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视点丨提高心理韧性 点亮美好心情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08:43 1

摘要:近年来,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日益上升。2019年发布的18岁以上全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7大类36小类精神障碍中,精神障碍(不含老年期痴呆)终生患病率为16.57%,12月患病率(过去12个月的精神行为状态)为9.32%。在各类精神障碍中,焦虑障碍患病率

主持人 天津日报记者 赵津

近年来,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日益上升。2019年发布的18岁以上全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7大类36小类精神障碍中,精神障碍(不含老年期痴呆)终生患病率为16.57%,12月患病率(过去12个月的精神行为状态)为9.32%。在各类精神障碍中,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终生患病率为7.57%,12月患病率为4.98%。

对此,国家健康科普专家李洁主任医师解释说,一部分精神心理障碍由生物学因素引发,与遗传相关,自我无法选择。而社会心理因素也就是环境因素是引发精神心理障碍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自我掌控、自我调节的。社会心理因素的产生与所处环境带来的压力关系密切。压力产生的根源(压力源)有来自人格的,比如高血压人格、抑郁型人格、酒精型人格,还有来自家庭、工作、社会和周围环境的。面对压力源,可以通过身体、认知和行为三方面的调节,来提高心理韧性,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状态。

身体调节

喝凉水蝴蝶拍释放压力

李洁说,个人的心情反应包含“情绪”与“躯体”两部分。假如能改变“躯体”反应,“情绪”也会得到放松。当遇到棘手的事情或者感到压力巨大、怒火中烧即将爆发时,可以尝试先做深呼吸,也可以喝点儿凉的东西,或者打开窗户呼吸清凉的空气。降温缓解压力是有科学原理的,位于鼻子后侧的大脑核团叫杏仁核。愤怒、恐惧时,杏仁核温度上升,做深呼吸、呼吸清凉的空气甚至喝凉水,能为杏仁核降温,从而使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释放。

另外,感觉压力大时,睡前熏香、拥抱亲朋好友、蝴蝶拍、正念练习都可以疏解压力。蝴蝶拍是自我疏解压力非常有用的方法,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有节奏地轻拍自己,使大脑接收到被关心、被爱、被拥抱的信号,从而产生安全感,稳定情绪。默念头放松、肩放松、颈放松的“身体扫描式”正念练习也可以放松全身,舒缓压力。此外,走路抬头挺胸、规律运动可以释放多巴胺、内啡肽等让人心情愉悦的物质,能缓解压力,调节心情。

认知调节

常念“一二”之美好

“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如何看待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改变认知是提高心理韧性最核心的部分。正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常念‘一二’之美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二’上,‘一二’就会扩大。”李洁说。当困扰非常多、压力大、情绪不好的时候,先要觉察,然后静下心,提高理性认知,改变负性思维。

常见的负性思维有:绝对化要求,也就是控制欲非常强,所有的事情都要顺从自己的意愿,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所有人都必须喜欢我”等;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选择性注意,凭借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来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价值;个人化,揽责上身;“糟糕至极”的想法,凡事都往坏处想,非常消极和悲观。

理性认知通常包括:不需要把自己变成“完人”,“我”值得一切美好的事物;相信自己,正所谓“你的注意方向决定你幸福与否”;懂得真正的感恩;放弃执着的压力;想想自己的幸事。

行为调节

爱笑的人命运不会差

“行为调节,首先特别容易做到的就是笑。爱笑的人命运不会差,这句话是有科学道理的。嘴角肌肉、颧骨肌肉、眼角肌肉上扬的真笑能使大脑产生积极的神经递质,而职业性的微笑没有这个效果。所以要开怀大笑,让大脑觉得真有好事儿发生。”李洁说。日常做一些自我效能提升的活动,比如做一顿拿手菜,得到家人的夸奖,提高自我效能感,也会让大脑释放让人高兴的神经递质,从而缓解压力。此外,要加强与家人的沟通,倾诉和倾听,表扬和自我表扬,这一点女性通常做得比较好。

李洁表示,自我调节式的压力管理,对普通的发展困惑和适应性问题比较适用。但如果发现自己或同伴处在巨大的应激创伤中,或者遭遇前所未有的心理危机,甚至让他们有了自杀的念头,应到医院门诊寻求专家帮助,进行危机干预。也可以拨打心理危机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寻求专家帮助,该热线7×24小时全天候免费接听。 记者 赵津

2025年“健康大讲堂”活动启动

首场讲座聚焦心理健康

近日,由市卫生健康委、市文明办和市教委联合主办的2025年“健康大讲堂”在天津空港经济区文化中心启幕。“健康大讲堂”由全市权威医学专家,围绕常见病、高发病等市民关注的健康热点话题开设讲座,并通过“津视融媒”同步直播,“健康天津”“天津健康大讲堂”“天津健康教育”等官方微信公众号转播。

据了解,“健康大讲堂”至今已连续举办12年,每年为市民提供10场以上的市级讲座以及160场以上区级讲座,活动覆盖人群每年都超过20万人次,已成为天津市健康巡讲的知名公益活动。目前,“健康大讲堂”市区级讲座专家全部来自国家级和天津市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健康大讲堂”已成为院士、国字号名医、医学学科带头人、青年医学人才以及群众喜爱的“好医生”共同参与的健康科普传播平台。今年第一场讲座聚焦心理健康主题,邀请国家健康科普专家李洁主任医师主讲,讲座主题为《提高心理韧性 点亮美好心情》。

2025年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活动(天津地区)与“健康大讲堂”同时启动。该活动由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疾控局、市总工会、市科协等有关部门共同开展。讲座现场同时举行了“天津市人民满意的好医生”走基层送健康义诊咨询服务活动。500余人参与了现场活动,讲座直播观看人数达4.3万人。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