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把“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纳入城市工作部署之中。既要加强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引导,更要以深入开展文明城市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优化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水平,提振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文明,如同一束璀璨光芒,照亮城市发展之路,赋予城市独特的内在气质与生生不息的力量。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列为重点任务之一。
云浮市紧跟步伐,全力培育城市文明,让文明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绚烂绽放,绘就出一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美丽画卷。
文明硕果满枝,城市品位提升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把“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纳入城市工作部署之中。既要加强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引导,更要以深入开展文明城市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优化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水平,提振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喜讯传来,云浮市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荣耀时刻。2025年5月,新一届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名单公布,云浮市多个村镇、单位、家庭和学校榜上有名。新兴县六祖镇、云安区石城镇五星村、罗定市附城街道丰盛村、新兴县太平镇悦塘村、郁南县桂圩镇桂圩村等5个村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云浮分公司、罗定海关、云浮市郁南县消防救援大队、国家税务总局郁南县税务局等4个单位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曾冬梅家庭等1户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称号,云浮市邓发纪念中学、云浮市邓发小学等2所学校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其中,全国文明家庭实现“零的突破”,全国文明校园也实现涵盖中学阶段。这不仅是对云浮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标志着云浮在全国文明建设舞台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如今,云浮市精神文明创建踏入新阶段,城市文明建设正紧跟时代步伐,以常态化之势,向着更高目标稳步迈进,努力打造一座崇德向善、人人向往的文明之城。
贴近群众需求,文明实践暖心
走进云浮,随处可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身影。全市共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实践所63个、实践站973个,如同1041颗文明火种,构建起县镇村三级联动网络,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依托文明实践阵地,连续3年开展的“左邻右里 不用客气”云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系列活动,如春风化雨,为超10万群众送去上门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成为云浮服务基层群众的闪亮品牌。
在这里,群众的需求就是文明实践的方向。通过整合好人队伍、“五老”人员、志愿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资源,建立健全参与机制,为群众参与城市文明建设提供更多途径和方式。348个公共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1.44万名志愿者,带着“艺起乡见‘百千万’”“乡村艺先生”“风起云浮”“燃起来”等文化品牌项目走进基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超8600场次,让优质文化如清泉般流淌进群众心田。
▲云浮市“艺起乡见‘百千万’”文艺演出示范专场。
为破解暑期期间青少年学习生活难题,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文明办、市委社工部、市教育局等部门推出“青春云浮 益起来”青少年公益夏令营,9000多个公益学位向全社会开放,为青少年撑起一片充满知识与欢乐的天空。
