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暑期已至,烈日炎炎,暑期是青少年溺水和交通事故的高发期,为提升防溺水传教育实效,切实筑牢暑期防溺水及道路交通安全防线,团州委统筹指导全州各级团组织、团属社会组织力量,充分发挥青春力量,因地制宜开展丰富的自护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提升自护意识和能力,度过一个安全、
暑期已至,烈日炎炎,暑期是青少年溺水和交通事故的高发期,为提升防溺水传教育实效,切实筑牢暑期防溺水及道路交通安全防线,团州委统筹指导全州各级团组织、团属社会组织力量,充分发挥青春力量,因地制宜开展丰富的自护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提升自护意识和能力,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
团州委、州轻风青年公益联合会
暑期期间,由团州委、州轻风青年公益联合会主办的2025年轻风夏令营活动中,121名来自省内外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入我州三县(市)10个乡镇小学、村幼儿园,为1000余名农村儿童、困境儿童开展科学探索课、艺术启蒙课及军体拳训练、心理健康培育、法律与安全普及等特色课程,达到了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强化安全自护、国防教育与法治意识,促进社会资源联动与青年成长,助力乡村振兴的目的。
维西县塔城镇团委
为切实提高青少年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暑期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8月1日,维西县塔城镇团委联合镇派出所,到塔城村开展“守法知礼 文明出行”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为辖区青少年儿童送上了一堂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交通安全课。
活动中,镇派出所结合辖区、校园周边交通现状与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宣传交通规则,详细讲解步行、骑行、乘车等注意事项,强调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严禁骑行电动车和驾驶机动车。通过典型事故案例,直观展现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后果与安全隐患。倡导青少年从当下开始、从自身践行,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做交通法规的践行者、宣传者、守护者。
香格里拉市尼西乡团委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着力增强辖区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文明出行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开展暑期青少年交通安全教育,7月15日,香格里拉市尼西乡联合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们深入村组,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群众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牌、骑乘电动车佩戴安全头盔、驾乘机动车系好安全带等常识,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剖析交通违法危害,提醒村民杜绝酒后驾驶、超员超载等行为。同时,针对农村地区常见的农用车违法载人、非机动车随意穿行等问题,志愿者耐心进行法规解读,引导群众养成“知危险、会避险”的出行习惯。
维西县康普乡团委
为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及家庭对防溺水、消防安全等知识的认知度,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近日,维西县康普乡阿倮村组织开展“守护成长,安全相伴”走访入户筑牢未成年人安全防线活动。
活动重点针对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家庭、特殊群体进行全覆盖走访入户宣传,结合近期溺水、火灾等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和孩子们讲解防溺水“六不准”、火场逃生技巧、安全用电等知识,叮嘱“小朋友们,千万记住不能私自到河边、水库玩耍,更不能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下水游泳。”同时结合近期发生的真实溺水案例,向孩子们反复强调野外水域的危险性。同时针对防性侵安全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食品安全、电信诈骗、交通安全、养老保险进行了宣传。
德钦县奔子栏镇团委
德钦县奔子栏镇依托奔子栏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云上乡愁书院、党群活动室等阵地实施了为期10天的夏令营活动。课程内容设计紧密贴合乡村儿童的成长实际与发展需要,同时兼顾多维度和互动性,有机融合亲情陪伴、素质拓展、安全自护、心理支持、国防启蒙、价值塑造等多元化模块于一体,全方位激发儿童潜能、拓展视野。有效解决了部分家庭暑期“看护难”的问题,丰富了儿童暑期生活,提升了安全自护能力。
德钦县拖顶乡团委
为切实解决暑期家长看护难题,引导青少年远离手机网络游戏,在乡政府统筹下,7月15日至7月22日,德钦县拖顶乡金珠嘎尺社区阳光爱心志愿服务队精心开展“大小伙伴共学乐”托管班,为6-14岁青少年打造了安全、充实的假期成长平台。
