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丈夫苏健的家在陕西,于是毕业后的我就跟着丈夫去了他的家乡,一座优美且很有历史风韵的小城。
吉祥如意888
本文为第一人称,部分情节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我叫李清雅,1981年的我出生在豫东的一个村子里。
我初二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从此以后我和父亲相依为命。
大学里,我和苏健相恋了,毕业后,我俩就顺利的走到了一起。
丈夫苏健的家在陕西,于是毕业后的我就跟着丈夫去了他的家乡,一座优美且很有历史风韵的小城。
我在陕西这座城市站稳了脚跟后,便把老家的父亲也接过来了。
我和丈夫是结婚三年后要的孩子,当孩子一岁多的时候,父亲得了不好的病,短短的三个月,父亲便撒手人寰。
悲伤之余,我依照父亲生前的遗愿,将父亲带回了老家,和母亲葬到了一起。
父母都不在后,加上又是远嫁且又有孩子,家庭和工作又忙,慢慢的,我就和老家的亲戚断了联系。
虽然我的微信里也有家族群,但是我在里面却很少发言,有时候也根本想不起来看。
遇到清明节、十月一啥的,我就买些黄纸,在小区附近找个地方烧一烧,寄托一下对父母的哀思。
就这样,时间一晃,我已经五年没有回老家了。
在感慨岁月飞驰的同时,也越来越思念那个可以变成孩子的地方。
心底有一个声音一再的告诉我:是时候回老家该看看了。
有了这个念头后,我安排好手头上的工作后,收拾好行囊,独自一人去了生我养我的家乡。
“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到清明节的前几天,总会下着一些蒙蒙细雨,今年的清明节也是如此。
天麻麻亮时,我开车启程了。
开车走在路上,我遥望车窗外,清明节的雨打在车窗上,就像无数个思念跳跃在玻璃上。
为什么清明节总是下雨呢?
我想:这烟雨迷蒙的天气里,一定是连接着与另一个世界的对话。
俗话说:“故人走湿路,我们走干路”,没有太阳他们才能回来看一看吧?
雨落时,他们就会趁着一年一次的机会来人间看看你,落下的雨也是亲人思念的眼泪。
想到这里,我的眼眶禁不住的湿润了。
整整五年了,自从五年之前埋葬完父亲后,我就再也没有回去过。
就这样想着、念着,不知不觉,六个小时过去了。
六个小时的车程,思念如潮水,漫过心堤。
当走进豫东大地的时候,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平原,此时的麦子已经抽穗,风一吹,麦浪翻滚。
看着车窗外绿油油的麦子,儿时的麦田里啊,父亲总爱在麦子抽穗的季节,摘下一束麦穗,然后放到火上烤,烤熟后,再把麦粒搓下来吃,嫩嫩的香香的,简直称人间美味。
出了县城后,再走十几里地就是生我养我的村子。
这几年,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去了城里打工安家,曾经2000多口人的大村子,如今好多人家的房子已经空了。
从县城出来后,很快到达了我们李家庄的村口。
曾经通往村里的是一条泥泞的小路,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阔的水泥路。
我一边开着车一边喃喃自语的说:“爸、妈,我来看您们来了。”
父母的坟地就在村口南边的庄稼地里,此时想念父母的心几乎就要跳出来。
我顺着村口这条路走,再拐一个弯,便是埋葬父母的地方。
路上三三俩俩扛着锄头的村民从我面前走过,时不时的回过头看一看这个外地车牌。
