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①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伊蚊传播,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可达40℃)、剧烈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严重者可能出现出血或休克。多数登革热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会在一两周内好转;
我国夏季需重点防范的蚊媒传染病主要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疟疾、乙脑等。
①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伊蚊传播,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可达40℃)、剧烈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严重者可能出现出血或休克。多数登革热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会在一两周内好转;
②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伊蚊传播,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发热,常伴有严重关节痛,尤其影响手腕、踝关节和指趾等小关节;皮疹、肌肉痛、乏力等也较常见;大多数人一两周内恢复;
③疟疾:由疟原虫引起,按蚊传播,典型症状包括周期性发冷、高热、大汗,伴随头痛、肌肉酸痛等,但部分患者初期仅表现为低烧、乏力,极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等疾病,不及时治会损害脏器;
④乙脑: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库蚊传播,感染后会引起高热、头痛、呕吐、抽搐甚至昏迷。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以15岁以下尤其2~6岁儿童发病最高。
热点解析:户外活动如何防蚊?
户外活动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宜在皮肤暴露部位和衣服上喷涂含有避蚊胺、驱蚊酯、羟哌酯和柠檬桉叶油等活性成分的驱蚊液或驱蚊花露水,并按照说明使用。
【核心预防要点】
清积水,灭蚊源,
遮体肤,防叮咬
出症状,速就医
内容来源:重庆市健康教育所
来源:重庆药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