托管活动服务主要以看护为主,为学生开放图书室、运动场地等各类资源设施,合理组织提供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并组织人员带班,保障托管学生学习和活动安全。期间设置“红色教育日”“环保实践日”等,融入红色影片赏析、绘画、手工、书法课程及社区清洁实践等内容。构建起“家庭—社区—社会”协同育人的暖心网格。
维西县中路乡团委
为切实增强青少年暑期安全防范意识,有效预防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保障青少年生命安全,维西县中路乡团委联合各村、乡妇联、应急等部门开展“平安暑期”安全教育宣讲活动,筑牢暑期安全“防护网”。
活动中,乡团委工作人员在佳禾村幼儿园集中播放了《平安暑期》动画短片,通过生动案例和卡通形象,系统讲解防溺水"六不原则"(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游泳等)、交通安全"一盔一带"、消防逃生"三步法"、防诈骗"四拒绝"(拒绝陌生链接、拒绝透露验证码等)及性教育基础防护知识。
随后,工作人员重点围绕“防溺水安全”和“交通安全”,结合相关案例,向家长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不仅讲解游泳的正确场所与安全规范,还深入剖析溺水时的自救方法,以及发现他人溺水时科学、有效的救护措施。详细讲解交通安全规范,普及交通安全常识和无证驾驶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带来的危害,带小孩出行系好安全带,牢记一盔一带,安全常在,知危险,会避险,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争做交通安全出行者。
维西县保和镇永宁社区
维西县保和镇永宁社区团支部组织开展“谨防溺水,安全一夏”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多形式、全方位的举措,将安全意识深植人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为将防护措施落到实处,永宁社区在辖区内设置了多处警示安全标语,社区还成立了一支“红马甲”巡逻小队。队员们将定期对辖区内的重点水域进行巡逻,及时劝导在危险水域附近玩耍的青少年,排查安全隐患,用脚步织密防溺水的“防护网”切实保护未成年人暑期安全。
维西县攀天阁乡团委
为切实提升辖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有效遏制溺水和交通事故发生,维西县攀天阁乡团委联合妇联开展“防溺水、守交规,共筑安全防线”主题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为乡内学生及家长送上了一场生动实用的安全知识宣讲,用实际行动筑牢暑期安全防护网。
针对暑期未成年人监管薄弱的特点,乡团委牵头组建了1支乡级巡查队伍和8支村级巡查队伍,志愿者们化身"安全卫士",重点对辖区内的鱼塘、蓄水池、永春河沿岸及深水塘等危险区域开展常态化巡查。每一次巡逻都细致排查安全隐患,检查警示标识是否齐全,及时补上防护漏洞,让危险水域"有人看、有人管"。
针对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特点,宣讲人聚焦“一盔一带”、农用车辆违法载人、未成年人随意横穿马路等突出问题,结合典型事故案例,生动讲解交通违法行为的具体危害及法律后果。同时呼吁家长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日常安全教育和监护,引导全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出行安全。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和身边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和家长深刻认识安全隐患的隐蔽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增强了全乡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香格里拉市金江镇团委
香格里拉市金江镇团委暑期招募志愿者开展暑期托管班,面向100名学生开展为期11天的服务,课程设置紧扣少年儿童年龄特点与成长需求,体系化覆盖多领域。身心健康方面,通过开展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领域,心理课、性教育课、安全课协同发力,引导树立正确“三观”,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系列课程将实现知识学习与品格塑造的双重提升,让孩子们度过充实有意义的时光。
暑期安全自护
从陪伴关爱到课堂教学,从河道巡护到入户走访,从网络宣传再到线下讲座,迪庆各级团组织 多维举措守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让青少年儿童更直观认识溺水风险、掌握避险技能。下一步,团州委将持续关注儿童暑期安全,通过宣传教育、多方联动等方式,织密安全防护网,让“防溺水”“道路安全” 意识成为孩子们暑期的 “护身符”。
万一遭遇溺水
切记不要慌乱,做到以下3点
可极大增加获救几率
1
放松身体向后仰,不要挣扎,防止下沉。人体可以产生浮力的肺部位于上半身,而身体的重心位于下半身。在身体没有放松时,人会沉入水中。
2
将双手举过头顶,这样重心会向上移动,帮助身体仰躺在水面。抬起下巴,尽量让口鼻露出水面,保证呼吸,同时大声呼救。
3
注意周围有没有能帮助漂浮的物品,可将空塑料瓶等具有浮力的东西抱在身前,更有助于漂浮。
很多人以为
“人在溺水时会大声呼救”
实际上
真正的溺水是快速而无声的
鉴别是否溺水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