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观察:海外巨头AI商业化加速;国内平台规范竞争升级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00:55 1

摘要:2025年8月,全球互联网行业呈现两大核心趋势:海外科技巨头持续加码AI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国内平台则聚焦于规范竞争秩序、优化供给生态。人工智能与即时零售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同时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凸显。

2025年8月,全球互联网行业呈现两大核心趋势:海外科技巨头持续加码AI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国内平台则聚焦于规范竞争秩序、优化供给生态。人工智能与即时零售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同时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凸显。

一、海外AI商业化进程加速,技术迭代驱动产业升级

在资本投入与政策激励的双重推动下,海外科技企业的AI商业化进程迈入新阶段。谷歌、微软、Meta等企业密集发布技术升级方案:谷歌推出Gemini2.5稳定版,强化多模态交互能力;微软发布DeepResearch智能体,探索AI在科研领域的深度应用;Meta通过收购PlayAI并推出AU-Nets架构,进一步夯实AI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北美头部企业的资本支出持续攀升,二季度相关收入增速显著,全年CAPEX计划进一步上调,显示出对AI产业的长期信心。

政策环境也为AI发展注入新动能。美国政府近期通过的“大而美法案”为预投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加速企业现金流释放,推动数据中心、芯片等基础设施扩建。摩根士丹利分析指出,2025年至2028年,科技公司在AI相关领域的累计支出预计达2.9万亿美元,这将为全球GDP增长贡献显著增量。尽管高投入带来短期利润率压力,但企业对AI驱动生产效率提升的回报预期保持乐观。

国内科技企业同样紧跟步伐。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发布全面AI化的“高德地图2025”,集成空间智能架构与通义大模型簇,实现从路线规划到生活服务的全链路智能化;腾讯推出混元3D世界模型,京东开源JoyAgent智能体平台,均在垂直场景中探索AI应用的深度渗透。

二、国内平台规范竞争秩序,AI赋能供给端升级

在电商与即时零售领域,头部平台竞争策略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美团、淘宝、京东联合声明抵制“0元购”“恶性补贴”等内卷式竞争,强调保障商家定价权与活动自主权。淘宝闪购数据显示,7月新入驻品牌数环比增长110%,非餐饮类门店突破1.2万家,品类多元化趋势显著。抖音电商则通过整合即时零售业务、合并抖音超市与小时达入口,强化本地化履约能力,上半年累计为商家节省成本超140亿元。

AI技术成为提升供给效率的关键工具。1688平台推出“AI版”App,集成智能选品、企业查询、数字员工等功能,助力中小商家精准匹配供应链资源;美团“浣熊食堂”品牌通过AI优化商家曝光与订单转化,强调“只做基础设施,绝不下场竞争”的开放定位。政策层面,国务院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推动AI在产业端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为行业生态化发展提供顶层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AI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仍需突破技术适配与成本瓶颈。例如,高德地图的AI智能体虽实现盈利,但其在出行、生活服务等场景的持续造血能力仍需验证;1688的AI工具虽提升商家GMV,但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基础差异可能制约技术普惠。未来,如何在技术创新与商业回报间取得平衡,将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考验。

来源: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