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辽宁游客坐栏杆坠崖身亡,妻子崩溃大哭,追责景区要赔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4 21:32 1

摘要:他坐在悬崖边的栏杆上,妻子笑着拍照,下一秒,人没了。51岁男子凤凰山坠崖身亡,妻子哭喊“要说法”,景区不认,那这到底谁的错?

他坐在悬崖边的栏杆上,妻子笑着拍照,下一秒,人没了。51岁男子凤凰山坠崖身亡,妻子哭喊“要说法”,景区不认,那这到底谁的错?

这事发生在8月2日,辽宁丹东凤凰山景区。

“老牛背”是条网红山路,又陡又窄,两边是深谷。

不少游客来打卡,就为拍张惊险照。

当天,这位51岁的本地男子和妻子一起爬山。

走到“老牛背”时,他有点累,就座上了防护栏。

栏杆大概一米来高,旁边立着“禁止攀爬、倚靠”的牌子。

可他没在意,坐上去还往后仰了仰身子。

妻子离他一两米远,正举着手机准备拍他。

突然,他身子一歪,整个人翻了下去。

没人来得及反应。几秒钟前还在说笑,转眼就坠入百米深渊。

妻子当场瘫倒,哭着求旁边游客帮忙打电话。

她手里有手机,但吓得手抖,按不了键。

有人赶紧报警。

景区救援队十分钟内赶到,但崖下树多坡陡,根本看不见人。

搜救持续了三个小时。

最后在崖底找到伤者,已无生命体征。

送到医院也没能救回来。

凤城市殡仪馆确认,遗体就是这名坠崖男子。

妻子崩溃了。

她说丈夫平时很小心,这次就是坐一下,怎么就出事了?

她认为,护栏太矮,景区该负责。

她要说法,要赔偿。

可景区不认。

他们说,栏杆高度符合行业惯例,也设置了警示牌。

男子不仅坐栏杆,还偏离了主路,属于违规行为。

“成年人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景区工作人员这样回应。

这话说出来,网上炸了。

有人说:“一米栏杆在悬崖边,真的安全吗?风一吹,重心不稳,很容易翻。”

也有人说:“问题不在栏杆,而在人。明令禁止的事偏要做,出事能怪谁?”

还有网友算了一笔账:“栏杆要是加高,更多人会靠上去,压力大了反而容易塌。”

可也有人反驳:“景区不能光靠贴牌子。这种险要地段,该派人巡逻,及时劝阻危险行为。”

一位去过凤凰山的游客说:“老牛背”那地方,很多人坐栏杆拍照,没人管。

“大家都觉得刺激,发朋友圈好看。可一旦失手,就是命。”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出事。

公开资料显示,过去几年,国内多个景区发生过类似坠崖事件。

有男子在华山拍照翻越护栏,坠亡。

有游客在张家界天门山探身拍视频,失足跌落。

每次出事,家属都问:为什么防护没做好?

法官断案时,大多会关注游客是否存在不当行为。

多数案例显示,景区需履行基本安全责任,而游客自身也需保持警惕。

如果明显违规,比如翻越、攀爬、倚靠,责任主要在自己。

这次事件中,男子坐在栏杆上,属于明确禁止的行为。

而且,现场有警示牌,路线也清晰。

从法律角度看,景区责任可能不大。

但情感上,家属难以接受。

一条命没了,家散了。

妻子哭着说:“他就是坐一下,怎么。。。怎么就他不能活?”

这话揪心,可再痛,也换不回一条命。

悲剧已经发生,光哭没用,得想怎么避免下一次。

男子坐栏杆,是明令禁止的行为。

可现场没人劝阻,也没人及时发现。

警示牌是有了,但牌子不会动,也不会说话。

“老牛背”这么火,节假日人挤人,光靠几块牌子,防不住侥幸心理。

该想想更实在的办法了。

比如,高危路段安排专人值守,看到危险动作立刻制止。

或者加装防护网、限位杆,让人坐不上去。

现在有些景区用上了“AI监控”,能自动识别翻越、倚靠等动作,马上广播提醒。

还有地方试点“电子围栏”,人一靠近危险区,系统就报警。

技术不是万能,但能补上人力看不到的死角。

说到底,安全不是景区单方面的事,也不是游客一个人的事。

景区要把防护做实,不能“牌子一贴,责任就完”。

游客也得长点心。别以为“别人没事,我也没事”。

一次侥幸,可能就是永远。

爬山是为了放松,不是玩命。

为了几张照片,把命搭上,值吗?

更怕的是,有人拍了发网上,别人跟着学,孩子也模仿。

今天是一个人出事,明天呢?

规则不是管你,是救你。

别等轮到自己,才明白什么叫“来不及”。

一个坐栏杆的动作,换来终身遗憾。

妻子要说法,网友吵翻天。

可护栏高不高,真不是核心。

关键是:你有没有把“禁止”两个字,当真。

生命只有一次,别拿它换朋友圈的一个赞。

这事怪谁?

来源:薛定谔的可乐奶茶与炸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