云城区云城街道金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更是积极探索“公益+低偿+市场”“阵地换服务”的模式,以“社区合伙人”的形式,打造“云尚空间”新型文化空间,扎实开展烘焙面包糕点DIY制作、绘画、摄影、棋艺、育婴和就业技能培训等各类合伙人公益活动,推动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精准链接”,让社区生活充满温情与活力。
聚焦典型培优,弘扬文明风尚
在云浮,一个个先进典型如璀璨星辰,照亮文明之路。郁南县彩票售卖员袁梅连,以诚实守信入选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其事迹宣讲覆盖23万人次,让诚信之风吹遍大街小巷。此外,还有42人入选“广东好人”,9人入选广东“新时代好少年”。全市“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人物用行动诠释着文明的内涵,引领着社会风尚。
2024年5月,改编来自云浮市获得广东“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的独臂篮球少年张家城真实成长故事的励志电影《我,就是风!》在全国热映,入选了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提名名单(优秀少儿题材),获得第二届澳门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儿童电影编剧奖”“最佳儿童男演员奖”,获得广东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张家城个人案例入选了“网上蒲公英”典型案例,云浮城市正能量得到进一步传播。此外,云浮本土原创歌曲《风》也获得了并获得广东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成长励志电影《我,就是风!》在第二十届文博会现场进行推介。
云浮市此次在华表奖上和“五个一工程”影视类双双实现“零的突破”,背后是以文化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生动实践。当前,云浮市坚持讲好文化故事、营造文化氛围,以文聚人兴城,全力建设更加美好的“六个云浮”。
文化赋能添魅力,城乡绽放新颜
被列入“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磨刀山遗址,也是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的研究重点。2024年6月,古老的“磨刀山人”,在云浮以“数字人”的形态面世,成为网红IP,让青灯黄卷的考古,以满满的科技感走向大众。以“超真磨刀山人”为主角制作的网络纪录片《穿越磨刀山》在哔哩哔哩平台播放量超700万,评分9.8分,是该平台评分最高的纪录片之一。磨刀山相关内容在微博覆盖用户超1.89亿,实现#刻在骨子里的习惯来自80万年前##广东人的历史多了几十万年#等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超2200万,掀起了文明探源传播热潮。
在云浮市云城区安塘街道下白村,有一间特别的咖啡屋——“下小白咖啡屋”。它由废弃猪圈改造而来,充满农家特色,却又洋溢着现代潮流气息。这里不设门窗,完全开放,却从未有物品损毁或失窃,人流涌动的背后,是云浮诚信文化的生动写照,更是“善德之城”文化底蕴的彰显。
▲云城区安塘街道下白村的一间“村咖”——“下小白咖啡屋”。
4月29日,由中共云浮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镇镇有声”——云浮市文化赋能“百千万”激活“镇能量”传播项目在此启动,以文化为笔、以媒体搭台、以传播聚能,通过短视频PK赛、“云浮好物”周周直播、“颜值担当”美丽乡村创意设计大赛、“‘石’力出圈”城市性格纪录片等子项目,深入挖掘、创新传播全市“百千万工程”故事,助力土特产出圈、文旅IP打造、美丽家园建设,让云浮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聚势赋能。
▲中共云浮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镇镇有声”——云浮市文化赋能“百千万”激活“镇能量”传播项目之“云浮好物”第十六场直播。
周二晚书法绘画翰墨飘香,周三晚合唱团歌声飞扬,周四白天舞蹈课活力四射,周五晚粤剧童声稚嫩清亮,日常非遗工坊巧手翻飞……罗定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公益活动时间网格化覆盖从稚子孩童到白发长者的全龄需求。罗定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搭好台子,做好导向把控,定好公益的调子;引入社会“合伙人”施展所长,精心设计课程,引入师资,组织活动,便民公益活动蔚然成风,文明实践阵地焕发新机。
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影响着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云浮在全市开展“艺起乡见‘百千万’”系列活动,通过放映公益电影、开展农家书屋阅读活动、行政村惠民戏曲演出、选派“乡村艺先生”开展采风和组织文艺展演等形式,以艺术力量赋能“百千万工程”。
▲在云安区高村镇高村村八音桥,挂点联系高村的“乡村艺先生”——高村曲艺社的成员和市老干部大学音乐班的学员们为群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惠民曲艺表演。
由郁南县连滩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妇联、文化站与本地中小学校共建的“云禾粤趣童声合唱团”成立了,在“乡村艺先生”的支持下,成功举办了“童声咏粤”合唱音乐会,学员们用清亮嗓音演绎《世界真细小》《氹氹转》等经典粤语童谣,他们通过音乐搭建桥梁,让年轻一代在艺术实践中感受粤语文化魅力。
