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给彩礼“减负” 为幸福“升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3 10:36 2

摘要:幸福的婚姻是人们共同的梦想,美满的家庭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基础。但婚嫁活动中的一些陈规陋习和攀比心理,却为本该神圣的婚礼增添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甚至成为许多年轻人婚姻幸福的“枷锁”。倡导喜事新办的文明新风,抵制高额彩礼,摒弃攀比浪费、大操大办的婚俗陋习,让彩礼归于

抵制高额彩礼 推进移风易俗

幸福的婚姻是人们共同的梦想,美满的家庭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基础。但婚嫁活动中的一些陈规陋习和攀比心理,却为本该神圣的婚礼增添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甚至成为许多年轻人婚姻幸福的“枷锁”。倡导喜事新办的文明新风,抵制高额彩礼,摒弃攀比浪费、大操大办的婚俗陋习,让彩礼归于礼,让婚姻始于爱,才是新人们迈入幸福家庭的金钥匙。

制度引领聚共识 上下联动除陋习

近年来,我市把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作为推动清廉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不断深化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培育文明婚俗新风尚,使移风易俗工作由政府引导向全民思想和行动自觉转变,群众婚嫁观念明显转变,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移风易俗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我市通过部门联动,积极构建全市“一盘棋”工作格局,不断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由政府引导转变为群众自觉。我市制定出台了《天水市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工作的若干措施》《关于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做文明有礼天水人”十大文明行动实施方案》《关于组织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宣传引导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持续推行婚嫁彩礼“限高”指导标准,建立婚嫁彩礼登记报备制度,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强化群众自管自治,规范婚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管理,加强婚嫁新风宣传教育,着力破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抵制高额彩礼,弘扬文明风尚。

与此同时,我市还坚持上下联动,城乡同步治理,区域整体推进,以县区为基本治理单元,指导各县区制定出台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工作措施,倡导县域内婚嫁彩礼、礼金、酒宴等最高限额,紧盯高额彩礼问题突出的乡村和群体,广泛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努力形成文明婚嫁新风尚。

宣传引导见成效 文明新风润心田

为了引导和激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市通过深入基层宣讲宣传、精准摸排上门宣传、加强全媒体宣传、推进文化活动宣传等措施,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讲解婚恋知识、分享文明婚俗故事,引导适婚青年及其家长摒弃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闹婚、随礼攀比、铺张浪费等行为。各县区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实践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文明婚俗理念深入千家万户。

为发挥群众自管自治优势,各县区的行政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对红白事流程、礼金标准、宴席档次、规模数量作出指导性“限高”,引导群众按章程办事。注重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将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的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和农技能人、致富能手、新乡贤吸纳为理事会成员,充分利用他们在村内的道德威望,开展宣传劝导和教育监督,及时介入并制止索要高额彩礼行为。同时,引导全市广大农村结合各自实际和风俗修订《村规民约》,把反对高额彩礼、反对攀比炫富、倡导文明新风、推动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其中,用群众评价的力量褒扬社会新风、批评不良现象、增强道德约束力。

张家川县充分发挥乡村两级组织作用,按照婚前提前介入、婚事办理监督、婚后开展评价的方式,指导255个行政村和7个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修订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将抵制高额彩礼纳入其中,并列入政协监督性专题调研,大力倡导新时代婚俗新风,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民政主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群众响应的“五位一体”全链条治理格局。

清水县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带头作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培育和倡导新时代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清水县王河镇南湾村党支部书记南玉明在移风易俗除陋习、文明婚嫁树新风行动中以身作则成为佳话,今年初,其子婚礼以基本“零彩礼”举办,为全镇树立了好榜样。陇东镇朱河村村民冯爱儿去年腊月嫁女时收取低额彩礼一事,也成为十里八乡热议话题,广受好评。身边人、身边事,“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进一步推动新风良俗深入人心。

弘扬文明婚嫁新风,抵制高额彩礼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要人人参与,争做文明婚嫁新风的倡导者、践行者和宣传者,健康、节俭、文明的婚嫁新风将润泽秦州大地。(新天水记者 蔚军平)

来源:秦州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