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2.5亿活跃用户,700万注册创作者 你该如何去深耕头条?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12:53 1

摘要:但需注意的是,其中用户行为已呈现“轻量化”趋势,单次使用时间集中在8~15分钟,而短视频消费占比达48%,这意味着图文内容的流量分配可能面临挤压。

今日头条作为字节跳动旗下的资讯聚合平台。其经营状态可从两组数据窥其端倪。

从用户规模上,截止2025年7月,平台月活跃用户超过2.6亿,日均使用时长78分钟,始终保持着资讯类领头羊的应有地位。

但需注意的是,其中用户行为已呈现“轻量化”趋势,单次使用时间集中在8~15分钟,而短视频消费占比达48%,这意味着图文内容的流量分配可能面临挤压。

今日头条作为传统资讯平台,虽仍是重要现金牛, 但战略优先级正在让位于短视频业务。这种资源倾斜反映出了集团对其“守成”定位的考量。因此,今年的政策红利与流量规则有了新的变化。

一,激励机制有了升级:2025年6月推出的“单篇首发激励”政策,允许创作者对单篇内容声明首发并享受三倍分成,却非首发内容仍可正常收益。这一调整降低了参与门槛,但也同步提升了质量要求——需满足时效性、原创深度、信息增量等标准。

二,提升了算法优化方向:平台将深度内容权重提升了30%,完播率指标占比下调至25%,並新增了互动质量系数。这意味着“标题党”和低质水文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压缩,而能引发深度讨论的内容将获得更多推荐。

面对现实,流量竞争激烈,如何突破困境寻找新路径,对头条创作者来说将是一种适应中的慢慢考验。

当前平台注册创作者已超700万。但仅有不到2%的账号能持续获得5万以上的自然展现量。新账号30天内拿到10万级流量的概率不足5%,且爆款内容仅占全量内容的0.5%。这种两极分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在微头条中尤为明显。这对新手来说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对于内容的同质化,更是一个难题。平台因此对AI生成的低质内容增加了打击力度,2025年共查封账号1.2万个,清退MCN机构346家。虽然如此,仍有35%的内容存在同质化问题,这就需要创作者应在垂直领域里建立专业壁垒,方能破局。

根据体验,平台当前重点扶持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深度资讯(如国际时政财经分析)

实用知识(职业技能,健康养生)

垂直类洞察(如科技产品测评,文旅深度解读)

另外,我们也可以在形式上加以创新,可尝试"图文加短视频″组合策略。例如,将深度文章,拆解为3~5分钟解读视频,同步发布在今日头条和抖音上,利用跨平台取得流量协同的效应。

从收益上看,普通创作者千次阅读收益在头条大约0.5~3元。优质原创内容可达5~10元。若保持日均1篇更新,月收益约为1500~3000元(按日均5000阅读量计)

如果想坚持在头条中深耕创作,就需要严格遵守《社区规范》,避免触碰标题党、虚假信息、恶意营销等红线,避免低质文的出现。要定位好自己的账号,最好选择垂直领域,明确内容调性。主动回复评论,引导读者参与内容讨论,提升互动质量系数。

现在尽管平台内容饱和度提升,但专业认证创作者仍可获得流量倾斜,若能在细分领域建立权威人设,仍有机会抢占存量市场。

今日头条目前处于“流量规模庞大但增速放缓,政策调整频繁但红利犹存”的阶段,对于创作者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低质内容生产者将被加速淘汰,而真正能提供稀缺价值的创作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内容创作的核心永远是价值供给,能解决用户痛点,引发情感共鸣的内容,无论在哪个平台都能有生存的空间。

来源:630熊猫5G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