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光的指针拨回到1941年。当年1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新四军部队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继续开展对敌斗争。
新群烟草公司“飞马牌”烟标。中国烟草博物馆供图
它诞生于抗战艰苦时期,承载着革命将士们必胜的信念;它是新四军的“硬通货”,凭着过硬的产品品质,飞出根据地,有力保障了抗战供给。
在中国烟草博物馆内,馆藏着一张“飞马牌”香烟创牌时的烟标,烟标上的“骏马”奔腾,充满了力量和勇气,唤醒历史深处一段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
时光的指针拨回到1941年。当年1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新四军部队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继续开展对敌斗争。
然而,由于日伪封锁,淮南抗日根据地供给困难,新四军战士们因为没有烟抽,常常用纸卷树叶、麻叶来代替香烟。时任新四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的张云逸看到后深受触动,与新四军有关部门同志商量后,决定入股淮南“群众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抗日根据地第一家股份合作制公司,除满足军需外,其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配合军事行动开展对敌经济斗争,更好保障根据地建设。
群众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由此更名为新群烟草公司,并于1943年在安徽铜城投产。
为充分体现品牌寓意,新群烟草公司专门请淮南日报社的同志绘制了一幅展翅飞腾的骏马画,以此作为商标,并依托报社印刷厂,解决了包装印刷问题。创牌初期,烟厂狠抓产品质量,精选当地优质烟叶原料,严把每一道工序。因此,“飞马牌”香烟一经推出,便深受根据地军民的喜爱。
为扩大“飞马牌”香烟销路,让它飞到敌占区去,以得到更大的效益,新群烟草公司还想了一个“偷梁换柱”的办法:从上海精印大批“大英牌”香烟空壳,然后装上“飞马牌”香烟运出去。于是,“飞马牌”香烟迅速在敌占区热销。敌占区的群众给这种烟起了一个暗语:“四爷的烟”。“四爷”指的就是新四军。新四军以此筹集了大量资金换购药品、钢材等根据地急需物品。所购物品有力支援了对敌斗争。
1944年下半年,考虑到根据地经济建设情况,上级决定将新四军部队企业移交给地方统一领导。新群烟草公司与另外几家烟草公司合并,组建成了新群烟草总公司,继续生产“飞马牌”“工农牌”和“神龙牌”等品牌香烟,每天最多能生产2500多条。
解放战争时期,“飞马牌”香烟又立下汗马功劳,被销往国民党统治区,继续为军队物资采购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1949年5月,上海解放,新群烟草公司的一部分员工也来到了这里。他们也将“飞马牌”香烟的技术与工艺带到了上海。
而后,上海国营中华烟草公司(后并入上海卷烟厂)采用“飞马牌”香烟商标,改良了配方,并以“解放区名烟”为名进行宣传,让爱国热情根植人民心中。一时间,“飞马牌”香烟销量大增。
斗转星移,精神永恒。“飞马牌”香烟,源自英勇的新四军,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中,以其独特的姿态,保障了市场供给,增加了根据地的财政收入。如今,穿越岁月长河,在人们心中,“飞马”不仅仅是一个卷烟品牌,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品格的象征,激励着后来人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持续吹响传承与奋进的时代强音。
本文来自【东方烟草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