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研究由埃及曼苏尔大学牙科生物材料系团队主导,通过体外实验对比了含氟化物、纳米银及复合配方的生物活性玻璃清漆的再矿化效能,结果显示含纳米银的生物活性玻璃组表现出最优的矿物沉积能力,其性能超越其他测试材料。
*图源:BMC Oral Health官网
好的牙·讯|近日,一项发表于《BMC Oral Health》的研究揭示了生物活性玻璃清漆在治疗早期龋损(白斑病变)中的新进展。
该研究由埃及曼苏尔大学牙科生物材料系团队主导,通过体外实验对比了含氟化物、纳米银及复合配方的生物活性玻璃清漆的再矿化效能,结果显示含纳米银的生物活性玻璃组表现出最优的矿物沉积能力,其性能超越其他测试材料。
研究团队采用72颗离体人类恒牙,模拟口腔环境构建人工龋损模型。七组样本分别接受不同类型清漆处理:A组(人工唾液,阴性对照)、B组(氟化物清漆)、C组(普通生物活性玻璃清漆)、D组(含氟生物活性玻璃清漆)、E组(含纳米银生物活性玻璃清漆)、F组(纳米银氟化物清漆)和G组(纳米银清漆)。
*图源:BMC Oral Health官网
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X)和显微硬度测试发现,含纳米银的生物活性玻璃组(E组)表现出最高的矿物质增益百分比(23.27±4.26%),其次是含氟生物活性玻璃组(D组,13.02±2.85%)和纳米银氟化物组(F组,11.70±3.76%)。
*图源:BMC Oral Health官网
在表面硬度恢复方面,含氟生物活性玻璃组(D组,31.10±5.33%)、含纳米银生物活性玻璃组(E组,25.95±4.49%)和纳米银氟化物组(F组,27.52±5.38%)显示最高的硬度恢复百分比。扫描电镜观察进一步证实,这些组别样本在釉质表面形成新晶体层,结构恢复接近健康状态。
普通生物活性玻璃组(C组)、氟化物组(B组)和纳米银组(G组)在矿物质增益百分比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人工唾液组(A组)。
*图源:BMC Oral Health官网
研究指出,生物活性玻璃通过释放钙、磷离子促进羟基磷灰石形成,而纳米银可能作为成核位点加速晶体沉积,二者协同作用提升了修复效率。此外,含氟配方在酸性环境中能促进氟磷灰石生成,进一步增强釉质抗酸蚀能力。
研究团队表示,龋病治疗正从传统手术干预转向微创理念,生物活性材料因能模拟自然矿化过程受到关注。该研究强调了生物活性玻璃清漆在牙齿再矿化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特别是当与氟化物或纳米银结合时,可能为早期龋齿提供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选择。
但研究团队也强调,尽管体外结果积极,但口腔环境的动态因素(如咀嚼、唾液冲刷等)可能影响清漆长期稳定性,需进一步开展临床验证。
【特别鸣谢】如果本文有错漏之处需要勘误,请联系我们的客服,届时我们会为您准备小礼物,感谢!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源于公开信息,可能存在不准确性,仅供参考。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与决策建议,好的牙不对因使用本资料而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并对本内容拥有最终解释权。
@好的牙口腔行业研究
来源:好的牙口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