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出口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 7.1%;进口 18.39万亿元,同比增长 2.3%。全年外贸圆满收官。
国际环境不妙,如果外贸承压,未来增量在哪里?
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出口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 7.1%;进口 18.39万亿元,同比增长 2.3%。全年外贸圆满收官。
近年,尽管全球环境复杂多变,外贸依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随着特朗普上台,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美国关税战全面展开,全球贸易战开打,预计2025年外贸会承受巨大的压力。
那么,国际环境不妙,如果外贸承压,未来增量在哪里?
经济增量焦点在消费
在我们常说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如果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减速明显,那么外贸大概率会下行。加之如今消费乏力,未来的经济动能在哪里呢?
2024年11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4.38万亿元,同比增长3%,达到年内次高水平。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全方位扩大内需、大力提振消费,预计后续国内消费预期将有所扭转。2025年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为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2025年消费支持政策会更多,力度会更大。
从零售板块来讲,也有很多现象引起全国关注。全民热议的胖东来,文化、供应链和服务都是亮点,游学团来了不少,但有些东西真的学不来。都说外国超市不行了,但山姆和Costco依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阿里在卖掉大润发、银泰之后,精心培育盒马,使其实现“9个月盈利,顾客数增长50%”。不仅如此,阿里还投入25亿元签约2025年央视春晚,淘宝官宣春节互动玩法“许愿领红包,瓜分25亿”,并且重磅押注 AI电商,阿里云拿下央视春晚云计算 A I独家合作,实现首次云上春晚直播。总之,2025年消费增长值得期待,尤其是银发经济和下沉市场板块。
然而,更多消费场景和需求的挖掘靠什么呢?过去我们靠经验、靠数据,但这都太低效,未来要靠 AI来挖掘更多场景增量和个性需求。
零售新业态、新消费
2024年8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其中重点提到数字消费——“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构建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慧门店等消费新场景”。
小米推出首款新能源汽车 S U7,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 D e e p S e e k火爆全网……未来,消费领域的新热点、新业态,还有哪些看点呢?
AI玩具会是一个看点。这类将大模型等 AI技术与传统玩具相结合的创新产品,为儿童和成人带来了全新的互动体验和娱乐方式。特斯拉推出的机器人玩具是 Op tim us Gen2人形机器人的迷你版,仿照原型按1∶10的比例打造,具有诸多亮点。它由超过40个独立部件与20个灵活关节构成,细节完美复刻,还配套迷你充电座模型和 Cy ber H ammer,增加了互动与展示的乐趣。这款玩具售价40美元,开售不到24小时便被抢购一空,在二手市场价格飙升至1300美元。此外,字节跳动在2024年中秋节推出 A I陪伴玩具“显眼包”,它以蓝白配色的毛绒小山造型呈现,内嵌了由 F olo T oy提供的 MagicBox大模型 AI机芯,能够通过简单指令与用户进行互动;汉王科技“智能仿生扑翼飞行器”的设计灵感源自鸟类飞行,它采用仿生学原理,具备多种独特功能。
A I眼镜也会是一个看点。作为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它集成了 AI、AR(增强现实)等多种先进技术——利用 A I技术实现触摸、语音、显示、手势和眼动等多模态交互,借助 A R技术将虚拟信息与现实进行融合。M eta智能眼镜自2023年10月上线至2024年5月销量突破100万副。此外,Meta最新款的智能眼镜是Orion?A R眼镜,目前处于开发测试中。
百度在2024年11月12日的2024百度世界大会上正式发布了首款搭载百度文心大模型的小度 AI眼镜。它具备多种功能:第一视角拍摄,用户可以随时记录所见;边走边问功能,方便用户在行动中获取信息;识物百科功能,能够通过识别物体给出相关知识;视听翻译功能,为跨语言交流提供便利;智能备忘功能,可以帮助用户记录重要事项。