虽然开着车窗,可是离家太久,我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我。
来到地头,我拿着祭品下了车后,老远就看见父母的坟地,此时我的心猛的一揪,眼前立刻浮现出了母亲和父亲去世时的场景。
母亲去世的时候是在家里,母亲紧紧的拉着我,一脸不舍的对我说:“清雅,妈走后,你要和你爸好好生活……”。
随着母亲的呼气声越来越弱,最终带着恋恋不舍离开了我。
父亲去世的时候,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当时父亲也是有气无力紧紧的拉着我的手,带着呼吸机的父亲用微弱的声音对我说:“小雅,爸去找你妈妈了,你要好好的把日子过好。”
这是父亲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父亲说完,便撒手人寰。
想到父母去世的场景,我对他们的想念更加铺天盖地而来,一瞬间湿了眼眶。
如今,我已经有5年时间没来父母坟前祭奠了,说起来,我真是不孝啊……。
绵绵细雨还是不断的下,此时我的泪水已经划过脸颊,我伸手擦了一把脸,泪水却不断夺眶而出。
在我的记忆里,当年母亲出殡时,也是这样一个细雨绵绵的天气。
我站在棺材旁,身穿孝衣头戴孝帽,随着唢呐声的此起彼伏,我大声的痛哭着,心里的悲伤无以言表。
看着棺材缓缓的落入三米深的墓坑里,三叔搀扶着我,用铁锨朝棺材上撒了三把土,这一刻,我知道与母亲以后就是永别了。
我披麻戴孝,双膝跪地,将母亲归于大地,从此我所念之人,我们将相隔两世。
母亲走了之后,家里只有我和父亲二人,父亲将我视为他唯一活下去的动力,我将父亲视为唯一的依靠。
从此以后我刻苦读书,想用一己之力让父亲以后能过上好生活。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也是那个年代农村里少之又少的独生女。
不是父母不想要二胎,而是父母一直想再要一个二胎为我作伴,可是母亲生下我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却再也怀不上孩子,最后父母也只好顺其自然。
中考后,我考上了我们县一中,父亲则在县城的建筑工地打工,父亲每当领到工钱,舍不得花一分,全部为我攒着。
父亲说,这些钱攒的多了,就可以供我读书,说不定还能在城里买房子呢。
后来,我如愿以偿的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我为了照顾父亲,父亲也为了照顾好我,于是就来到了我所在大学的城市继续打工。
后来我和丈夫结婚买房,父亲也就留在了我的身边。
父亲在我身边陪了我五年后,在一次体检中检查出来了不好的病,三个月后,父亲也离开了我。
从此以后,我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我的手机相册里,永远保留着小时候我们一家三口的合照,虽然照片已经发黄,虽然父母的笑容已经模糊,但却是我永远丢失不了的念想。
我继续顺着麦田的田埂朝父母的坟前走去,田埂上湿湿的,脚上很快就沾满了泥巴。
父母的坟离我越来越近了,青灰色的墓碑已经映入了我的眼帘。
越到坟前,我的心跳的越快,疼的越厉害。
我一只手拿着黄纸,一只手拿着水果。里面有父亲爱吃的苹果,母亲爱吃的香蕉和鸡蛋糕。
当走到父母坟前时,我忽然愣在了原地。
父母的坟前干干净净,没有一颗杂草,青石墓碑也被擦的干干净净,坟前两盘饺子、一盘香蕉、一盘苹果,整整齐齐的摆放着。
三柱香正袅袅的冒着青烟,地上也有烧过纸的痕迹。
此时我心里面纳闷:父母只有我这一个孩子,况且我也已经5年没有回家给父母烧纸了,这到底是谁来祭奠的?
