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成都外全省唯一!内江,凭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5 02:12 2

摘要:何以内江?7月29日举行的内江市2025年第三季度现场推进活动暨项目拉练活动上,灵坦(四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峰道出了关键:“项目之所以落子内江,除了看中内江地处成渝之心的交通区位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更与内江优良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

7月31日

由环球时报社主办

以“促进城市产业创新

提升地方经济动能”为主题的

第五届城市招商引资推介大会

在北京举办

在此次大会上

内江获评“2025投资吸引力城市”称号

成为全省除成都以外获得此殊荣的

唯一市州

大会公布2025投资吸引力城市(地级市)名单

何以内江?7月29日举行的内江市2025年第三季度现场推进活动暨项目拉练活动上,灵坦(四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峰道出了关键:“项目之所以落子内江,除了看中内江地处成渝之心的交通区位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更与内江优良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

近年来,内江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市六项重点任务之一,持续擦亮“投资内江·甜蜜回报”招商品牌。

推行“极简”审批 办事更高效

在2024年度四川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内江“开放合作”指标进入全省“优秀”行列。其中,经营主体实际感受占总分的40%。通过问卷调查和企业座谈的方式评分,全市经营主体满意度高。不断提高的行政审批效能功不可没。

近年来,内江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破解审批堵点,构建“极简审批、极速办理、极优服务”的新模式。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内江速度”:40个工作日全流程办结——

通过“技审分离”“分段许可”“承诺免审”等创新机制,内江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40个工作日,位居全省前列。

帮助群众办理业务

成效立竿见影。成渝之心·内江经开区新型材料标准厂房建设项目(一期)、汉安大道海绵化提升工程等121个项目,借助这一改革成功办理施工许可证、消防设计审查、安全施工措施备案等手续,企业开工时间提前2-3个月,不仅大幅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还为企业节省大量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加速资金回笼与项目落地见效。

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企业“拿地即实质性开工”——

内江在全省率先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自2023年起,全市园区新增工业用地100%实现“标准地”出让。

以晶益通(四川)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为例,企业竞得78.16亩工业用地后,通过“用地清单制”提前完成地质灾害评估、水土保持方案等事项,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项目开工时间提前3个月。

“一网通办”向“无感智办”升级,电子证照应用率100%——

内江全面推广电子证照应用,2024年认领发布电子证照225类24.04万个,自行发布首批21类155项电子证照应用事项清单。企业通过“天府通办”APP即可调用营业执照、不动产登记证等电子证照,实现“零材料提交、零跑动办理”。

例如,四川澳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电子证照共享,在线完成税务登记、社保开户等事项,办理时间从3天缩短至10分钟。

内江还持续拓展深化“局长跑流程”工作,“一站式”“一章办”等服务机制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外籍人才办理工作证、居留证高效便捷,第一时间赢得经营主体的信任。

开展“精准”降本 企业更满意

企业是否满意,是营商环境好坏的最直观体现。内江深入开展降低企业成本行动,打造成本洼地。

通过“金融+政策”双轮驱动,降低企业成本30%。

内江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推广“园保贷”“税电指数贷”等金融产品,2024年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1.2亿元。实施接电、用水四项“零费用”等政策,为企业节约报装成本500万元。

例如,四川新明塑业有限公司通过“智改数转”项目,获得政府补贴200万元,生产效率提升20%,运营成本降低15%。

开展企业用工行动,解决用工难用工荒。

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在外大学生、市内求职人员、技能人才“四库联动”人才储备机制,摸排全市劳动力资源超50万人,精准匹配企业需求。

针对新材料产业需求,内江与职业院校合作开设“半导体材料工艺”订单班,为奥通碳素(内江)科技有限公司定向培养技术工人200名,解决企业投产初期人才短缺难题。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精准引才服务发展大局

内江紧扣“页岩气+、钒钛+、甜味+、装备+”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汇聚人才、推动发展。2024年,全市引进高层次人才320名,其中新材料领域专家15名。

技能人才实训

例如,融通高科(内江)项目引进的锂电池材料专家团队,通过“人才飞地”模式,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共建研发中心,推动企业技术迭代升级。

内江构建市县镇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村(社区)就业服务驿站和零工市场120个,提供“招聘求职、技能培训、创业担保”一站式服务。

2024年,全市开展“新春送岗”“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活动120场,帮助企业招聘员工1.2万人。东兴区通过“企业进村、村村直播”活动,为晶华胶粘新材料西南生产基地招聘本地员工300名,员工通勤时间缩短至15分钟。

惠企政策快落实 提振“投资内江”信心

印发《内江市惠企政策“一次办”兑现工作方案》,设置惠企政策专窗8个;设立内江市惠企政策资金池,归集市本级工业商贸服务业、科技产业等各类涉企财政奖补、补助资金,兑现资金约1.15亿元,惠及经营主体1571户。

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内江通过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提供一对一政策解读、问题解答和全流程退税服务,帮助西南地区最大的单缸柴油机生产企业——四川兴明泰机械有限公司快速获得421万余元的出口退税款,有效缓解资金压力,稳定海外订单,实现“走出去”无忧。

做好“高效”服务 城市更开放

汇源集团四川果蔬加工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签约后,服务专员协调水电气部门,7天内完成施工用水用电接入,推动项目提前2个月开工。

泰国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四川)生产基地在签约前提出1000余个问题,内江通过“问题不过夜”机制,24小时内逐一解答,推动项目3个月内落地,创下“红牛速度”。

以上两个案例是体现“内江服务”的典型案例,被传为招商佳话。但这只是内江以“项目为王、服务为先”,构建“前期保障、中期建设、后期运营”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的缩影。

内江为重点企业配备“首席服务官”,提供“一对一”全程代办服务,实现企业“吹哨”、专员“报到”。2024年,全市规上企业服务专员覆盖率达100%,解决企业诉求860件。

“首席服务官”深入企业帮助解决问题

同时,创新推出“12345热线+亲清在线”双轨服务,通过“网络社区对话”“阳光政务直播”等“五进”模式,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园区、企业、社区,使得企业诉求实现“秒级响应”。

内江还设立“企业宁静日”,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为全力打造产业链生态,内江依托龙头企业开展“以商招商”,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集聚效应。例如,青岛正望新能源等静压石墨制品制造项目落地后,带动3家碳素材料供应商在内江设厂,形成完整产业链。2024年,东兴区新材料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吸引上下游企业12家落户。

招商洽谈项目

一方面培育营商沃土,一方面厚植开放基因。今年,内江推动党政、学校代表团赴澳大利亚、土耳其、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流活动,签订经贸项目往来、人文教育交流等合作协议17个,新增友好合作关系城市5个,累计达19个。

城市环境越优越,越具有吸引力。

近年来,内江先后引进上海并济、北京安迈特、山东晶导微、青岛正望等一批具有新质生产力的项目。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签约项目112个,协议投资总额332.96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33个;全市省外到资386.2亿元,超时序进度110亿元;FDI到资919.18万美元。

记者:徐艳梅

编辑:罗雪颖、邓婉蕾

责编:许 航

审核:曾 媛

来源:猪哥爱旅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