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它不挑家庭背景,也不会写在脸上。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就是孩子能否打开心门、融入社会的黄金钥匙。错过了黄金期,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但是有些孩子,却在悄悄与世界隔着一层无形的墙。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它不挑家庭背景,也不会写在脸上。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就是孩子能否打开心门、融入社会的黄金钥匙。 错过了黄金期,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当宝宝出现以下这些实实在在的信号,尤其占了两个以上,请务必提高警惕,别耽误孩子!
怎么叫名字都没反应: 同龄的孩子听到名字会转头、看你,甚至咿呀的回应。自闭宝宝却经常像没听见,继续玩自己的。
对声音反应奇怪:有时对很大的声音无动于衷,有时又对很小的声音(比如撕包装袋)异常敏感、烦躁。
不寻求关注:很少主动用声音或者动作吸引你的注意。
回避眼神接触:这是最核心的信号之一!无论是喂奶、逗玩还是说话,孩子极少与你眼神交流,眼神总是飘忽或者看着别处。
不会“分享式注意”: 正常的宝宝看到有趣的东西,会看看东西再看看你,用眼神跟你“分享”快乐。自闭宝宝极少这样。
不看人表情:难以理解他人的面部表情(如高兴、生气)所代表的含义。
语言发育明显落后:1岁半还不会叫“爸爸”“妈妈”,2岁词汇量极少(少于15个),不会把两个词组合(如“吃饼饼”)。
语言“消失”:曾经会叫“爸爸”“妈妈”,后来却不再说了。
说话像“复读机”:喜欢重复别人刚说的话(即时是仿说),或者反复说一些看似无意义的词句(延迟仿说)。
代词混淆:分不清“你”、“我”、“他”,比如总是说“你要喝水”(实际是他自己想喝)。
语调异常:说话像机器人,缺乏正常的语音语调变化。
着迷于特定物品或动作: 长时间只玩一种玩具(比如只转车轮、只排列小汽车),或者重复做同一个动作(如不停拍手、摇晃身体)。
抗拒改变:对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变化(如物品摆放位置变了、走的路换了)表现出极度烦躁或抗拒。
感官异常:对某些声音、质地、味道、光线等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喜欢(如不停摸光滑表面)或厌恶(如拒绝吃特定质地的食物)。
缺乏互动兴趣:对其他孩子没兴趣,更喜欢自己玩,或者只在一旁看,不知道怎么加入。
不懂游戏规则:难以参与需要轮流、合作的简单游戏。
不会“假扮”: 缺乏想象性游戏能力,比如不会假装喂娃娃吃饭、不会假装打电话。
孩子有以上特征,占两个以上,别犹豫!
这不是孩子“内向”或“贵人语迟”! 每一分每一秒的延迟,都在压缩孩子追赶的黄金窗口。
立刻行动:
1. 尽快就医: 挂儿童发育行为科、儿童精神科或神经科,进行专业评估。越早诊断,干预效果越好。
2. 寻求专业干预: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开始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如ABA、言语治疗、感统训练等)。
3. 家庭学习与配合: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积极学习干预知识,把训练融入日常生活。
自闭症不是绝境,早期干预能点亮希望!孩子的未来,就在你今天的留心与行动里。别让“再等等”耽误孩子一辈子!
来源:官方小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