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4日,记者从北大宁夏妇儿医院了解到,日前,我区8岁男童明明(化名)误服强腐蚀性工业烧碱,致全食管、胃黏膜重度损伤,并发严重肺内化学性损伤,生命垂危。该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京宁携手跨学科协作,经全力抢救,最终成功挽回孩子生命。
8月4日,记者从北大宁夏妇儿医院了解到,日前,我区8岁男童明明(化名)误服强腐蚀性工业烧碱,致全食管、胃黏膜重度损伤,并发严重肺内化学性损伤,生命垂危。该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京宁携手跨学科协作,经全力抢救,最终成功挽回孩子生命。
据了解,明明误将装在饮料瓶中的工业烧碱(氢氧化钠)溶液当作饮品喝下。烧碱的强腐蚀性瞬间爆发,当即出现剧烈口腔烧灼痛、吞咽困难、呕吐等症状。随着病情持续恶化,剧烈呕吐引发的误吸导致化学损伤性肺炎,明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烦躁不安,被紧急转至北大医院宁夏妇儿医院。
入院时,明明呼吸窘迫、心率明显增快、反应低下、血压降低,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第一时间展开抢救,并迅速组织小儿外科、口腔科、儿四科、手术麻醉科、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制定最优治疗方案。
ICU团队立即启动高级生命支持: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给予抗炎、抑酸、预防并发症、维持循环稳定、纠正酸碱紊乱等治疗,为筑起第一道生命防线。经高效救治,明明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随后,多学科专家再次会诊,重点评估化学性肺损伤及消化道灼伤程度,最终决定将明明转入儿四科(呼吸消化科)接受后续针对性治疗。
京宁携手跨学科协作。
“鉴于病情复杂,我们选择为明明实施床旁气管镜检查,发现其左侧主支气管多处溃疡,气管黏膜苍白且伴有大量分泌物,随即进行肺泡灌洗治疗。”儿四科主治医师杨泽说,检查结果同步汇报给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呼吸内科专家叶乐平主任医师,他迅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与此同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镜中心专家蔡云龙副主任医师为明明安排胃镜检查,显示其口腔、食道和胃黏膜均有损伤、出血、溃疡,遂放置胃空肠管以尽早实现肠内营养。术后,各学科团队持续紧密协作,提供个体化治疗。护理团队制定细致护理方案,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提前讲解胃空肠管的基本护理知识,为后期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做好准备。
目前,明明的恢复情况良好,预计2周后可经口进食,生活质量将显著提升。
北大医院宁夏妇儿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协作,以更紧密的跨区域联动、更精准的多学科协同,筑牢急危重症救治的“生命防线”。(宁夏日报记者 何耐江 文/受访单位供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