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本科留学的毕业规则,说穿了就两件事:攒学分保身份,冲GPA保学位。但很多学生到被开除才明白——学分是入场券,GPA是生死线。别看都是数字,学分和GPA的杀伤力完全不同:
美国本科挂科太多GPA太低,收到停学处分的痛,希望你不懂!
在美国留学的学生必须要明白一个事情:学分是钱,GPA是命!
美国本科留学的毕业规则,说穿了就两件事:攒学分保身份,冲GPA保学位。但很多学生到被开除才明白——学分是入场券,GPA是生死线。别看都是数字,学分和GPA的杀伤力完全不同:
学分是“量”:国际生每学期学分低于标准(如本科
GPA是“质”:本科生GPA<2.0 = 学术警告(Probation);Probation后仍<2.0 = 开除(Dismissal)。更残酷的是:挂科重修不覆盖原成绩!哪怕重修得A,挂科的F仍会拉低GPA。
真实案例:
李同学的“6学分噩梦”:加州系大学的李同学同学,大二时担心GPA被拉低,drop了一门难课,只剩6学分(远低于国际生12学分要求)。
结果:I-20被终止,30天内必须离境。最后靠紧急转学激活身份,白白浪费半年时间。
避坑指南:
·保住身份:盯紧每学期学分下限:Semester制学校:本科生≥12学分(秋季/春季)
·保住学位:GPA>2.0是底线:若某科成绩可能<C,果断withdraw(W记号不影响GPA);重修是下策(费钱+不覆盖原成绩),优先求助Tutor或教授改分。
·被警告(Probation)后急救法:下一学期优先选水课拉GPA;提交Appeal信说明特殊情况(如抑郁、家庭变故),为自己争取继续完成学业的机会。
·再者,被停学处分后考虑跨本升硕的方式,尽快拿学位:
跨本升硕,可以换专业就读,压力小;就读时间短;学位含金量高;金钱成本相对更低。时间上面真会节省很多,有一些国家比如英国的硕士院校是一年制的,学生哪怕申请的时候需要准备一年时间,但是读完硕士之后,找工作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对于留学生来说,本科无法毕业一直站在原地与“老问题”做斗争已经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了,不承认某些方面的弱点,只会让学生一直看不到“未来”。巧妙地避开自己的弱项,往更高的地方看,尝试申请硕士,说不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来源:嘉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