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华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签订三项合作协议,推出硕博衔接课程、 设立跨校研究基金以及推出高阶管理培训项目。
最近,不少内地院校与境外院校展开了合作。
清华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签订三项合作协议,推出硕博衔接课程、 设立跨校研究基金以及推出高阶管理培训项目。
图源:香港科技大学官网
浙江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浙大新闻与传播专业的优秀本科生可以再毕业前申请,提前获得南洋理工的有条件录取,优先进入媒体与传播、信息研究、信息系统三大硕士课程。
图源:南洋理工大学官网
感兴趣的同学就一起来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香港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签订三项合作协议
2025年6月27日,香港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签订三项合作协议,全面深化两校在教研领域的协作,具体合作内容如下:
1. 首推电子与计算机工程联合硕博衔接课程,共同培育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顶尖人才
2. 设立跨校研究基金,促进不同学科的研究协作,重点资助领域包括:AI的开发和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机械人、能源与环境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分析、金融科技及其他交叉学科领域
3. 推出高阶管理培训项目,启动科技+管理+金融跨学科高管培训项目,透过跨学科交叉培养,赋能未来领袖跨界能力
其中最受关注的一项就是推出了电子与计算机工程领域首个“硕博衔接课程”。
图源:香港科技大学官网
该课程专为两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而开设,两校学生在硕士毕业后可申请到对方院校攻读博士学位。
即形成了“本科→香港科技大学硕士→清华大学博士”的高效升学路径。
港科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的学制仅一年,相较于内地2至3年的硕士修读周期短了许多。
但也不代表港科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课程的学生毕业后都可以到清华大学修读博士课程,该合作项目的名额有限,需要通过各方面选拔才能够成功申请。但为港科大的学生多提供了一个升学选项。
南洋理工大学与浙江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2025年7月15日,浙江大学与南洋理工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
图源:南洋理工大学官网
根据签订的合作内容,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传媒与传播学领域的学科优势和国际影响力,重点推进学生联合培养项目。
此次率先推出的“4+1”本硕连读项目,面向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的优秀本科生。
学生在浙大完成前四年本科学习并达到要求后,可优先申请南洋理工大学的三大硕士课程:媒体与传播硕士、信息研究理学硕士和信息系统理学硕士,为浙大新传学子提供了从浙大本科到南洋理工硕士的“直通车”
本次合作旨在深化国际教育交流,整合优质资源,共同打造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传媒人才培养平台,为全球传播领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内地院校与境外院校展开合作?
内地院校与境外院校这样的合作也并不是个例了。
此前,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也有过类似合作,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可推荐校内优秀本科生,优先申请香港大学经管学院的经济学硕士项目。
上海海事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在海运项目上也有深入合作,推出了“3+1项目”,即本科前3年在上海海事大学就读,最后1年在南洋理工大学就读,毕业后可直接申请南洋理工大学的硕士项目。
诸如此类的合作还有很多,学姐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
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内地院校选择与境外院校展开合作呢?
1.教育全球化势不可挡
中国内地高校与境外院校合作办学已成趋势,这种跨境合作既能提升国际影响力,又能促进教育要素全球流动,提升教学质量。
2.培养时代所需人才
颠覆了传统的升学方式,像是港科大与清华合作的“硕博衔接课程”可以为学生节省1-2年时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美国纽约大学推出的双硕士项目——媒体、文化与全球城市,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两所名校的学位。这种学制压缩但教育质量不减的模式非常适合如今的时代需求,培养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3.科研协同攻克前沿
单打独斗难以应对AI、新能源等复杂领域的挑战。港科大与清华设立的跨校研究基金等都彰显了“集全球智慧解重大命题”的新科研范式。
以上就是本次内地院校和境外院校展开合作的全部内容啦~
总的来说,这样的合作模式也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升学思路~
但这种更多的名校之间的强强合作,申请难度也不小,通过这种方法升学的同学只是少数,大多数同学还是通过常规的申请通过进行升学的。背景比较一般的同学也不用过于焦虑,努力提升自己的是实力,提高录取概率才是正道哦!
对于以上内容还有疑问或在留学过程中有任何疑问都可以DD我们1V1咨询哦~
来源:越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