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有浙江网友发帖,我们村里已经连续6年没有人结婚了。前几天,我回村里,问一个小伙子为啥不找对象,他说:“我现在一个月工资五六千块钱。”我以为他是觉得自己收入低,不敢找对象,没想到他说:“家里给我在县城买了房子和车子,我一个人生活多舒服,为啥还要找一个女朋友呢
近日有浙江网友发帖,我们村里已经连续6年没有人结婚了。前几天,我回村里,问一个小伙子为啥不找对象,他说:“我现在一个月工资五六千块钱。”我以为他是觉得自己收入低,不敢找对象,没想到他说:“家里给我在县城买了房子和车子,我一个人生活多舒服,为啥还要找一个女朋友呢?不光要给她一大把彩礼,我还得勒紧裤腰带,去养她。甚至我们全家都要勒紧裤腰带,看她的脸色生活,图啥呢?”
我后来问了一个快三十岁,还没结婚的女孩为啥不找对象?她说,“我感觉一个人生活挺好的,晚上想玩到几点就玩到几点,早上想几点起来就几点起来,想去上班就去上班。我可不想让别人打扰我的生活,让我大清早就起来给他烧饭洗衣服,门都没有。”我问他们,“你们的父母不催、不骂你们吗?”他们说:“他们骂累了,就不骂了。”此帖一发,迅速引发网友围观和热议。有网友评论,单身的第一主题是“想干啥”,婚姻的第一主题是“该干啥”。有了婚姻关系,永远是家庭第一,自我第二。碰上知道珍惜的还好,遇不上人品好的,你会在婚姻里被吃干抹净,渣都不剩。有网友表示,现在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子的人不少,这些人有的是工作忙,耽误了,有的是独自生活惯了,不愿被婚姻,家庭牵累。这种不婚不育国外早就流行多年,现在在中国也开始多起来了,这不是好现象。现在生育率下降,这也是原因之一。我身边的朋友,就有好几个这样的孩子,三、四十岁了,不婚不育,有的还不工作,躺平啃老。有网友回顾自己的人生。现在孩子们太自私了!我64年的!我那时找对像也很难找,因二哥刚结婚,父亲有病也去逝了,大哥早已分家,二哥结完婚就要新房子不要外债!二嫂跑娘家不来了,不答应就离婚,为了二哥不离婚,新房子给二哥!另外还给我500元外债,那是1982年,分完家,我去博山下煤井,开装工,1986年我自己又盖了房子!我还没找对象,母亲年龄也大了,盼着我找个对象。那时,大哥二哥怕被我沾上,没一个靠近的,我自己拿着烟找人给我说对象。母亲年龄大了,我结了婚,也给母亲去个心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1987年我订的婚,88年结的婚,89年添了儿子。结婚时床都是借的,桌子佘的。日子很苦,我从88年开始做手工洗衣粉卖,日子几年就好了。现在两个孙子了。我现在61岁了,开门头卖瓷砖!人生不能光为自己考虑。人生不成个家,没子女,又有什么意义呢?现在好多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这让90后以前的人,或都无法理解。现在最流行、最普遍的说法是,年轻人之所以不愿意结婚生子,是因为没钱、生活压力很大。这种说法对吗?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根本无法反驳。说年轻人不婚不育,真的是因为没钱、生活压力大吗?不是。因为,无论横向对比还是纵向对比,都不支持这种结论。横向对比:
很多亚非拉国家比我国穷太多,但他们生育率更高。不说国外,只说国内,也一样。就拿各省的数据来看,反而是那些人均GDP最低的省份,生育率是最高的。
贵州、青海、宁夏、云南、甘肃这些经济相对更落后的地区,生育率位居全国前列。所以,结论就是:通过横向对比,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不是因为穷,事实上反而是越穷越生。再来看纵向对比:近50年,我国的老百姓整体是越来越富裕,但生育率反而是越来越低。
看到这里,已经发现漏洞了——以上这些对比,它只能说明贫穷并不影响生育,没体现“压力大”这个影响生育率的核心要素啊。假如不差钱、没什么压力,年轻人就愿意生孩子了。是吗?那再来看看北欧那几个国家,人均收入全世界最高、福利全世界最好、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看病、上学、养老几乎不用操心,瑞典和挪威一年有5周的带薪假,每周工作时长不足28小时。
世界最好也莫过于此了。可是,他们的年轻人就愿意生孩子了?北欧五国的生育率及排名,是不是也很低?
高度发达、优厚的福利、贫富差距也不大,这样很多人做梦都不敢想的条件,依然阻止不了年轻人不婚不育啊,这可咋办?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其实,问题的根源只有一个,就是自我意识。现在至少有两个传统意识被破坏,一个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一个是传宗接代的意识被抛弃。这是当前教育环境和网络传播所引发的。比如,广东虽然经济发达,但宗族观念、传统观念也是全国最浓厚的地方,所以还是愿意生孩子。还有分布很广的客家人,潮汕人,这些群体都是婚育主力。现在如何提升生育率呢?核心问题,就是社会教育和影响,形成不婚不育会受到社会歧视的氛围。还有就是,出台更有诱惑力的各项激励政策,比如不婚不育甚至无法享受婚育家庭同等待遇,甚至立法的强制性,来推动倒逼年轻人加入婚姻殿堂。对此,你怎么看呢?
来源:妍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