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设备升级后,我们的生产效率提升了,能耗降低了。”7月30日,在西昌新希望三牧乳业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内,机械臂精准抓取、生产线有序运转,一盒盒新鲜乳制品正通过全自动设备完成封装,企业生产负责人指着新引进的设备向记者介绍。
“设备升级后,我们的生产效率提升了,能耗降低了。”7月30日,在西昌新希望三牧乳业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内,机械臂精准抓取、生产线有序运转,一盒盒新鲜乳制品正通过全自动设备完成封装,企业生产负责人指着新引进的设备向记者介绍。
这家扎根凉山20年的乳制品企业,在州、市两级经信部门的政策扶持与资金助力下,完成了从传统加工到智能生产的蝶变,成为凉山民营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政策“及时雨”
68万元补贴撬动产业升级
“从项目立项到资金到账,经信部门全程跟踪,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据介绍,2023年,三牧乳业启动20000吨/年乳制品加工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面对设备购置的资金缺口,西昌市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主动上门服务,协助企业梳理政策申报条件,指导其完善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申请材料。在州经济和信息化局的统筹协调下,该项目获得2023年度工业和信息化助推乡村振兴资金补贴68万元。
“这笔‘及时雨’让我们下决心引进先进设备,产品合格率实现了质的飞跃。”项目建成后,不仅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年新增税收达140万元,更带动了本地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为攀西乳制品行业升级注入活力。
更让企业受益的是用电成本的持续优化。2025年5月至10月,通过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协调的“弃水电量消纳政策”,让企业电费单价每度降低0.1元,仅此一项每年节省成本超20万元。
应急“资金池”
3天放款破解融资困局
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就是政府服务的着力点。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是不少民营工业企业面临的共性难题。2024年,西昌市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创新设立5000万元“应急转贷资金池”,并配套建立了一套高效精准的运作机制,成为企业眼中的“金融急救站”。
在西昌市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的办公桌上,一摞厚厚的《应急转贷专项资金使用台账》记录着服务企业的温度。“我们的目标是‘快、准、稳’。”该局负责人介绍,服务的关键在于“三个精准”。
——精准识别需求,制定《西昌市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实施方案》和《使用管理办法》,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会商领导小组,根据资金需求规模设置分级审批权限,“大额会审、小额快办”,确保流程透明高效。
——精准宣传对接,编制通俗易懂的《金融政策服务手册》,全覆盖发放至企业;安排服务专员“一对一”辅导企业准备申报材料,扫清政策理解障碍。
——精准协调联动,建立常态化企业走访机制,深入一线摸排需求;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紧密合作,定期组织银企对接会、座谈会,搭建沟通桥梁。
“从企业提交完整的申请材料到资金放款,最快只需3个工作日。”据统计,截至目前,应急转贷资金已高效运转,西昌市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累计召开审批会19次,成功为43家企业发放应急贷款1.098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服务“组合拳”
“四个覆盖”构建良好生态
如果说西昌市的应急转贷是“点对点”精准纾困,那么凉山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则致力于构建一张覆盖全州的“服务灌溉网”,推动惠企政策从“企业追着找”向“主动送上门”转变。
“服务企业,关键在于主动、精准和全覆盖。”州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要举措体现为“四个全覆盖”。
在服务机制全覆盖方面,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惠企专窗”,运用图解、短视频、直播宣讲、媒体专访等多样化形式,在政府网站、服务大厅等线上线下平台广泛宣传解读政策,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2025年1至6月,高质量完成全州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问卷调查258户次,月均43户次,超过省级38户次的目标,确保企业诉求第一时间被发现、响应和解决。
在企业画像全覆盖方面,建立健全覆盖全州44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159户重点培育企业的动态信息清册,全面掌握企业发展状况和需求,为“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和“面对面、点对点”深度沟通交流奠定基础,助力政策“精准滴灌”。
在服务站点全覆盖方面,整合资源创新打造覆盖州、县(市)的“企业之家”服务站点网络,并开通“96999”企业服务直通车专线。今年以来已密集开展“纾困解难大走访”“专精特新企业走访”“凉山工业大学堂”“中小企业服务月”等线上线下对接服务活动13场,累计惠及中小企业超过500户,将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在政策兑现全覆盖方面,严格落实《凉山州支持工业发展十条政策》,优化流程,积极推行“免申即享”模式。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无须主动申请或提交复杂材料,即可直接享受政策红利,让惠企资金“一键直达”,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内生动力。
“过去是企业追着政策跑,现在是政策追着企业送。”州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凉山正以“精准滴灌”的政策设计和“合力赋能”的服务创新,为民营工业企业注入强劲动能。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一企一策”服务内涵,优化政策兑现流程,让惠企政策从“最后一公里”真正畅通为助力企业发展的“最美一公里”。
来源:大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