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澳大利亚此次采购的11艘护卫舰,是日本首次向外国出口大型成品武器装备。此前,日本仅向菲律宾出口过预警雷达,而此次交易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堪称日本军事装备出口史上的里程碑。
«——【·前言·】——»
一个军事采购大单在国际防务领域引发轩然大波。澳大利亚正式宣布,将斥资100亿澳元(折合65亿美元),从日本采购11艘“最上”级升级而来的新型护卫舰。
这一决策不仅标志着澳大利亚海军装备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推进,更凸显了澳日两国在军事合作上的深度与广度正在不断拓展。
«——【·百年防务大单·】——»
因为,澳大利亚此次采购的11艘护卫舰,是日本首次向外国出口大型成品武器装备。此前,日本仅向菲律宾出口过预警雷达,而此次交易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堪称日本军事装备出口史上的里程碑。
日本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官民联合委员会,全力支持此次竞标。若日本成功获得订单,这将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装备出口交易。 澳大利亚的采购计划编号为SEA 3000,自2024年2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球众多防务巨头参与角逐。
最初有四种设计入围,分别是日本新型FFM(基于最上级)、德国TKMS的MEKOA-200、韩国“大邱”级改型以及西班牙Navantia的ALFA 3000方案。经过层层筛选,韩国和西班牙的方案率先出局,最终日本方案力压德国,成功赢得订单。
根据协议,前三艘舰将由日本三菱重工在日本本土建造,而后八艘则会在澳大利亚本土建造。
这种合作模式既体现了澳大利亚对于本土造船产业发展的考量,也反映出日本在军工技术输出上的自信,要不然也不能够从四国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国逐鹿:SEA 3000项目的激烈角逐·】——»
当时SEA 3000项目的竞标过程异常激烈。韩国和西班牙的方案在初期就因技术或成本原因被淘汰。韩国的“大邱”级改型虽然在性能上有一定优势,但在成本控制和本地化生产方面未能满足澳大利亚的要求、
西班牙的ALFA 3000方案则因设计理念与澳大利亚海军的需求存在偏差,最终也未能进入决赛圈。 德国的MEKOA-200方案曾被广泛看好。德国护卫舰在亚太和欧洲地区都有很多订单,澳大利亚此前使用的就是德国的护卫舰,对其维护保障体系更为熟悉。
然而,日本方案在价格和技术上的让步最终打动了澳大利亚。日本不仅在价格上做出重大妥协,还承诺将相关的技术资料,包括整舰和组件、零部件的,都转让给澳大利亚,以帮助其提升本土造船能力。
日本方案的胜出,也反映出澳大利亚在军事合作上的战略转向。澳大利亚近年来不断加强与亚太国家的军事联系,试图在地区安全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选择日本方案,不仅能够获得先进的装备,还能深化与日本的军事合作,进一步融入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
«——【·日本FFM方案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日本FFM方案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先进的技术设计。该方案以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的“最上”级护卫舰为基础,进行了全面升级。最新一艘“仁淀”号首次加装了16单元Mk 41垂直发射系统(VLS),可发射日制A-SAM或美制RIM-162“海麻雀”舰空导弹,具备强大的防空能力。舰艉设有直升机平台和机库,可搭载一架“海鹰”直升机,增强了反潜和侦察能力。
日本FFM护卫舰还采用了先进的隐身设计,包括长艏楼全封闭船型、一体化综合射频桅杆系统、内埋式低矮烟囱和反舰导弹舷墙遮蔽等,同时舰体大量使用隐身涂料,大大降低了被雷达探测到的概率。
其智能化、自动化设计也更为完善,所有传感器信息都将汇聚到舱内高度集成的圆形作战指挥中心,并融合映射在信息显示屏、多功能控制台和大型触屏海图战术桌上,具有实时全域监视和自动化智能处理能力。
此外,日本FFM护卫舰的模块化设计使其仅需传统护卫舰一半的人数(90人)即可操作,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这种设计理念符合澳大利亚海军对于减少人力成本、提升作战效能的需求。
«——【·结语·】——»
因此,此次澳日军事合作,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装备采购,更是一次深刻的战略调整。它标志着澳日两国在军事合作上的深度与广度正在不断拓展,也预示着亚太地区的安全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将是地区国家共同面临的课题。
来源:御史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