A I是第一生产力
A I大模型的风吹来了,有的人焦虑,有的人观望。在美国,科技股疯涨,硅谷再次迎来创业高潮。有人说,AI革命可能是人类最后一次科技革命,也是 AI要和人类抢饭碗的一次革命。科技革命引发商业、经济乃至政治的重构都有可能,我们已经看到,阿根廷甚至美国都在大量裁撤公务员。
2024年12 月,OpenA I连续直播12天,发布新的产品或功能,如推理模型 o3、推理模型 o1的正式版本和视频生成模型 Sora、Sora? Turbo等,以及将ChatG P T集成到 A p p le? In te llig ence,预告了强化微调功能。
以字节跳动为首的国产大模型正加速追赶。在2024年12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2024火山引擎F O R CE原动力大会上,字节跳动发布了通用模型 P r o和一系列多模态模型,并升级了火山方舟、扣子和HiAgent这3款平台产品,引发市场对豆包 AI的高度关注。2024年5月至12月,豆包日均 T o k ens使用量从1200亿提升至4万亿。同时,豆包将视觉理解模型价格降至0.003元/千 T ok ens,比行业价格下降85%。
截至2024年11月的全球 A I产品榜单中, C h atG PT在11月的活跃用户达2.87亿,位居全球 A I产品用户规模首位。当月活跃用户达到千万级别的国产 A I应用分别为豆包(5998万)、文小言(1299万 )、Kimi(1282万);活跃用户超过500万的国产 AI应用分别为智谱(637万)、讯飞星火(594万)、天工 A I(578万)、星野(525万)。另外,从国内 A I应用出海来看,MiniM ax表现最为出色。
在商业化路径上,国内外大模型产品的主流付费模式有两种:一是 T oC端(面向个人用户)的订阅制、打赏等流量变现机制;二是 T o B端(面向企业用户)的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调用、技术授权、定制部署解决方案等。C端(个人用户)变现能力仍待提升,B端(企业用户)商业闭环逐步形成。目前,以ChatGPT、豆包等为代表的海内外 AI产品迎来 C端用户规模的持续显著扩大,但碍于杀手级产品尚未出现、用户规模仍需扩大等因素,AI产品多以免费或部分免费等方式来吸引用户,C端的商业化变现能力仍较弱。
相较之下,B端的商业闭环形成得更快,以营销服务、企业服务、ERP(企业资源规划)等为代表的A I应用场景逐步落 实。B端以 A p p Lovin、P al a n tir、ServiceN ow等为代表,当下业绩持续回暖,未来 AI应用商业化前景更加广阔。这些企业大多主营广告平台服务,以应用变现和自研游戏为辅。以 A ppLovin为例,根据 W ind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其应用收入同比增长4.41%至11.12亿美元,软件平台收入同比增长 75.89%至 22.25亿美元。
2025年有望迎来 A I应用大爆发
A I的应用奇点临近,一个是成本的临界点,另一个是技术的临界点。随着各类 Agent(智能体)、文生视频的持续进步,AI即将迎来第一波应用大爆发。那么,AI营销将率先快速落地,因为它离钱最近,企业都急着赚钱、急着变现呢!
2025年有望成为 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商业化应用元年。Agent=大语言模型(LLM)+规划(p l a nning)+记 忆(memor y)+工 具(too ls)+行动(action)。
A IA g en t是 N L P(自然语言处理)通往 A G I(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经之路。从 NLP到 A GI的发展路线分为五级:语料库、互联网、感知、具身和社会属性。目前的 L L M已经来到了第二级,具有互联网规模的文本输入和输出能力。当 A I Agent在 L LM的基础上具备感知与行动的能力时,将进入第三级或第四级。再进一步,当多个 Agent能够通过互动合作完成更复杂的任务或模拟现实世界的社会行为时,则有潜力来到第五级。
英伟达 CEO黄仁勋透露,公司的10万个 AIAg ent在员工数量仅增加25%的情况下,实现了3倍的生产力提升,展示了 AI Agent在提升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此外,市场咨询机构 Gartner(高德纳)将 AI Agent列为2025年最重要的战略技术趋势,并预测到2028年,至少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通过 A IA g en t自主完成(这一比例在2024年尚为0%)。
根据美国著名创业孵化器 Y Combinator的数据,在2023年夏季和2024年冬季这两季创业营的 A I项目中,A g en t占比高达80%,已成为最主要的技术路线之一,其余则为多模态、基础设施、 R A G(检索增强生成)等。其中, B端应用项目数量远高于 C端,包括软件开发、金融、电商、 CRM(客户关系管理)、医疗等。
