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初,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上,显岗水库畔的青灰色屋顶建筑格外醒目:起翘的屋脊划破晨雾,檐下题字“飞来家禽自语”与水库波光相映,不少自驾游客特意停车驻足,感受这份融合宋韵与自然的独特景致。
8月初,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上,显岗水库畔的青灰色屋顶建筑格外醒目:起翘的屋脊划破晨雾,檐下题字“飞来家禽自语”与水库波光相映,不少自驾游客特意停车驻足,感受这份融合宋韵与自然的独特景致。
这是“东坡乐事”主题驿站中的一个。如今,沿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布局的16个主题驿站及5个艺术装置渐次亮相——它们以苏东坡“十六乐事”为灵感,各有主题与设计巧思,为这条最美旅游公路注入了文化新活力。
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永汉河驿站。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通讯员林承昊 摄
16个主题驿站设计灵感来自东坡“十六乐事”
作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关键项目,“东坡乐事”主题驿站及艺术装置启动建设以来就锚定“全球设计力量汇聚、东坡文化主题彰显、城乡风貌焕新升级”三大核心。
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全长218公里,以独特的“8”字形串联起南昆山和罗浮山这两座岭南名山胜境,途经博罗县长宁、横河,龙门麻榨、永汉、龙潭、龙华等镇,一路连接9个镇(管委会)54个行政村200多个景点。“东坡乐事”主题驿站及艺术装置项目沿最美旅游公路铺开。
“我们想让每个驿站都与东坡诗词‘对话’。”惠州市环两山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广森介绍,项目以苏东坡“十六乐事”为灵感,邀请国内知名设计师团队融合岭南元素创作,16个主题驿站分别对应“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等诗句,5个艺术装置则提取东坡诗词意象打造。
记者获悉,16个主题驿站及5个艺术装置已建成并试运行。
一驿一诗藏故事,宋韵美学融山水
走进显岗水库驿站,斗拱、花窗、月梁等细节让人恍若置身宋代画卷——这座以东坡“十六乐事”中的“飞来家禽自语”为主题的建筑,用现代材料还原了宋代建筑“简约质朴又不失精致”的审美,显著起翘的屋脊与屋角在水库与山林间勾勒出独特的“新宋风”轮廓。“我们深挖六大宋代建筑符号,通过创新工艺实现现代转译,让千年宋韵看得见、摸得着。”黄广森说,“显岗水库驿站为徒步骑行者提供咖啡、茶点、简餐等补给,同时兼具自行车等运动器材售卖与零部件更换,亦是骑友们旅途中休憩、交流的‘临时会客厅’。”
沙迳碧道驿站则演绎着另一种“东坡哲学”。记者在现场看到,以“接客不着衣冠”为主题的驿站,打破传统建筑模式,采用环保材料融入周边雨林,屋顶与植被相接,墙面与山石相融,成为“沉浸式雨林景观驿站”。“设计时特意保留原生树木,让游客在自然中感受东坡‘洒脱自在’的生命态度。”黄广森解释,这里提供果实采集、动植物观察、自然课堂等体验,周边还有竹林、古堡、漂流等,能让人体验与环境无界交融的意境。
炎炎夏日,把脚伸进清凉的溪水中顿感暑气全消,这种透心凉的感觉曾让大诗人苏东坡感觉很快乐,并以“暑至临溪濯足”作为他的人生十六乐事之一。以“暑至临溪濯足”为主题的下浪溪畔驿站位于博罗县长宁镇下浪村。罗浮山下,竹林溪畔,人来人往,游客们不仅可以在溪边戏水,体验一把古人夏日“临溪濯足”的快乐,还可以亲身感受工业风空间配宠物乐园、户外影院与竹影装置的独特体验。
艺术装置同样是“文化载体”。博罗的“明月坞”借鉴“明月几时有”意象,夜晚会投射月亮阴晴圆缺的光影;龙门的“古桥微馆”融合本地古桥构件与东坡诗句,以“可阅读的风景”为思路,让每个装置既有视觉辨识度,又藏着文化密码。
从“过路站”到“打卡点”,主题驿站串起文旅经济
“以前开车路过只看风景,现在会特意停下来喝杯茶、逛一逛。”来自深圳的游客李女士说,她在长亭驿站不仅体验了本地茶,还跟着指引去附近村落学了非遗竹编。这种变化,正是驿站带来的文旅升级。
在业态布局上,项目以“东坡乐事”品牌为纽带,引入年轻化餐饮、精品咖啡、主题零售等业态,同步整合周边非遗与特色资源。
为何选用“东坡乐事”为主题?“因为我们都知道苏东坡到惠以后,用诗词歌赋赞美惠州山水,以‘山水秀邃’定义惠州风貌特质,是惠州的山水疗愈了苏东坡。”黄广森解释,选取“东坡乐事”这一主题,是希望通过挖掘东坡诗词文化内涵赋能驿站,将其打造成最美旅游公路沿线最佳的风貌点,进而提升项目的历史文化厚度。“就好像苏东坡也曾在此走过一样,我们希望过往的旅客在这里能亲身感受东坡先生诗词中的山水之美。”
配套设施同步跟上,沿线停车场、充电桩等逐步完善,让“过路客”变“过夜客”。“这些驿站是串联资源的‘节点’。”黄广森说,它们正把山水、文化、产业串成线,让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文旅活力慢慢“流动”起来,相信未来这条写满“东坡乐事”的路上将有更多有趣的故事发生。
来源:惠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