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法分子以免费体检、领取奖品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专家义诊”等活动,以“祖传秘方”等为噱头,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诱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
1小时前刚被劝离
转身又回来执意转账6000元
只为“抢名额”
近日
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
剪子股街派出所接辖区银行报警称
一老人疑似遭遇保健品诈骗
民警到达现场后发现
老人已经离开
银行工作人员称
老人来银行挂失、补办银行卡
随后让其帮忙绑定微信支付
当查看验证码时
银行工作人员发现
老人手机中有很多消息
是通过观看直播课、抽取幸运奖等方式
以优惠价格购买药品
工作人员察觉到了不对劲
随即报了警
报警后老人声称不转账了
急匆匆地离开
民警尝试寻找该老人进行劝阻
同时告诉银行工作人员
如果老人再次出现
一定要及时联系
一个小时后
银行工作人员联系民警
该老人再次来到银行
执意要向刘某伟转账6000元
但核实信息时发现
老人其实并不认识刘某伟
民警迅速到达现场
经过进一步了解
老人是在刷视频时
添加的刘某伟微信
第一次转账200元用于购买药品
刘某伟不仅分文未取
还声称老人获得优惠名额
原价5000元一盒的药品
现在只需500元
机会难得
刘某伟一再催促老人
及时转账6000元
以免活动过期 错过优惠
“他退你200元是想取得你的信任!
给你名额是想让你转钱买药,
等你6000元转过去以后,
他们再说药品有问题让你继续转账……”
经过民警及银行工作人员
耐心劝阻
老人这才意识到差点上当受骗
随后
民警帮助老人将手机上
陌生好友删除拉黑
目前
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示
要想养老生活好
学好防骗少不了
除了上面这种情形
还有9类常见的养老骗局
一定要提醒家中老人注意
01
“养生保健”骗局
不法分子以免费体检、领取奖品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专家义诊”等活动,以“祖传秘方”等为噱头,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诱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
02
“投资理财”骗局
不法分子以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诱骗老年人加入虚假投资平台,并假冒“导师”诱导其进行投资。以小额返利让老年人初尝甜头,然后“放长线钓大鱼”,不断诱导其加大投资金额,最终无法提现。
03
“以房养老”骗局
不法分子以“以房养老”为名,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再把借来的钱拿去买其所推荐的理财产品,一旦资金链断裂或公司跑路,将面临高额债务,无力偿还“借款”时,房子将被收回,最终房财两空。
04
“代办社保”骗局
不法分子谎称认识社保局等部门工作人员,或冒充银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谎称可以代为补缴“社保”、代办“养老保险”等,在收取相关费用后,携款跑路。
05
“低价旅游”骗局
不法分子以“低价游”“免费游”为噱头,通过强制、诱导、捆绑销售等手段,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奢侈品,或是诱骗老年人投资理财产品,或是吸引其注册会员、预交费用等。
06
“文玩收藏”骗局
不法分子以帮助老年人拍卖其收藏品为诱饵,虚构高价,诱骗老年人委托代为拍卖,收取高额“服务费”;或者是将一些工艺品冒充为高档收藏品,虚假承诺短期内会有较大增值空间,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
07
“养老服务”骗局
不法分子以预售养老床位、虚构养老服务项目等名义,通过承诺高息回报、享受床位优先居住权、入住打折、缴纳会费等,诱骗老年人大额预存消费投资,诈骗老年人钱财。
08
“养老项目”骗局
不法分子通过鼓动老年人投资养老保险项目、投资开办养老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售后定期返利、高额分红等方式,诈骗老年人钱财。
09
“黄昏恋”骗局
“黄昏恋”骗局是“婚恋、交友类诈骗”的一种,不法分子利用单身老人情感缺失、生活孤独的特点,通过网络或短信交友建立“恋爱关系”,再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
防范养老诈骗
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
做好以下“五要”
↓↓↓
一要看养老服务、养老项目或者是投资是否由具有正规资质的机构提供。
二要抵制高利益诱惑。
三要拒绝听信所谓的“熟人”以及“能省钱”等谎言。
四要保持家人之间多沟通商量。
五要被骗后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以便警方及时采取措施止损。
来源 | 德州公安
来源:主流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