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物种,江西境内首次记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5 05:11 1

摘要:7月28日,桃红岭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调查时首次拍摄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扭尾曦春蜓Heliogomphus retroflexus的珍贵照片,系江西境内首次记录,填补了该物种在江西省的分布空白,为江西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又增添了宝贵的一笔。

据江西省林业局消息,7月28日,桃红岭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调查时首次拍摄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扭尾曦春蜓Heliogomphus retroflexus的珍贵照片,系江西境内首次记录,填补了该物种在江西省的分布空白,为江西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又增添了宝贵的一笔。

扭尾曦春蜓为春蜓科曦春蜓属昆虫,体长约5厘米,其主要特点为雄性腹部末端扭曲的一对黄白色上肛附器,形如扭曲的尾巴,故称“扭尾”。该蜓对水质要求较高,仅栖息于水质洁净、植被丰茂、未受污染的天然山涧溪流,是山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

此次扭尾曦春蜓的发现,表明经过严格保护,桃红岭保护区的生态质量持续改善和向好,不仅为梅花鹿等哺乳类动物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成为扭尾曦春蜓等珍稀昆虫的重要栖息地。

桃红岭保护区工作人员向都市现场记者介绍,7月28日下午四点多,他当时刚进山,先拍了些常见的台湾环尾春蜓,没走多远就看到一只白色尾巴的蜻蜓停歇在溪流中的岩石上,“白色尾巴是扭尾曦春蜓的显著标志,我当时就猜想会不会是这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悄悄靠近用相机拍摄观察细节后,确认了这的确是国家二级的扭尾曦春蜓,目前江西就只有我们桃红岭发现了。”

扭尾曦春蜓(学名:Heliogomphus retroflexus)是春蜓科、曦春蜓属昆虫,作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仅有的两种蜻蜓之一,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扭尾曦春蜓分布于中国、越南;在中国分布于福建、广东、贵州、海南、浙江、台湾、安徽等地,是一种小型春蜓,虫体黑黄相间,多栖息于开阔溪流环境,其稚虫生活在溪流中,多为深褐色,外形扁平,以便模仿枯叶以及在石缝中藏身。这种蜻蜓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维持水生态的平衡具有一定作用。作为一种溪流蜻蜓,扭尾曦春蜓分布受温度、水质、水流速度和水生植被等影响很大,对水环境变化极为敏感,成虫在羽化地点附近生活,其捕食,栖息、交配和产卵的场所又与周边的植被息息相关,因此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环境质量指示物种。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江西九江市彭泽县境内。桃红岭多为海拔300-500米的山峰,最高峰猫鹰窝536.6米,是中国野生梅花鹿南方亚种最大的分布区,面积达125平方千米。

来源:都市现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