A u t o G L M是智谱 A I团队最新推出的? A I A g e n t,只需接收简单的文字、语音指令,就可以模拟人类操作手机,如在微信朋友圈点赞或评论、在淘宝购买某款历史订单产品、在携程预订酒店、在12306购买火车票、在美团点外卖等。
谷歌云推出 AI Agent Space,目前包含19种不同的代理模型。面对微软、S A P和 Salesf or ce等公司已经推出成百上千种代理解决方案的差距,谷歌云全球渠道主管 Kevin? Ichhpurani表示,谷歌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增加“数百个人工智能代理”产品。
微盟 W AI已成功打造15大 AI Agent矩阵,拓展超58个真实商业应用场景,可以为 SaaS(软件即服务)客户多个业务场景配备智能经营团队。微盟 A I技术为客户提供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带给客户的不是一个程序,而是一个团队,一个带有 Agent的数字员工团队。它利用店铺搭建 Agent团队,过去我们花几天都搞不定的事情,现在仅需2分钟就可完成线上开店基础配置、商品上架、店铺装修等全流程。有人说,所有 SaaS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也许有一天A p p会消失。
除了 Agent,文生视频也即将爆发,国内 AI视频创作领域已经展开激烈竞争,可灵、即梦、清影、Pix V er se、V id u等产品接连亮相。统计数据显示,使用 AI视频工具可将传统视频制作时间缩短70%,制作成本降低50%以上。如今短视频成为内容营销的主要形式,未来文生视频将大放异彩。眼前火热的短剧,也将在 A I G 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助力下大大降低制作成本,“短剧+品牌”的营销模式大有可为。
A I营销场景爆发
1.产品研发
亿滋国际旗下的奥利奥(Oreo)品牌正在利用A I工具研发新口味。在研发过程中,A I不仅可以推荐创意食谱,而且可以考虑生产成本、营养配置和环境影响等因素。与过去相比,AI使创新试错和生产试验的整个过程提速至原来的2—5倍。
资生堂利用 A I工具分析涵盖成分、化合物、原型属性、感官体验、稳定性等专业知识的庞大数据库,通过搜索相关配方与功能,实现了化妆品原型的开发。
钟薛高利用 AI技术推出4种全新口味并设计包装,增强了产品的吸引力,成功塑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
华为盘古大模型赋能服装设计,1分钟可以设计上百件衣服,通过图片展示上架预售,既可满足个性需求,也可减少库存浪费。
2.广告投放
利用 A I实现广告投放,涵盖用户定向、关键词设置、预算规划、智能出价、创意制作、智能投放和检测分析等全流程。生成式 A I还可以直接生成创意内容,并依据投放后效果反馈来优化投放策略,提高广告的有效触达率、点击率和转化率,形成一个自我迭代的数据闭环,让人清晰地知道广告费浪费在哪里。
瑞典支付巨头 Klarna的转型尤其引人注目。在过去一年里,它完成了30个完全由 AI主导的营销活动,覆盖从母亲节到返校季的各个节点。AI不仅负责创意构思和文案撰写,而且包揽了图片制作和多语言版本转换。这种全方位的 AI应用让 Klarna尝到了甜头:图片制作成本减少600万美元,外部代理费用缩减25%,整体营销支出降低12%。
腾讯广告进行了 R T A(实时应用程序编程接口)通道升级,充分发挥模型的预估优势,让广告主可以对媒体发出的二次请求决策出价,并滤低质流量,进行广告优选投放,提升转化效果,放大竞争优势。
百度在2024年正式推出全新商业系统“百度伴飞”,助力企业营销场域更广阔、经营更优质、连接更简单。“百度伴飞”将大模型、生成式 A I、智能体、数字人等技术融入广告投放和品牌营销流程,为企业提供体系化的商业解决方案。
3.内容创作
A I G C应用已经渗透到产品种草文案、产品描述、品牌网站博客、社交媒体帖子创作、红人营销策略以及广告创意文案等多个领域,为品牌故事注入新的活力和新的创意。在图像生成方面, A I G C应用范围已扩展至海报生成、虚拟模特设计、游戏插画、电商产品换装体验及个性化插画创作等,为视觉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2024年4月16日,伊利发布了首个运动员 A I G C瞬息全宇宙倒计时100天视频《伊起向巴黎》,向观众呈现了伊利携手中国体育健儿从中国到巴黎、从训练到上场的每一个逐梦瞬间。
腾讯广告的“AI G C衍生—素材 AI二创能力”,可以通过 AI GC技术赋能衍生素材二次创作,放大设计师产能,提供各种既具有原生感和设计感又丰富多样的素材。不仅整个过程无须操作,全自动生成,解决人效产能问题,而且基于原图,自然生成多种尺寸、既风格统一又覆盖更多流量的素材。
百度基于文心大模型构建了一系列 A I商业应用,如擎舵、轻舸、智能体及慧播星等。其中,擎舵可帮助企业高效率、低成本地创作海量文字、图片、视频广告,1小时内可创作出2000条文案,将图片制作效率缩短至分钟级,图片制作成本降低70%。
4.AI+全域营销
