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奋斗、共同融合、共同凝聚的历史产物,也是中华民族纵向发展、横向发展、内向发展历史合力的结果。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花儿蕴含的多民族文化基因及价值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花儿探索
●董克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奋斗、共同融合、共同凝聚的历史产物,也是中华民族纵向发展、横向发展、内向发展历史合力的结果。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这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以此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原创性重大论断,并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之维、协同之维、发展之维和状态之维等多个维度就中华民族发展史进行了高度概括与科学评价,原创性地提出了“四个共同”的重要思想。“四个共同”,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灿烂多元的中华文化始终是指引中华民族奋勇向前、踔厉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正是因为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川汇海”于中华文化之中,中华各民族才在共创互鉴中创造了有机整体的中华文化、包容并蓄的中华文明,才推动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品质和各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
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产生并流行于大西北的民歌——花儿,便是其中之一。
花儿,也叫“少年”,是产生于河州地区(包括今甘肃省临夏州、定西和甘南州部分及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流传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部分地区的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藏、裕固等民族中的一种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山歌。近年来,在陕西宝鸡以西、四川若尔盖、西藏部分地区,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和俄罗斯等民族中也有传唱。花儿流行地区之广、传唱民族之多、唱词之浩瀚、曲调之丰富,可位列世界民间音乐艺术之首。人们把花儿喻为“活着的《诗经》”“大西北的国风”“大西北之魂”“西北的百科全书”,这一点也不为过,它对研究民间诗学、美学、音乐学、语言学、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地域文化等,具有珍贵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他是多民族共创的珍贵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有丰富的多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重要价值。
花儿的形成是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
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花儿的类别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如果按照流行地域,可分为“甘肃花儿”“青海花儿”“宁夏花儿”“新疆花儿”等;如果按照演唱的民族,可分为“汉族花儿”“回族花儿”“土族花儿”“东乡族花儿”“撒拉族花儿”“保安族花儿”“裕固族花儿”等。目前,学术界按照花儿唱词特征和曲调结构,一般分为河州型花儿(也称河湟花儿、临夏花儿)和洮岷型花儿(也称莲花山花儿)两大类,这是最为学界和民众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分类,这两类花儿都产生于河州地区。
关于花儿形成的历史主要有周朝说、南北朝说、唐朝说、宋朝说和明代说几个观点。前4种观点还未找到信服的论据多有争论,花儿在明代已经形成并成熟和广泛流传是不争的事实并被广泛认同,这在文献中有可信的记载。明成化元年(1465),河州人兵部尚书王竑辞官回家,作《柳岸熏风》一诗:“堤边杨柳郁如林,日日南风送好音。长养屡消三伏暑,咏歌曾入五弦琴。树头散缺清晨雾,溪畔摇开白昼阴。野老约来同憩此,任他炎热不能侵。”有人认为这首诗描述了大夏河畔花儿的演唱盛况,诗中“好音”指花儿。明成化六年(1470),任河州儒学教授的高弘,游河州北乡作《古鄯行吟》:“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古鄯,在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西部,与永靖县山水相连,时隶属河州。这首诗明确记载了花儿之名称和“断续长”的音乐及演唱特征,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明确记载花儿名称的文献。这首诗也说明,至迟在明代花儿已经形成和成熟,并已广泛流行。
花儿,是产生于古河州地区,河州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称,因黄河而得名,命名之初,其辖境范围是兰州以西、贵德以南的黄河两岸的广大地区。对此《辞海》有明确记述:“河州,州、路、卫、府名,十六国前凉分凉州置州。治所在枹罕(今甘肃临夏北)。辖境屡变,前秦时相当于今甘肃省黄河、大营川以西、乌鞘岭以南、西倾山以北,和青海民和县地”,主要包括今甘肃省临夏州、定西和甘南州部分地区及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等地。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历史文明,花儿艺术也一样。包括古河州的西北地区,向为多民族居住区,春秋、战国时期,羌人是这里的主人,秦、汉时期,中央王朝为加强边防,曾向这一带大量移民戍边和屯田,大量羌、汉民族融合。隋唐时期,吐谷浑、鲜卑人、吐蕃等曾多次占领这一地区,与汉族、羌族杂居融合。(未完待续)
编 辑:余青波
主 编:覃 霞 责编:马志涛
总监制:陈克义 监制:姬 平
来源:民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