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议强调,充分认识加强广播电视虚假宣传医药广告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抓好集中整治工作,全面清除虚假宣传医药广告,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8月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召开会议,正式启动虚假宣传医药广告集中整治工作。
会议强调,充分认识加强广播电视虚假宣传医药广告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抓好集中整治工作,全面清除虚假宣传医药广告,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会议明确,集中整治工作分两个阶段推进:
2025年12月底前,以省级卫视频道为重点,全面清除虚假宣传医药广告;同步开展省级台地面频道、地市级台和县级台集中整治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2026年6月底前,以省级台地面频道、地市级台和县级台为重点,全面清除虚假宣传医药广告,同时防止省级卫视频道问题反弹。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还将建立虚假宣传医药广告投诉举报机制,自8月8日起,采取电话、电子邮件、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及时受理社会投诉举报。
各省广播电视局也将自8月8日起,在官方网站建立投诉入口,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广大观众发现各级广播电视台播出虚假宣传医药广告后,可通过以上渠道进行投诉举报。
近十几年来,因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媒体快速衰落,生存压力之下,各种广播电视推销广告大行其道。其中以医药广告为最。
虚假医药广告借助广播电视媒体在公众心中树立的权威、可信的形象,为自己的产品背书,从而获取不正当利益,却让媒体的公信力遭受了致命打击。
“神医”、“大师”现身说法,还要“做出违背祖宗的决定”,饱受折磨的患者亲身经历,主持人以新闻访谈形式大肆推销,热线电话配合部分免费名额的引诱——同样的套路,多年来在各路电视台经久不衰。
甚至一度诞生了虚假医药广告圈的四大”神医“。
虽然随着新修订的广告法正式施行,广播电视的审查更加严格,人员资质、夸大宣传等问题有所好转,但仍然存在种种问题。
监管体系不完善、执行漏洞等问题的存在是导致虚假医药广告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对于虚假医药广告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如市场监管部门、广播电视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等,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够清晰;
另一方面还存在处罚力度不够的问题。对于一些发布虚假医药广告的商家和媒体,处罚往往只是罚款等较轻的措施,违法成本较低。这使得他们在权衡违法收益与违法成本时,选择继续冒险从事虚假宣传活动。
另外,公众健康知识的匮乏和信息不对称,也是虚假医药广告能够得逞的重要因素。许多人缺乏系统的健康知识和辨别真伪的能力。对于一些复杂的疾病和治疗方法,他们往往一知半解,容易受到虚假广告的误导。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以此次整治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公众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辨别能力,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虚假医药广告治理长效机制。
撰文 | 梅斯医学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版权说明: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来源:要学会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