,也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联的事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下,不断推进民族地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体育服务水平;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持续加强民族地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强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保障……以体促融的曲靖华章还在不断续写。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马新焕

图片除署名外由曲靖市民族宗教委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来源:民族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