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到底有多抗拒洗澡?情妇回忆:十米外臭气熏天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5 00:08 1

摘要:1643年,路易十三离世后,法国由路易十四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妮掌管的摄政团队接手了治理工作。但是,那段时间里,真正掌权的是马扎然,他可是在路易十三时期就大权在握的重要人物。

说到法国历史,路易十四是个不得不提的大人物。他当国王那会儿,法国可繁荣了,算是个黄金时代。那时候的文化成就,也是法国文化里闪闪发光的宝贝。

路易十四身边流传着不少真假难辨的故事,里头夹带着不少有意思的小段子,就连他的一个情人也爆料说,路易十四平时不太爱干净,甚至很抗拒洗澡。

1

1643年,路易十三离世后,法国由路易十四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妮掌管的摄政团队接手了治理工作。但是,那段时间里,真正掌权的是马扎然,他可是在路易十三时期就大权在握的重要人物。

直到1661年,马扎然离世,已经长大的路易十四这才接手了国家大事,自己当家做主,并且一管就是54年,成为了法国的领导者。

路易十四真是走运,他当国王那会儿,法国是欧洲最有钱、人最多的国家,历史底蕴也深厚。

以前的国王和他们的顾问都想办法让贵族听君主的,这样一来,法国的王权就越来越强大了。路易十四登上历史舞台后,他心里有了个头等大事,那就是要让国王的权力变得无人能及,让国王的威名响彻四方。

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盖起了一座超级漂亮的宫殿,那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凡尔赛宫。这座宫殿从1669年开始建,建了好多年,总共用了3万5千多个工人呢。

这位皇帝奢华无比,却到死都没透露建凡尔赛宫花了多少钱,甚至为了保密,一把火把账单给烧了。

他觉得,只有这么壮观的宫殿才能显示他的威风,毕竟,“只有上帝钦点的国王,才有资格住这么豪华的宫殿”。他一直怀揣着当“大帝”的深深愿望,特别迷恋掌控一切的感觉。

那时候,法国的海军实力比英国和荷兰差远了。所以,路易十四打算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好让法国能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威风凛凛。在得力亲信科尔柏的协助下,法国很快就拥有了140艘战船。

另外,科尔柏为了让法国海军更有战斗力,改了募兵的方式,还建了几所教航海技术的学校,这些做法让法国的海上实力又壮大了不少。在查理二世做英国国王那会儿,他花钱如流水。

法国见状,趁机从英国手里买回了敦刻尔克,还在那城市和城堡的周边挖了个大坑,能停30艘大战舰呢。路易十四热爱艺术,但他为了实现当“大帝”的梦想,还得靠军事实力来说话。

1667年,路易十四想要得到西班牙的财产,结果惹起了大战。他带着20万大军冲到了弗朗什,仅仅用了不到三个星期,就把这个地方给占领了。法国那时候确实很厉害,但路易十四太心急了,他的那些动作很快就被其他国家给盯上了。

英国、荷兰和瑞典在短短不到一星期内,火速结成了一个“对抗法国联盟”,目标直接对准了路易十四。路易十四就算再厉害,也挡不住人多力量大,所以在1668年,他没办法只能停了战。

两边一合计,干脆签了个条约就算数了。法国没当成欧洲的老大,不过却也意外地找到了“通往荷兰的路”。基于这样的条件,从1672年起,法国向荷兰发动了战争,这场战争有点像是报复。

为了阻挡法国军队,荷兰很快就挖开了防洪堤,这样一来,法国军队也没办法,只能撤退了。另外,荷兰海军挺厉害,法军舰队根本打不过,所以法国很快就变得很被动了。路易十四虽然“很努力想治理好国家”,但法国的霸主地位还是没保住。

从1685年起,形势就开始对法军不利了,他那强硬的政策让周围许多国家都感到害怕,结果到了1686年,欧洲还组成了一个反对法国的联盟。

正当法国还在为这些事头疼不已时,英国那边又发生了光荣革命,这让欧洲的力量格局再次迎来了大洗牌。路易十四想抢占先机,就派军队闯进了莱茵区的普法尔茨,这样一来,第三次战争就爆发了。

全欧洲的人都看出了路易十四的野心勃勃,所以从那时候起,法国就等于跟全欧洲对着干了,处境变得非常不利。

2

战争得花钱,艺术也得花钱,路易十四手头越来越紧了,于是他就得绞尽脑汁想办法赚钱。沉重的税收和不公平的负担拖慢了经济发展,这时,那些贪官污吏趁机大捞一笔,很多本该用于公共事业的钱都偷偷进了他们的口袋。

法国的财政制度本来就有点问题,再加上税收制度不合理,让做生意的人和其他要缴税的人负担更重了。在这段时间里,还发生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科尔柏离世了。

