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4日,第十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专家评审会议在南京举行。根据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科学价值、创新性和应用前景等要素,评审专家委员会通过投票方式,评选出12位获奖候选人。
8月4日,第十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专家评审会议在南京举行。根据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科学价值、创新性和应用前景等要素,评审专家委员会通过投票方式,评选出12位获奖候选人。
奖励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表示,严格的评审制度和严肃态度是维持本奖项含金量的重要标尺,这也是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一直以来遵循的颁奖规则。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曹雪涛详细说明了2025年度专家会议评审办法,为进一步提升奖项的学术水平、公平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各评审委员的专业水平,本届评审办法在规则上进行了修订,以推荐出真正能够体现奖项宗旨的杰出科学家和青年才俊。
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曹雪涛。主办方图
本届共有113位被推荐者符合“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申报条件。函评专家由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团成员和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组成。经投票进入评审阶段的被推荐候选人包括: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6名、国际合作奖3名、临床医学奖7名、生命科学产业化奖4名、生命科学创新奖22名。
最终入围的12位获奖候选人,包括被誉为全球“无创产前诊断”(NIPT)技术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等,在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和产业化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和青年才俊。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