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拙见在此,抛砖引玉。诚邀您点个「关注」,方便日后交流。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真理越辩越明,感谢您赐教!
文|地缘历史档案
编辑 |地缘历史档案
声明:拙见在此,抛砖引玉。诚邀您点个「关注」,方便日后交流。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真理越辩越明,感谢您赐教!
1945年,抗战刚胜,国共之间的和平谈判却已经暗流汹涌。
蒋介石接连发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表面是商讨国家大计,实则布下一盘大棋。但他万万没想到,毛泽东不仅真敢来,谈完还安然离开。
更狠的是,毛泽东离开没几天,延安传来捷报:上党战役大胜,国民党部队被打得措手不及。
蒋介石那个晚上在日记里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养虎遗患。”这句话,后来成了他一生最痛的回忆。
日本刚宣布投降,蒋介石就火急火燎地连发三封电报给中共。第一封电报时间卡得很准:8月14日,也就是日本正式投降前一天。他说“国家存亡系于先生一念”,这话摆明了是给毛泽东施压。
第二封说得更软,说要“和平建国”,还承诺人身安全。第三封电报还直接拉上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做担保。
三封电报一出,蒋介石目的很清楚了:中共如果不来,舆论就能一口咬死“破坏和平”的帽子,如果来了,他就可以借谈判拖延时间,调兵部署,顺便逼中共交出兵权。
但他没想到,毛泽东是真的敢来。这时候中共内部其实也在激烈争论。朱德和刘少奇都反对,担心这是鸿门宴。
但毛泽东态度很明确:“我们要揭露他们是假和平。”8月23日当天,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一锤定音,决定亲自去重庆。
走之前,毛泽东安排得一清二楚。刘少奇代理中央工作,彭德怀统军备战,东北那边的刘伯承、邓小平接到命令:如果局势有变,立即开战。
毛泽东还对警卫员说了一句重话:“如果我回不来,你们跟着少奇同志干革命。”
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三人飞抵重庆。蒋介石听到消息第一反应是震惊,他在日记里写下:“彼竟真敢来!”
但毛泽东不仅来了,还在谈判桌上打得蒋介石无招可用。中共先提保留48个师,后来退让到20个,国民党最多只肯给12个。
解放区问题更敏感,毛泽东要求承认五省解放区政权,蒋介石直接骂这是“国中之国”,坚决不答应。
谈不拢的同时,毛泽东还动起了“外线”。他在重庆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宋庆龄、黄炎培、张澜这些民主派,全被他争取到中共一边。
最让蒋介石头疼的,是毛泽东那首《沁园春·雪》。一首词引发重庆文化界轰动,蒋介石急忙让人写文章反驳,结果越反驳越引起大众关注。这场文化舆论战,蒋介石彻底输了。
进入9月中下旬,蒋介石的耐心已经耗光。军统戴笠上书建议当场扣押,甚至已经拟好了方案:把毛泽东秘密关进渣滓洞,或者送去南京军事法庭审判。
但就在他准备动手的时候,东北那边突然传来一个警告,苏联出声了。
9月15日,苏联驻华大使彼得罗夫直接找宋子文摊牌:“毛若出事,苏军将依《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直接接管整个东北行政权。”
这句话背后,是67万苏军、154个战略要地,和中共早已准备好的动员令。
蒋介石当时已经在部署东北战局,他知道一旦惹怒苏联,东北肯定保不住。而且他更清楚,中共不会坐以待毙。
毛泽东一旦出事,彭德怀和刘伯承必定反击,到时候不是谈判破裂,而是全面内战。
这还没完,第二件事直接压垮了他的心理防线:上党战役爆发了。毛泽东出发前给刘伯承和邓小平下了死命令:“打得越狠,我在重庆越安全。”
于是从9月10日开始,阎锡山的部队进攻晋东南,结果被中共包围歼灭,3.5万人全部打光。
这一战震惊国民党高层,蒋介石气得砸桌子,但也不得不承认:“现在开战,胜算只有三成。”
蒋介石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被逼到墙角。杀毛泽东的代价太高,动手就是全盘皆输。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美国人也在盯着。他们派出的赫尔利做了人身安全担保。如果毛泽东在重庆出事,美国国务院一定会追究,到时候国民党可能连美援都保不住。
更别说重庆本地的舆论,宋庆龄、沈钧儒这些人已经公开声援中共,社会各界一片呼吁和平。蒋介石如果强行扣押毛泽东,后果难以收场。
三、谈判结束,蒋介石心知走错一步棋
10月10日,蒋介石和毛泽东签署《双十协定》。表面风平浪静,协议里写着“和平建国”、“政治协商”,但实质问题一个没解决。军队整编没定数,解放区归属也没触及核心。
第二天,毛泽东启程返程。临走前,蒋介石还想再试一把。他私下见毛泽东,说:“你要是愿意,我让你当新疆省主席。”
毛泽东听完,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我在延安吃小米,吃得香。”
10月11日,毛泽东安全返回延安。蒋介石一夜没睡,在日记里写到:“枭雄误我,养虎遗患。”
从那一刻起,蒋介石彻底明白了:毛泽东不是能被谈判驯服的人。他没有料到毛泽东的胆量,也没料到中共的军力和民意支持。
更没想到,自己设下的局,最后反而成了对方声势最强的一次宣传机会。
半年后,内战全面爆发。蒋介石不顾协议,下令进攻中原解放区。战争持续三年,最终他败退台湾。历史翻篇,但重庆谈判留下的教训他带了一辈子。
苏联的出手和上党战役的惨败,彻底让蒋介石放弃了原本计划中的“狠招”。
很多年后,蒋介石在台湾仍然提及重庆谈判。他说那是一次“极其错误的让步”。可真的是“让步”吗?不是。那是他权衡后认清现实后的选择。
毛泽东说过一句话:“谈判桌上不解决的问题,可以战场上解决。”重庆谈判没达成和平,但却让中共在全国赢得了民心和主动权。
参考资料:
红色血脉——党史军史上的今天|8月28日 重庆谈判——中国青年报2021-08-28 15:40
来源:地缘历史档案馆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