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山东省宁津县保店镇的梨园里,果农张连强刚完成了一场线上直播:“以前看着满树的梨子就发愁卖不出去,杜代表带人来教了直播带货,现在订单多了,不光不愁卖,还愁不够卖哩!”张连强口中的杜代表,是宁津县保店镇人大代表杜爱冬。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5日讯 近日,在山东省宁津县保店镇的梨园里,果农张连强刚完成了一场线上直播:“以前看着满树的梨子就发愁卖不出去,杜代表带人来教了直播带货,现在订单多了,不光不愁卖,还愁不够卖哩!”张连强口中的杜代表,是宁津县保店镇人大代表杜爱冬。
梨树种植是保店镇的特色产业,梨果皮薄肉脆、汁多味甜,在当地颇具盛名,但销路却迟迟打不开。当地人大代表杜爱冬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此情况后,联系县人大组织起“电商致富课堂”,邀请专业讲师系统传授平台运营、短视频拍摄与数据分析技能,并建立“代表联户”常态化反馈机制。仅半年时间,保店镇活跃网店超30家,梨果线上销售占比近半,彻底摆脱滞销困境。
通过这一案例,宁津县人大总结构建起“县乡人大代表帮扶特色农产品产销机制”,让代表们在助力乡村振兴的方向上“各显神通”。良好的机制激活了农产品销售的“一池春水”。在以葡萄种植为主的刘营伍乡,葡萄销路过去主要依赖小商贩收购,价格常被压低。镇人大代表张兴隆自发组建“电商推广小组”,白天调研,夜晚在村委会化身“义务讲师”,手把手教村民开店直播。他策划的“葡萄直播节”订单激增,配套冷链物流点保障鲜果品质,带动户均增收超5000元。
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刘俊勇表示:“以县人大牵头,我们建立‘产业发展问需’工作机制,通过定期组织恳谈会、对接会等形式,搭建起全县资源对接的桥梁。”在宁津县北部乡镇长官镇,镇人大定期组织“电商问需恳谈会”,邀请专家为西瓜种植产业量身定制发展方案。代表多方牵线搭桥,推动优化产品包装,挖掘“沙瓤蜜甜”的独特卖点,讲好西瓜背后的本土故事,最终推动该镇西瓜线上月销轻松过万单,带动周边200多户瓜农增收。而面对相似的问题,兄弟乡镇带着土特产找上门来:“我在调研中发现,我们镇山楂产业面临保鲜期短、物流成本高等难题。通过求助长官镇的电商专家会商‘问诊’,最终推动建设覆盖主产区的共享冷库体系,山楂运营成本大幅降低、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相衙镇人大代表李中禄说。
经过不断探索,宁津县人大的帮扶机制,也在从过去单纯农产品销售,向农业种植技术和经营模式的推广上拓展,基层代表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向整合特色种植资源上。大柳镇人大主席孙毅譞介绍:“我们大柳镇拥有优质石榴种苗资源,但长期以来销路局限于本地市场。于是,镇人大牵头成立了‘石榴苗电商联盟’,整合育苗大户与青年力量。联盟成员深入苗圃开展直播带货,向全国种植户展示石榴苗的品种特性、嫁接技术和丰产潜力。最终带动大柳石榴苗年网销额突破100万元,百余户苗农增收致富。”而柴胡店镇人大则通过联系本地景点、农家乐打造“采摘+电商”特色项目,推动本镇蜜桃产业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游客现场品尝后可通过扫码线上复购。如今,柴胡店蜜桃线上年销售收入超200万元。
据统计,今年以来,县人大共组织人大代表围绕“特色农产品产销”开展政策宣讲会50余场、“发展问需”活动超百次,收集民情民意逾1200条,协调解决物流、融资、品牌等问题300余件。截至目前,各级人大代表助推全县农产品电商销售额破亿元,带动超2000户农民户均增收1万元。(通讯员 李蒙蒙)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