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月正值 “三伏” 酷暑,高温高湿环境下病菌滋生、蚊虫活跃,同时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多发,给公众健康带来多重威胁。繁昌区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重点防范中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以及洪涝灾害相关健康风险,守护居民健康安全。
八月正值 “三伏” 酷暑,高温高湿环境下病菌滋生、蚊虫活跃,同时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多发,给公众健康带来多重威胁。繁昌区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重点防范中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以及洪涝灾害相关健康风险,守护居民健康安全。
一、高温中暑:高温天气下的 “隐形杀手”
疾病特点:中暑是高温高湿环境中,人体因热平衡失调、水盐代谢紊乱引发的急症,表现为头晕、恶心、高热甚至昏迷,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户外作业者、老年人、婴幼儿、孕妇等为高危人群。
预防措施:
1.减少高温时段(10:00-16:00)户外活动,外出时做好防晒,佩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穿宽松透气的浅色衣物。
2.及时补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 1.5 升,大量出汗后可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避免过量饮用冰水和含糖饮料。
3.室内保持通风,使用空调(温度不低于 26℃)或风扇降温,关注独居老人、婴幼儿等群体的居住环境。
4.户外工作者需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药品,出现不适立即转移至阴凉处并就医。
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警惕蜱虫叮咬
疾病特点:由新型布尼亚病毒(或大别班达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血液传播。初期症状为发热、乏力、恶心呕吐,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丘陵、山地居民及户外劳动者需重点防范。
预防措施:
1.避免在草地、树林等蜱虫栖息地长时间坐卧,进入此类区域时穿长袖长裤,扎紧裤腿、袖口,选择浅色衣物以便发现蜱虫。
2.户外前在裸露皮肤(手腕、脚踝等)涂抹含避蚊胺、驱蚊酯的驱避剂,儿童选择低浓度专用产品。
3.户外活动后立即检查衣物、背包及宠物毛发,重点查看手臂下方、耳朵内侧、毛发周边等隐蔽部位,发现蜱虫及时清除,回家后尽快淋浴。
4.被蜱虫叮咬后,优先就医由专业人员处理;若无法及时就医,用弯头镊子紧贴皮肤垂直拔出虫体(避免旋转挤压),用酒精消毒伤口。1-2 周内若出现发热、红斑等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叮咬史。
三、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蚊媒传染病需双重防范
疾病特点:两者均通过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登革热表现为发热、头痛、关节肌肉痛、皮疹及轻度出血;基孔肯雅热以急起高热、剧烈关节痛(尤其手腕、脚踝)和皮疹为特征。尤其基孔肯雅热在我国广东省多地快速的传播,让这一相对陌生的传染病快速进入大家的视线。暑假出行人群需警惕输入性风险。
共同预防措施:
1.防蚊灭蚊:清理室内外积水(如花盆、瓶罐、废旧轮胎等),消除蚊虫孳生地;家中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时使用蚊帐、蚊香或电驱蚊器。
2.个人防护:外出时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抹驱避剂,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黎明、黄昏)前往树荫、草丛等区域。
3.旅行注意:前往东南亚、非洲及我国南方等疫区旅行前,查询当地疫情;返回后 14 天内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
四、血吸虫病:关注水源安全
疾病特点: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其特点包括感染后可能长时间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但一旦发作,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肝硬化、门脉高压或致命性消化道出血。夏季人们接触水体的机会增多,感染风险加大。
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如在野外不要随意到不明水域游泳、嬉水、洗衣等。
2.若因工作等原因必须接触疫水,应做好个人防护,穿戴防水手套、胶鞋、防护服等。
3.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早期治疗。
五、洪涝灾害:灾后防疫不可忽视
健康风险:暴雨洪涝易导致水源污染、蚊虫孳生,增加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皮肤病等发病风险。受第8号台风“竹节草”影响,近期我区可能出现大雨到暴雨天气,洪涝灾害相关健康风险增加。
防护措施:
1.出行安全:暴雨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出行需关注路况和气象信息,避开积水路段;远离漩涡、突泉等危险区域,警惕井盖缺失。
2.饮水与饮食卫生:饮用开水或瓶装水,不喝生水、地表水;食物彻底煮熟煮透,避免食用被洪水污染的食物。
3.环境清理:灾后及时清除居室周边积水、垃圾,对生活用品、环境进行消毒;做好厕所、垃圾的卫生管理,减少蚊蝇滋生。
4.个人防护:接触洪水后及时用肥皂洗手,避免赤脚接触污水,预防皮肤感染;出现腹泻、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
温馨提示
当前正值夏季中暑、传染病高发期,公众需提高防范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如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相关暴露史(如蚊虫叮咬、野外活动、疫区旅行等),以便尽早诊断治疗。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南方健康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