我环顾了一下四周,没见一个人影。
抬头看着青石碑上父母的名字,我的两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到在地,泪水止不住的流下。
就在我拿出黄纸就要点着的时候,我身后突然传来一个粗狂的男人声音:“清雅?”。
我扭头一看,只见一个中年男子,一只手撑着伞,一只手拿着一个竹篮,篮子里放着祭品。
那张脸虽然有些黝黑,虽然也苍老了许多,但是我依旧能辨出他的模样来。
“军……军哥”,我脱口叫出堂哥的名字。
军哥笑着说:“我还恐怕认错了人呢,就试着叫了你的名字,果真是你,你啥时候到的?咋不提前说一声,我和你嫂子好去接你。”
我声音颤抖的说:“我也刚来”。
说完,我用手指了指坟前那些祭品。
军哥憨厚的笑了笑说:“哦,那些祭品啊,是今天早上你峰哥和峰嫂来祭拜的,饺子是你军嫂包的,你峰嫂到现在都不会包饺子。”
“你军嫂说,叔婶爱吃韭菜馅的饺子,于是就包了几盘韭菜馅的饺子拿了过来。”
我父母爱吃什么馅的饺子,爱吃什么水果,堂哥堂嫂们都记得清清楚楚。
我父母没有儿子,小时候几个堂哥回我家玩,父母都会拿出好吃的让堂哥们吃,父母对待几个堂哥犹如亲生儿子似的。
没想到,堂哥们都记在了心里。
我和堂哥一边烧纸,我的泪水不断的流下,从一开始悄无声息的哭,到后来的放声大哭。
堂哥还像小时候一样,抚摸着我的头说:“雅,不哭了,走,跟哥回家。”
堂哥说着,搀扶起我,我重重的向父母磕了三个头,我一步三回头,跟在堂哥的后面回家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堂哥对我说,现在每当逢年过节,一大家子人还是会团聚在一起吃上几天饭。
堂哥又说,今天也正好是一大家子人团聚的第一天。
李家的老宅里送走了太爷、太奶和爷爷奶奶还有大娘后,听堂哥说,如今只剩下大伯一个人住了。
堂哥接着说:“不过今天可热闹了,几个叔婶都在。”
不大一会,就来到了我们李家的老宅门口,老宅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只不过大门被刷成了枣红色。
当我走到大门口时,大伯正蹲在地下聚精会神的磨着镰刀。
堂哥开口叫了声:“爸,你看谁来了?”
大伯这时候才抬起头来,大伯戴着老花镜的眼仔细看了我几秒后,突然拍着大腿说:“清雅,你可回来了。”
我快速的走到大伯面前,抱着大伯一边哭一边说:“大伯,对不起,我来了。”
大伯老泪纵横,紧紧的握着我的手说:“雅啊,大伯可想你了。”
屋里的三叔、三婶、四叔、四婶和堂兄妹们听到大伯的声音后,都一下子出来了。
一大家子人围着我。
三叔说:“清雅,你一走好几年,我和你大伯还有四叔都想你啊。”
三叔说着,眼眶都红了。
四叔急忙打圆场说:“只要清雅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三婶急忙给我搬凳子让我坐下,四婶急忙从屋里面给我拿零食吃。
堂哥堂嫂们也是不断的对我寒暄着,问这又问那,恐怕我在婆家过得不好。
当我一五一十的告知了在婆家的日子时,一大家人才送了一口气。
三婶说:“只要清雅过的好,我们就放心了。”
大伯红着眼圈说:“清雅啊,你离家这么多年,全家人都一直惦记着你呢,你也肯定天天惦记着咱们这个家吧。”
我红着眼圈“嗯”了一声。
灶台旁边,三婶和四婶正在包着饺子,一个堂嫂烧着火,另一个堂嫂择菜,大家各司其职,又说又笑,都在忙碌着。
大门口的过道里,是我们这一大家子的全家福,那时候我只有七八岁,在当时爷爷的要求下,全家老老少少二十多口人拍下了这张照片。
照片里,我的父母站在爷爷奶奶的旁边,笑脸如花,全家人都笑的很开心。
这时候,三婶端着一盘春卷走了过来,三婶笑着说:“清雅,来,尝一尝三婶炸的春卷怎么样?你小时候成天跟在三婶的后面要春卷吃,三婶现炸都来不及。”
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又酥又脆的外皮里是甜甜的红豆馅,香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是儿时的味道,我的眼眶红了。