全域讲究以用户为中心,围绕用户旅程精细化运营,线上线下融合、公域私域融合。很多企业连私域都没做好,做全域更是难上加难。然而,现在有了A I,即使没有专业团队,做全域也会变得简单。A I在数据收集和分析、用户洞察和分层、内容创作和触达、客户沟通、活动策划、群运营管理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同时,针对烦琐且重复性高的群管理工作,智能体也能发挥自动化营销的作用。
5.AI+电商
产品图生成效果图、 AI数字人模特、 AI数字人录制短视频、 A I数字人直播……2024年“6·18”期间,京东基于其自研的京东云言犀大模型技术能力,融合自有零售场景,面向商家推出一系列降本提效的 AI工具,助力商家高效备战促销。例如,言犀数字人目前已接入其自研大模型技术,不仅拥有更丰富的直播通用知识库,在零配置基础上实现直播间70%的常见问询覆盖,而且对标精通业务的资深导购,精准洞察用户需求,给出商品推荐,应答准确率可达90%以上。
阿里巴巴在这一领域的动作包括淘宝问问、绘蛙、万相台无界版、阿里妈妈百灵等,通过 AI创意生产平台万相实验室,只需要30秒就可以生成批量素材,0成本适配虚拟模特。过去3年,阿里妈妈深耕 A I技术及产品,通过算力的迭代挖掘、技术人才和创新研究的储备以及大模型的优化,打造了千亿参数规模的大模型服务能力。
6.AI+B2B营销
在 B2B(企业对企业)领域,内容营销要求高、专业性强,销售人员培养周期也比快消品行业长,这个壁垒如何打破呢?答案是采用 A B M(目标客户营销)策略。A B M其实在国外已经大行其道,但在国内还是比较小众的。国内仍有70%的 B2B企业对 A B M持观望态度,但在大型企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踊跃地尝试 A B M,实施比例超过40%。
A B M的痛点是数据准确难、内容产出难、触达用户难、工具平台选择难。但如今有了 A I+A B M营销组合,数据优化和内容创意等都是 A I的长处,营销效率将大幅提升。
7.A I+客户服务
过去,我们在接到 A I机器人外呼时,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反应延迟、理解能力差和无法捕捉用户情绪,用户体验很差。现在,经过知识库建设、大模型微调、数据更新和人工训练等,AI凭借其情感分析能力,能够精准识别客户情绪,并根据客户的情绪变化进行智能过滤,确保在整个服务流程中为客户提供及时、贴心的个性化服务,还能实现话术自动生成、话术语料库扩充以及情绪分析、语言翻译、自动化报告等。具备高学历、高智商、高情商、高颜值的“客服”正在诞生,不仅具备24小时工作的体力,而且可以快速迭代、降低成本。例如,通义晓蜜就是阿里推出的企业智能服务解决方案,基于大模型技术提供全渠道联络中心与 A I应用的深度整合方案。
8.A I+品牌营销
可口可乐作为“全球最懂营销的品牌”,其 A I布局显得更加成熟、更加全面。从2023年的 Cr e ate R e alM a gic平台到2024年的 H o lid a y s Ar e Coming圣诞广告,可口可乐正在利用 A I重新定义品牌营销的边界。
知名玩具零售商——玩具反斗城,发布了全球首部利用? OpenAI?视频生成大模型? Sora?制作的宣传片《玩具反斗城的起源》,“复活”创始人查尔斯·拉扎勒斯,讲述他如何借助品牌吉祥物长颈鹿杰弗里彻底改变玩具店的面貌。
短短一年,A I就在营销领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未来还将在用户资产管理、口碑和声誉管理、舆情监测、品牌公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A I赋能营销的场景还有很多,比如店铺选址、用户洞察、零售供应链计划及其优化等。
头部企业在行动
波司登利用 AIo T技术和大模型,实现了对顾客行为的精准分析,从而优化库存管理和商品补货策略,显著提升了销售业绩和品牌价值,为企业的销售和运营提供了支持。
海底捞利用 A I技术开发智能服务系统,通过识别顾客面部表情预测顾客满意度,并据此调整服务策略。
家乐福推出的互动助手 H opla,能根据顾客的预算、饮食偏好和烹饪创意来推荐产品,帮助制订膳食计划,提供减少食物浪费的方案,并与零售商网站无缝衔接,提供便捷购物体验。
美素佳儿联合百度营销推出的“宝宝不哭”智能小程序,通过 A I技术智能分析宝宝哭声,并播放不同类型的宝宝安抚曲,实现了品牌与用户的深度连接,收到良好的营销效果。
鸣鸣很忙上线零食很忙巡店系统“小忙巡店”,以超广角天眼采集(即每个门店16路以上摄像头24小时采集),结合严格的巡店检查项目,完整统一的巡店、整改、申诉、复核流程,按月对全国门店从门店形象、员工形象、陈列、卫生、商品标准、食品安全、礼貌用语等维度进行线上线下高频巡店检查。“小忙巡店”上线后至今,稳定承载了全国4000家门店每月8—10轮的线上线下巡店任务,平均每个门店降低27%的人工成本。
蒙牛、孩子王、正新……大量企业在做大模型部署,推出企业专属 A I大模型。
营销人的未来
调研数据表明,近三成营销人已养成每天借助 A I助力工作的习惯。 A I在图文生成、用户洞察、内容分析、短视频制作及客户关系管理等诸多场景中被广泛应用。那么,营销人的未来将是怎样的呢?
