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天气真邪门,今年夏天北方老下雨。北京通州地铁站门口前几天都积水了,视频里看着跟溪流似的。山西大同那边更夸张,古城墙边上那几棵古树根都泡出来了。气象台说了,今年6月到现在西北地区雨水特别大,像阿拉善沙漠那边居然冒出来不少水坑,卫星照片都能拍到。
最近天气真邪门,今年夏天北方老下雨。北京通州地铁站门口前几天都积水了,视频里看着跟溪流似的。山西大同那边更夸张,古城墙边上那几棵古树根都泡出来了。气象台说了,今年6月到现在西北地区雨水特别大,像阿拉善沙漠那边居然冒出来不少水坑,卫星照片都能拍到。
专家说是降水线可能往北挪了。以前教科书上写着400毫米降水线分南北,现在这线要跑到更北边去。去年到今年西北华北雨水多了好些,特别是陕北、宁夏北部这些地方,雨量比往年多不少。气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到8月初西北平均降水量比过去五年多了四成,有些地方甚至翻倍。
其实这事儿历史上也发生过。考古队在居延遗址挖出了唐代的粟米,那些粮食保存得挺好,说明当时那片儿雨水不少。唐朝时候新疆那边还不全是沙漠,好多小国家都在那儿,搞不好那时候的气候就跟现在说的差不多。你看敦煌壁画里画的也不全是戈壁滩,说不定当年那边真跟江南一样。
要是真像专家说的这样,往后北方旱地可能变成湿润区。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要是真能少点沙子,种地放牧都能搞起来。内蒙古阿拉善那边绿起来,养羊能多挣钱不是?甘肃、青海要是也能多下雨,搞农业肯定更有保障。气象局的人说如果降水线往北挪个几百公里,400毫米降雨线就能覆盖更多地区,这种变化对种地放牧的影响太大了。
不过这事儿也有麻烦。去年山西大同下暴雨,城区积水严重,地下车库都灌了水。现在好多北方城市排水系统都是按旱区设计的,突然雨水多了容易出事。黄土高原那边雨水多了土壤保不住,容易滑坡,这问题要解决得花不少钱。还有专家担心南方会不会因为雨水减少,影响那边农业,现在还没定论。
最近有报道说,气象部门在监测青藏高原冻土带,说变暖可能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这事儿挺复杂,普通老百姓不太懂。但看到新闻里说一些地方开始试验光伏治沙,就是在沙漠里装太阳能板,下面种草,这样可能帮助固沙。内蒙古有人开始种沙棘,做成茶卖到网上,这也算是新活路。
好多农民已经在调整种植结构。陕北那边有人开始试种苹果往北挪三百公里,看能不能成活。不过专家提醒说,光下雨多不一定能种啥都行,得考虑土壤、温度啥的。宁夏贺兰山附近养羊的牧民现在也开始学做沙棘茶,线上线下都卖,感觉大家在找新路子。
气象台说了,未来几天河北和京津地区又要下雨,得提前准备。现在好多城市都在改造下水道,加固堤坝。北京有的胡同开始建屋顶蓄水池,把雨水收集起来用。这些都是因为雨水多了带来的改变。
说白了就是北方这些年明显雨水多了,专家觉得可能和气候系统变化有关。要是真变湿润了,能种地的地方多了,牧民也能多挣钱。但这过程里也会有问题,比如城市积水、滑坡这些得想办法解决。大家现在都在摸索,政府在想办法,农民也在尝试新路子。气象部门天天盯着天气变化,希望能提前预警。
来源:恬静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