民生福祉落地,共享创建成果
在推动文明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云浮市立足城市环境治理,通过消除“重点”、拆围复绿、媒体问效、广泛宣传等举措,让群众在文明创建中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提升参与热情。
走在云浮的大街小巷,不难发现,那些曾经让人皱眉的“老大难”问题正在慢慢消失。这背后,是宣传、市场监管、住建、卫生、文旅等多个部门拧成一股绳,常态化地在重点场所、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设施管理、公益宣传、文明秩序、绿化管护等进行“挑刺儿”——哪家店外堆了杂物,哪块公益广告牌有破损,哪片绿化带缺了苗,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更让人放心的是,一套“发现问题就改,改了还要回头看”的闭环机制在运转,发现的问题逐个销号,城市的角角落落也就越来越洁净有序。
▲云浮市体育公园。
围挡拆了,城市空间更加通透与充满生机了!这是不少云浮人最近的直观感受。市创联办联合属地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发力推动城市拆围复绿,过去一些挡在路边的围挡,如今被一一拆除,截至今年7月,光云城区、云安区就拆了54处,拆除面积加起来约有53536平方米。拆出来的空间没闲着,有的种上了花草,成了街角小公园;有的拓宽了路面,行人走路更自在了。“以前这围挡挡着,总觉得憋屈,现在敞亮多了,出门就能见着绿,心里特舒服。”家住云城区的陈阿姨说起这变化,脸上满是笑意。拆围复绿真正实现了还路于民、还绿于城,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景逐步变为现实。
▲世纪大道。
有问题找谁?不少云浮人会想到《云浮市民生热线》《人民有请》这两个栏目。打开手机、收音机、电视机,百姓的疑问有人答,遇到的难题有人管。这两个栏目开办至今已有202期,1000多件市民反映的事儿都有了回音,没一件被撂在那儿,让文明创建真正深入民心。“之前这里的路面凹凸不平,有车经过就发出‘轰隆轰隆’的响声,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打了热线没几天就修好了,这效率真不错!”市民李先生的话,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文明创建不是政府的“独角戏”,需要大家都参与进来才行。云浮市积极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开展群众城市管理满意度宣传工作,今年以来,穿着红马甲的文明实践志愿者和(村)社区干部们经常带着问卷、宣传单往群众家里跑,让市民群众更全面地了解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明白了文明创建和自己的关系,更加乐意参与进来,共建共享的氛围越来越浓。
人才汇聚赋能,城市活力迸发
云浮,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孕育了无数文化人才,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青春云浮 善作善成”的城市性格。这座城市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包容开放的气度,孕育了一颗颗善德的种子,更培养出一代代独具匠心的文化人才。作为“中国石都”,云浮不仅传承着千年石艺的雕刻匠心,更以石材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载体,将工匠精神融入现代艺术教育,通过国家级“梁建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让青年人才在锤凿与创意碰撞中成长。
云浮以文聚人,更以文兴城。来自云浮的“万花筒乐队”热情演唱歌曲《云浮》,MV踏遍云浮地标,打造云浮文旅的音乐名片。5月3日晚,这支乐队还登上了央视综艺《乐在旅途》。
▲云浮的“万花筒乐队”热情演唱歌曲《云浮》。图片来源珠江频道微信公众号
祖籍云浮罗定的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黄俊英,将北方相声的表演形式与广州本土的语言特色相结合,创造出独具岭南风味的相声艺术,让粤语相声走进更多年轻人心中。
▲广州市文化艺术名家黄俊英工作室演出的“笑坛风云录”——黄俊英从艺七十周年巡回演出晚会在云浮市文化馆小剧场成功举办。图片来源云浮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
获得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艺术贡献奖的云浮籍青年导演陈仕忠编剧并执导了电影《寻她》,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首次入选的华语电影。“未来希望回到云浮,为家乡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陈仕忠说。
从工艺大师到青年才俊,云浮正以开放包容之姿,汇聚人才之力。在建设“六个云浮”的征程中,人才如星星之火,点燃城市文明发展的燎原之势,让这座“善德云浮”更具温度与魅力。
文明,是云浮的底色,也是云浮的未来。随着第二个“云浮30年”航程开启,云浮正以文化为翼,以人才为桨,在城市文明建设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稳步迈进,让“善德云浮”的美誉传遍四方,让群众的幸福感如繁花般绚烂绽放。
编辑:李慧敏 胡焕红
校对:陈梓铭
来源:云浮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