从人人都是推销员的人海战术时代,到央视标王、定位营销盛行时代,再到互联网渠道变革和电商、自媒体崛起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品牌起落和英雄辈出。未来大行其道的可能是 AI数字人、AI机器人,这将对营销的工作方式、流程和组织产生重大影响。而到那时,营销人要像特种兵一样,拥有超强的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具备目标激励、敢于挑战、快速反应、团队协作、平衡调试等全能潜质。
门店店长可能要管理更多店铺,还会拥有更大的权力。因为广告投放更加智能,任务会逐步下沉到门店,而在过去,广告投放主要是由总部的 CM O(首席营销官)负责的。所以,超级店长会收入更多,甚至成为公司的合伙人。如果店长能够管理几十个门店和线上近百万名用户,那么智能组织和超级个体的时代就要来了,一个人相当于一个“公司”。
营销人不仅要在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上花些时间,而且要花些精力训练自己的数字助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实现组织内外部数据资源整合和经验复制。营销团队可能是一个“混血”组织: AI负责数据分析、内容生产、个性化投放等重复性工作,而人类则专注于战略思考、创意构思、情感共鸣等更高维度的任务。
A I营销发展趋势
1.营销服务公司崛起一批,倒下一批
以蓝色光标为代表的头部广告代理公司,正在加速迈向 A I- N ati v e时代。蓝色光标推出的“B l u e A I”工具矩阵,整合了内容创作、投放优化、效果分析等能力,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智能营销解决方案。蓝色光标推出的数字人“苏小妹”,自2022年起成为四川眉山的数字代言人和宋文化推广者。
浙文互联积极推进 A I+营销创新实践,拥有程序化广告应用工具——“派智”平台。平台中的“派剧场”为 A I多模态内容声场脚本工具模块,具备智能脚本、智能图片文案设计、智能配音等多方面功能,使得文案生成效率提升3倍,图片生成效率提升4倍,配音时效提升10倍;平台中的灵动数字人模块,能够在视频中实现动作流畅和面部表情自然,同时确保数字人口型准确,目前与巨量引擎合作共建 AI GC灵动数字人项目,已完成65款数字人形象制作。
当然,也有一些营销服务公司行动迟缓,可能倒下,尤其是处于腰部以下、服务能力很弱的公司。未来甲方的员工能力在增强,员工数量在增加,其营销能力将超过不少营销公司。这里所说的员工,指的是数字员工。
2.营销科技大行其道
营销变革犹如打仗。打仗讲究排兵布阵,但原子弹一来,实力占上风,兵法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科技已然成为营销变革的主要推手,无人直播、无人客服、无人门店、无人快递车等技术和模式都将日益成熟。
随着大模型的盛行、算力成本的下降、数据量的增长,企业将打造自己的数字铁军队伍。譬如特斯拉的擎天柱人形机器人,它已经具备很好的交互能力,未来它可以做营销、做服务,当工人甚至上战场。它还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届时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用好数据、管好数据,数据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元宇宙营销蓄势待发
元宇宙曾经火了一把,但碍于硬件体验和成本因素,叠加 AI GC还未完全普及,它目前还未爆发。但近两年 AI GC完全普及后,下一个爆发的将是元宇宙板块,带给用户的将是沉浸式的体验感和随时自由切换的场景。别忘了,场景是需求的源头,因此也给消费带来更大的增量。
IT(信息技术)时代,超市火了;互联网时代,淘宝火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抖音和拼多多火了;未来 A I时代,相信一切还将重构。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经济周期调整时代,也是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科技时代。你想成为营销界的“超人”吗?就在2025年,让我们一起加油!(作者:侯明哲,数字商业实战专家、蚂蚁链大学认证专家,拥有16年互联网营销经验,以及世界500强和上市公司管理经验)
责任编辑:杨晓 | 责任校对:赵艳丽 | 审核:张旭 | 美编:丁然
来源:销售与市场杂志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