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故事汇|巷子里的梦想流水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4 18:46 1

摘要:老街巷口的梧桐树下,阿明蹲在修鞋摊前啃包子时,总盯着对门玲姐的糖水铺。玻璃柜里的陈皮红豆沙冒着热气,排队的人能从巷口绕到巷尾 —— 三个月前,玲姐还是个摆地摊的。

敏而无锋

老街巷口的梧桐树下,阿明蹲在修鞋摊前啃包子时,总盯着对门玲姐的糖水铺。玻璃柜里的陈皮红豆沙冒着热气,排队的人能从巷口绕到巷尾 —— 三个月前,玲姐还是个摆地摊的。

"阿明,你这修鞋摊都摆五年了,不如也开家糖水铺?" 隔壁卖报纸的老张敲着铁皮箱,"玲姐说了,配方她能教你,连招牌都能帮你订做一样的。"

阿明心动了。他见过玲姐的账本,红本本上的数字比他修鞋三个月挣得还多。更重要的是,巷子里的人见了玲姐都点头哈腰,不像对他,总喊 "那个修鞋的"。月底,他盘掉修鞋摊,在玲姐斜对面开了家 "阿明糖水铺",连盛糖水的碗都跟玲姐家买的同款。

人总会盯着别人的好。

可开张第一天,阿明的铺子就冷得能结冰。玲姐家的客人捧着碗站着吃,他的玻璃柜前连只苍蝇都没有。"你得学玲姐拍抖音啊!" 老张又来支招,"她每天早上四点熬糖水,拍得满头大汗,人家看了就觉得实在。"

阿明也开始拍抖音。他学着玲姐的样子系蓝布围裙,对着镜头说 "今天的红豆熬了三小时",可说到一半就忘了词 —— 他根本分不清红豆要熬到脱皮还是带点硬芯。有次熬陈皮时放多了盐,咸得客人直吐舌头,他却像玲姐那样笑着说 "这是独家风味"。

三个月后,阿明的糖水铺关门了。他欠着供应商的糖钱,蹲在空荡荡的铺子里发呆时,看见玲姐蹲在灶台前挑陈皮。"阿明,你知道我为啥能熬出好糖水不?" 玲姐把挑出的碎渣扔进垃圾桶,"我妈生前开了四十年糖水铺,我闭着眼睛都能闻出红豆熟没熟。"

那天傍晚,阿明在仓库角落翻出落灰的修鞋机。当他捏着锥子穿过鞋底的瞬间,指尖传来熟悉的踏实感 —— 就像五年前,他第一次帮邻居补好开裂的皮鞋时那样。

大部分人的梦想,是互相抄袭他人的,但你怎么知道自己会的就不行呢?

半年后,巷子里多了家 "阿明老鞋铺"。铺子不大,墙上却挂着几排锃亮的旧皮鞋,都是他修得最得意的作品。有天玲姐来修高跟鞋,盯着墙上双补丁的牛皮靴笑:"这手艺,比我的糖水熬得还香。"

阿明低头穿线时,听见巷口又传来动静。新开的奶茶店挂着和市中心网红店一模一样的招牌,老板正指挥工人搬冰块,嘴里念叨着:"就按那家的配方做,准没错。"……

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一方面,在信息传播快速且广泛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影响。看到他人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或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便不自觉地将其视为自己的梦想。比如,看到明星的光鲜亮丽,许多人就梦想成为明星;看到互联网创业者获得财富与名声,不少人也跟风想要创业。

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源于个人缺乏对自我的深度认知。没有认真思考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价值观,难以形成独特的梦想。于是,只能从他人那里寻找所谓的“梦想模板”。但这种“抄袭 的梦想往往缺乏内在的动力和热情,难以支撑人们去克服实现梦想过程中的重重困难。

我是敏而无锋,能走多久,看自己,能走多远,需要你的关注。

权谋看多了就懂了,就算你不去用,当别人用时你一看就清清楚楚……

来源:上元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