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北京及周边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暴雨不仅打乱了正常的交通与生活秩序,更对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面对极端天气,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至关重要。以下为您详细解读暴雨天气中的“10要10不要”,助您在险情中筑牢安全防线。
近日,北京及周边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暴雨不仅打乱了正常的交通与生活秩序,更对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面对极端天气,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至关重要。以下为您详细解读暴雨天气中的“10要10不要”,助您在险情中筑牢安全防线。
一、“10要”:主动防范,筑牢安全屏障
1. 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
提前通过官方气象平台、电视、广播等渠道了解降雨强度、持续时间及预警级别。若收到暴雨蓝色、黄色预警,需提前规划出行;橙色或红色预警发布时,应做好停工停业、居家避险的准备,避免因信息滞后陷入危险。
2. 要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 排水系统检查:暴雨前清理阳台、屋顶的排水口,疏通庭院或楼道的排水沟,确保积水能快速排出,避免倒灌进屋。
- 户外物品收纳:将阳台的花盆、晾衣杆等易坠物品移至室内,防止被风雨吹落伤人;加固广告牌、空调外机等户外设施,减少安全隐患。
3. 要尽量避免外出
暴雨期间,低洼路段、地下车库、涵洞等区域极易积水,山区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非必要不外出,尤其远离河道、水库、施工工地等危险地带,若必须外出,选择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路线,避开积水点。
4. 要高度注意交通安全
- 驾车出行:遇积水路段切勿强行通过,观察积水深度(若超过轮胎一半,果断绕行);减速慢行,与前车保持双倍车距,避免急刹导致追尾;若车辆被困水中,立即砸破侧窗逃生,切勿等待救援。
- 步行出行:远离路灯、电箱等带电设备,避开窨井盖缺失的路段(可观察水面是否有漩涡,若有则可能是无盖井);尽量走人行道,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被过往车辆溅起的积水或掉落物伤害。
5. 要全面确保家中安全
检查门窗密封性,若发现漏水,用防水布或沙袋封堵缝隙;加固老旧房屋的屋顶、墙体,防止风雨冲击导致坍塌;将贵重物品转移至高处,避免被积水浸泡;独居老人、租房住户可提前联系亲友,必要时前往安全住所暂避。
6. 要提前储备应急物资
家庭应常备以下物品:
- 食品:压缩饼干、罐头等保质期长的干粮(按3-7天用量准备)。
- 水:瓶装水或密封桶装水(每人每天至少2升)。
- 工具:手电筒、备用电池、多功能刀具、打火机(注意防火)。
- 药品:常用感冒药、退烧药、创可贴及家庭特殊药品。
- 其他:备用手机电池、充电宝(确保电量充足)、防水袋(保护手机等电子设备)、口哨(紧急呼救用)。
7. 要保持通讯畅通
确保手机、对讲机等通讯设备电量充足,开启“紧急呼叫”功能;加入社区或街道的应急联络群,及时接收官方发布的撤离通知、避难场所位置等信息;若被困,及时向外界发送定位求助,切勿长时间关闭通讯设备。
8. 要主动关心弱势群体
邻里间互相照应,帮助老人、儿童、孕妇及行动不便者检查住所安全;协助他们转移至地势较高的区域,为其准备必要的应急物资;若发现独居老人无人照料,及时联系社区工作人员或其亲属。
9. 要合理规划行程与活动
取消暴雨期间的户外活动(如爬山、露营、野餐等),推迟不必要的出差、旅游;学校、企业若遇极端天气,应按照“停课不停学”“停工不停产”原则,灵活调整教学或工作安排,优先保障人员安全。
10. 要保持冷静应对突发情况
若遭遇洪水围困、房屋进水等险情,切勿慌乱,先判断自身所处位置是否安全(如是否在承重墙附近、是否有逃生通道);遵循“向高处转移”原则,迅速移至屋顶、大树等临时避难处;若发生触电、溺水等紧急情况,优先自救(如脱离电源、保持浮力),同时呼救等待救援。
二、“10不要”:规避误区,远离潜在危险
1. 不要随意涉水行走或驾车
积水下方可能隐藏深坑、下水道口,或因漏电形成“带电水域”,涉水时易被冲走、绊倒或触电。即使积水看似较浅,也可能因水流湍急导致站立不稳,尤其避免在夜间或视线不佳时涉水。
2. 不要擅自拆除或改动排水设施
雨水管道、窨井盖等排水设施有固定的排水路径,擅自拆除可能导致积水扩散,影响周边区域;若发现排水口堵塞,可联系物业或市政部门处理,切勿自行撬动窨井盖,以免发生意外。
3. 不要在屋顶、阳台等高处停留
暴雨常伴随强风、雷电,屋顶、阳台等高处易被雷击,且风力可能将人吹落;若需到屋顶检查排水,需穿绝缘鞋,避开避雷针、天线等导电物体,快速完成操作后立即返回室内。
4. 不要使用明火或违规使用电器
潮湿环境下,电器短路可能引发火灾,此时切勿使用蜡烛、打火机等明火照明,以免引燃受潮的可燃物;若家中断电,优先使用手电筒,不私拉乱接电线,防止触电或火灾。
5. 不要盲目相信或传播谣言
暴雨期间,网络上可能出现“某地溃堤”“水库泄洪”等不实信息,引发恐慌。所有信息以政府官网、应急管理部门、气象部门发布的内容为准,不转发非官方来源的消息,共同维护信息秩序。
6. 不要私自开展救援行动
若发现他人被困,切勿独自下水或攀爬危险建筑救援,缺乏专业装备和技能可能导致自身遇险。应立即拨打119、110,说明被困人员位置、人数及现场情况,由专业救援人员处置。
7. 不要忽视电器使用安全
湿手不触碰电源开关、插座及电器设备;拔掉家中非必要的电器插头(如洗衣机、空调),防止雨水渗入导致短路;若电器进水,先切断总电源,待干燥后由专业人员检修,不可强行通电。
8. 不要轻视积水警示标识
道路旁的“积水危险”“禁止通行”等标识是基于安全评估设置的,切勿抱有侥幸心理绕行或穿越;即使积水看似减退,也需确认警示已解除,避免因水位反复陷入危险。
9. 不要随意移动或堆放物品
暴雨伴随的强风可能吹落高空物品,此时不要在阳台、窗台堆放杂物,也不要随意移动户外的广告牌、脚手架等设施,以免破坏原有固定结构,导致物品坠落伤人。
10. 不要掉以轻心放松警惕
暴雨可能持续多日,且雨后易发生次生灾害(如滑坡、疫情)。即使雨势减弱,也需保持警惕,关注后续天气预报及地质灾害预警,不擅自返回已被列为危险区的住所,确保安全隐患彻底消除后再恢复正常生活。
结语
面对暴雨等极端天气,科学防范是关键。牢记“10要10不要”,不仅是对自身安全的负责,更是对家庭和社会的担当。让我们以理性态度应对险情,用细致措施筑牢防线,携手守护生命与家园的平安。安全无小事,防范靠大家——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才能在风雨中稳稳前行。
来源:雾吻星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