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有人爱拿咱们历史上光芒万丈的大唐跟今天的某某国类比?说实在的,这种比法,格局小了。尤其是在盛唐那会儿,它呈现出的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气象,一种后世罕有匹敌的“世界级”格局,跟现在那些依靠现代化体系堆砌的强国,完全是两个维度的存在。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知悉。
总有人爱拿咱们历史上光芒万丈的大唐跟今天的某某国类比?说实在的,这种比法,格局小了。尤其是在盛唐那会儿,它呈现出的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气象,一种后世罕有匹敌的“世界级”格局,跟现在那些依靠现代化体系堆砌的强国,完全是两个维度的存在。
为啥这么说?咱掰开揉碎了看看:
咱先说说大唐的家底有多厚,盛唐那会儿,GDP能占到全球近六成,长安城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87平方公里的地盘,是鼎盛时期罗马城的5倍。也正是大唐,把中国推向了历史巅峰,你看现在全世界遍地的唐人街,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嘛。
大唐的底气,写在万里疆土与无垠胸襟里,你知道最硬气的一点是什么吗,整个李唐王朝289年,一段长城都没修过,为啥,因为用不上啊,人家盛唐的铁骑锋芒所指,开疆拓土是常态,太宗李世民,扫平了突厥之后,整个亚洲的部落首领都心悦诚服,献上了一个神话级的尊号——“天可汗”。
皇帝兼任可汗,两千年的帝制史上,唯有太宗皇帝一人而已,说到军威,更是传奇到像演义,卫国公李靖,带着区区几千精锐,就敢深入虎穴,硬是把不可一世的东突厥给收拾了。
更不用说使臣王玄策那英勇的事迹啦,他在印度遭遇突发状况之后,果断地在当地“征调起军队”,竟然真就攻灭了“中天竺”,还把对方的国王当作“特别的战利品”给带回了长安,实实在在地演绎了一出“仅仅一人便灭掉一个国家”的传奇故事。
有史可查的大唐灭国战绩,少说也有四十多个。以至于太宗皇帝都不得不特意下旨:没我点头,别老随便灭国了!这份豪横的底气,古今独一份,长安,是那时的世界级CBD,走在朱雀大街上,波斯、阿拉伯的商队驮着奇珍异宝,金发碧眼和大胡子客商挤满西市东市,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在此交汇、贸易、甚至能做官入仕。
每有重大朝会,那场面才叫壮观——“九天之阊阖开启宫殿,万国之衣冠拜谒冕旒”。
各国使者,身着绚丽的民族盛装,在巍峨的宫殿前,行礼朝拜,此乃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来朝”,那一份自信与包容的气度,后世王朝甚少能够企及。
文化?它可是能照亮整个文明史的存在呢。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随便拿出其中任何一位的名字,其光芒都完全能够穿透千年时光。那是诗的黄金时期,是艺术的巅峰阶段,文人墨客们的激情与才华,在盛唐这一巨大的熔炉中迸射而出,随手写下便成了千古绝唱。
唐朝国祚不算长,289载,真正的盛世巅峰,也就那么璀璨,百年左右。但正是这短短百年,把古代国家所能达到的文治武功,胸襟气度,思想格局,硬生生推上了一个后无来者的巅峰。它留给华夏子孙的,远不只是开疆拓土的赫赫战功,更是那种“海到无边天作岸”般的包容气概,是光照千年的文化光芒。
所以说大唐盛世,早已超越了帝王家事的范畴。它早已熔铸在我们中国人的骨头缝里,成为文明基因中最骄傲的一章。开放、自信、强盛、包容这些词并非简单的形容词,它们就是盛唐留给世界的最不朽象征。千载之后,那盛世的光辉,依然灼灼其华,刺人眼目。
来源:料事如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