三婶笑着说:“慢点吃,你还像小时候一样,吃个春卷火急火燎的,就怕其他兄弟姐妹跟你抢了似的,咱们家那时候穷,家里有些好吃的,都会平均的分给你们这些孩子吃。”
三婶的一番话,让我又想哭了。
三叔说三婶:“清雅好不容易来家一趟,你可别像小时候一样再把她逗哭了。”
三叔的一番话,又让我破涕为笑。
大伯这时候放下旱烟袋,去了堂屋,不一会,大伯手里拿着一把钥匙出来了。
大伯说:“清雅啊,这个钥匙是你家的,你如今来了,过一会回屋里看一看,孩子,不管到啥时候,这里都是你的家,累了就回家,咱们这一大家永远欢迎你的到来。”
大伯的一番话,说的我又想哭。
午饭过后,我独自回到我们一家三口曾经住的老屋。
“吱呀”一声,堂屋的房门打开了,屋子里面打扫的干干净净,家具也都在原处,想必,自打家里没人后,大伯、叔叔婶婶还有堂哥堂嫂们,肯定会隔三差五来打扫吧。
我环顾着屋里的一切,缓缓的摸摸这儿,摸摸哪儿,父母在世的场景似乎又回来了。
当我无意中打开一个抽屉的时候,里面的一个笔记本和一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
照片是我从小到大的成长记录,有我自个的,也有我和父母合影的。
每一张照片后面,父亲都用铅笔工工整整的写道:“几几年,几月几日和孩子照的照片”。
最后一张,是我和父亲的一张合影,父亲在照片后面写道:“女儿长大了,已经结婚成家了,看见女儿幸福,我也就幸福。”
看着父亲的笔迹,我的眼泪又一次的流了下来。
而那张笔记本上,工工整整的在上面写着:“2018年,清明节,李军去上坟、2018年的十月一,李峰去上坟、2019年的清明,李国强上坟……。”
原来这五年我没回家的日子里,一大家子人到了清明都会给父母上坟。
此时,我看着那个笔记本里的记录,嚎啕大哭,我们这一大家人啊,啥时候都会紧紧的团结在一起。
到了晚上,院子里的灯亮了,两个婶婶和堂嫂们又做了一桌子饭菜,两个姑姑和姑父还有表哥表姐们也从家里赶了过来。
两个姑姑的头发已经全白了,拉着我的手眼泪掉个不停。
表姐说:“清雅啊,五年没见了,我们都可想你了,这次回去,你说啥也得在家庭群里经常冒泡,让我们知道你过得好不好。”
我含着泪点了点头。
吃过晚饭,我就要走了。
姑姑和大伯还有叔婶,一大家子人再三挽留我,让我多住几天,可是我那边的生意忙,实在脱不开身,得必须赶回去。
大伯听后,失望的眼神在眼眶里打转,紧接着,大伯从屋里拿了一大块咸肉回来。
大伯说:“清雅,你小时候最爱吃这些咸肉了,大伯每年都腌制,都是按照你的口味来的,每年都盼着你来,今年终于把你盼过来了。”
三叔从来家提了你大壶花生油过来,三叔说:“你最爱吃花生油炸的东西了,你老说花生油炸的香。”
四叔也扛了大半袋子黄豆过来,说让我回去榨豆浆喝,自己家的豆子香。
两个姑姑则拉着我的手,一再恳求我多住一天,她俩要给我做两床棉花被子,说是盖的舒服。
此时的我,再也忍不住,朝着面前的五个老人磕了个头。
我说:“大伯、叔、婶、姑姑、姑父,我以后每年的清明都会回家。”
几位老人连忙扶起我,大伯用粗糙的手轻轻的为我擦去脸上的泪水。
大伯说:“清雅,路上开车慢点,记着常回家看看,我们都是你的亲人,这个家里的大门,永远为你留着。”
晚上,万家东火,通往县城的道路两旁都是路灯,我开着车奔驰在路上,想起家里的亲人们,一股温暖袭击而来。
临上高速的时候,我打开了手机,家族群里不断的有消息传来:
“清雅,路上注意安全;
清雅,记着常回家看看……。”
我默默的在群里发了几个红包,接着又给堂哥表哥们转了些钱,让他们把这些钱转交给大伯、叔叔和姑姑们,这是我的一片心意,也是我对这个家的眷恋。
当车驶出豫东大地时,我的眼里始终含着笑。
不管我走多远,豫东大地的那两座坟茔,永远不会有缺席的祭品,那个充满吹烟袅袅的家庭,永远有人等着我回家。
无论我走得多远,亲情总是牵引着我,给我无限的力量。
小时候我不懂,长大后才明白,亲情对我的每一句叮嘱,都是无尽的爱。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白茶清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