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篆书书法(临散氏盘)》:此作为吴昌硕79岁时所书,释文为“用夨□(戈業)散邑,乃即散用田。履:自瀗涉以南,至于大沽,一奉。涉瀗,陟雩,徂邍□(阝美),以西,奉于芻逨”。其线条符合中国传统审美对厚、重、力和节奏的要求,结字与古典书法平衡、交错、空间穿插的原理相
#精品长文创作季#吴昌硕的书法作品以篆书、行草为主,晚年所书隶书也独具特色,以下是对其各类书法作品的欣赏分析:
篆书作品
- 《篆书书法(临散氏盘)》:此作为吴昌硕79岁时所书,释文为“用夨□(戈業)散邑,乃即散用田。履:自瀗涉以南,至于大沽,一奉。涉瀗,陟雩,徂邍□(阝美),以西,奉于芻逨”。其线条符合中国传统审美对厚、重、力和节奏的要求,结字与古典书法平衡、交错、空间穿插的原理相一致,整体有着深沉的内在感染力。
- 《清吴昌硕篆书临石鼓文轴》:笔法沉厚浑朴,笔力雄健,线条粗细富于变化,结字以上下左右参差取姿,气息沉郁雄壮。此轴书于1915年,吴昌硕时年71岁,临石鼓第三鼓“田车”篇,体现了他对石鼓文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演绎。
隶书作品
- 《西泠印社新建观乐楼碑记》:创作于吴昌硕77岁时,全文近五百字,将多种汉碑元素融入其中,用笔圆厚,体式纵长,篆隶结合,亦篆亦隶,具有极其强烈的篆籀气,是其隶书作品中的佳作。
- 《花亚潮平》隶书联:吴昌硕84岁所书,八字均取纵势,用笔厚重粗壮、茂密绵实,每个单字犹如威武雄壮的武士,不怒自威,整体效果极佳,展现了其隶书独特的艺术风格。
行书作品
- 《行书为鹤亭仁兄录诗卷》:融合了篆、隶、楷、草诸体的运笔结体精髓,篆书的圆转线条赋予古朴厚重之感,隶书的波磔增添灵动变化,楷书端庄大气与草书奔放流畅相互交织,字体形态和布局不拘一格,展现出自由奔放的气质。
- 《行书书法》(1906年):释文为“虫飞灯半壁,蟾抱桂双株。梦醒寄遥瞩,客情殊未孤。隋堤柳边柳,邗水芜中芜。欲向花阴下,还倾酒一壶”。用笔迅疾,具有连绵奔放、酣畅淋漓的动感特征,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取势,右上方转笔处多呈锐角,显得方劲果断。
来源:墨宝传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