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累计病例:截至8月2日24时,广东省全省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7528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其中佛山占比超85%(6422例)。其他省份中,云南、海南等地持续监测输入性病例,暂未报告本地传播。
国内疫情情况
●累计病例:截至8月2日24时,广东省全省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7528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其中佛山占比超85%(6422例)。其他省份中,云南、海南等地持续监测输入性病例,暂未报告本地传播。
●新增病例:8月3日单日,广东省新增158例(以佛山为主),创疫情以来新低,实时再生指数(Rt)降至0.46,疫情进入收尾阶段。7月20日 - 8月2日,广东全省新增2892例,佛山占95.7%(2770例),广州、东莞、中山等地零星散发。
●广东省内各地市情况:
○佛山:截至8月3日,佛山累计报告6580例,顺德区占97.6%(6422例),禅城、南海等区逐步得到控制。核心疫区(乐从镇、北滘镇)蚊媒密度下降40%,90%疫点风险等级降至中低水平。
○广州:累计87例,集中于荔湾、越秀等老城区。
○中山、东莞:分别新增11例,以输入关联病例为主。
○深圳、江门:各报告6例,均与佛山旅居史相关。
全球疫情动态
●国际传播:巴西(2024年42.2万例)、印度(19.2万例)、泰国等地基孔肯雅热持续流行。
●传播风险:全球约56亿人(73%人口)生活在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三重风险区。
●输入压力:中国云南、广东等地持续面临东南亚输入病例压力,2025年佛山疫情由东南亚输入病毒引发。
全国风险区域分级
根据媒介伊蚊分布及传播风险,全国划分为四类地区:
●Ⅰ类(高风险):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伊蚊活跃期长,本地病例多)。
●Ⅱ类(中高风险):上海、江苏、安徽等11省(有本地病例报告史)。
●Ⅲ类(潜在风险):北京、天津、河北等8省(存在输入引发传播可能)。
●Ⅳ类(低风险):内蒙古、新疆等7省(无伊蚊分布,无本地病例)。
防控进展与挑战
●技术突破:佛山试点“绝育雄蚊”技术,蚊群密度下降35%;AI疫情预测模型准确率达83%,助力精准消杀。
●防控难点: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工地、老旧社区积水治理困难;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社区传播风险持续存在。
来源:新手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