以前他在时,政策还能迅速变动应对,但他一走,那些政策就成了法国脆弱经济的沉重负担,近200万英镑的亏空难以填补。

到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打完,法国的财政窟窿更是大了好几圈。战争闹得法国政府没钱了,只好加重老百姓的税。

本来就过得苦的农民,心里头更是不乐意了。偏偏这时候又赶上大饥荒,他们实在没法活了,就只能起来造反,想办法求生存。路易十四为了应对起义军,只好赶紧把正在外面打仗的大元帅召回来。

不过,法国那会儿,农民占了全国人口的八成还多,他们的税钱又是国家财政的大头。所以从17世纪80年代往后,法国的专制统治就遇到了大麻烦,老百姓起义也是为了反抗这种不公平的封建制度。

这些事儿都让路易十四头疼不已。虽然路易十四没少挨骂,这也很正常,但他的私生活还是挺有滋有味的,好像国家的乱局跟他没啥关系。

在基督教的传统规矩里,情妇是不被接受的,但路易十四却有很多情妇,并且他还有16个私生子女。

身为国王的他,很快就让这些私生女变得名正言顺了。在这些情人里头,也有相当了不起的人物,就像蒙特斯旁夫人那样。她想花100万法郎找擅长制毒的沃亚珍买毒药,打算用这毒来除掉路易十四身边的其他情妇。

蒙特斯旁夫人也使了这样的小手段来整拉伐利耶夫人和维特里夫人她们,不过呢,她自己也遇到过别人这么对付她。这些女人们为了争地位,都有政治势力撑腰,在国王面前争抢宠爱,其实就是那时候政治斗争的一个缩影。

几位女士表面上客气心里斗得凶,这在17世纪的法国挺常见的,根本算不上啥大事儿。原本,这些女士们都在努力赢得路易十四的欢心,但她们说的话有时候也会对路易十四产生影响。

蒙特斯班侯爵夫人,他的情人,曾这样直白地说过:“路易十四身上的臭味,隔着老远就能让人反胃想吐。”说了那句抱怨之后,路易十四就被扣上了“从不洗澡”的帽子。

那时候,法国老百姓中还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路易十四一辈子只洗了7次澡,他为了掩盖身上的味道,才发明了香水。这种说法听起来好像并非毫无根据,毕竟在那个时候的欧洲,人们普遍不太爱洗澡。

因为黑死病的流行,那时候的欧洲人有种说法:认为瘟疫到处传播是因为人们洗了澡。所以,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好多国家都不让用公共澡堂了,就连离得不远的英格兰,那里的公共浴室也被彻底禁止了呢。

一些宗教人士趁机添油加醋地说,他们认为只有身体不洁的人才能更容易亲近上帝。

为了支持这种说法,教会居然找了一些“不爱洗澡的榜样”封为“圣人”,还宣扬说有的“圣人”五十年都没洗过澡,还有的修女一辈子都没洗过脚,一提到洗澡就会反胃。

因为好多原因凑在一起,洗澡这事儿在欧洲就变得有点“稀奇古怪”了,还有个大臣因为两三个月才洗一次澡,被人说成是有太重的干净癖好呢。

在路易十四那会儿,洗澡这事儿还是老样子,而且啊,就算没有那些医学上的瞎传,老百姓要洗个澡也挺不容易的。

通常来说,洗澡得用专门的铜盆来烧水,而且肥皂价格昂贵得吓人,就连贵族也只能勉强用布来擦擦脸。欧洲人为了遮住臭味,会在腰上挂个香包,而且为了让人家觉得他们挺爱干净,还会特意把N衣的领子翻出来给人看。

说白了,蒙斯特班侯爵夫人讲的那番话不过是一时气头上说的,并不意味着路易十四真的就不爱干净,不洗澡。凡尔赛宫里,路易十四有三个专享的浴室,设计得挺有心思。

里面有能调冷热水的管子,还有排水做得很好的地面,这些设备放到现在都很先进。在这个超级棒的浴室里,路易十四洗得特别惬意,有时候还会邀请蒙斯特班侯爵夫人一起享受双人泡澡的乐趣。

有说法是这样的,那位被传为香水发明者的国王,其实特别反感香水的味儿。他爱干净,每天都会拿酒精擦遍全身,贴身衣服更是一天得换上三次。说到欧洲洗澡的那些事儿,路易十四那会儿可真是个分水岭。

打从他开始,欧洲人洗澡的习惯就慢慢回来了。没多久,凡尔赛宫里那种超赞的浴室就变成了流行,几十年间到处都能见到。

还有资料说,到了1750年,巴黎已经有了9家大众澡堂子呢。总的来说,路易十四确实挺大胆的,就算国家碰到难关,他也敢豁出去打仗。大家对他的看法都不一样,但这都是后来的人们去评论的事儿了。

来源:贵妇柳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