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市已构建起覆盖市、县、乡(镇)、村四级的预防接种服务网络,全市312个预防接种门诊持续为0至18岁儿童及重点人群提供免费免疫规划疫苗和自费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平均每年接种人次超百万。
目前,我市已构建起覆盖市、县、乡(镇)、村四级的预防接种服务网络,全市312个预防接种门诊持续为0至18岁儿童及重点人群提供免费免疫规划疫苗和自费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平均每年接种人次超百万。
近年来,我市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高位,流感、肺炎、水痘等非免疫规划疫苗覆盖率显著提升,麻疹、乙肝等针对性传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
“现在接种疫苗方便多了,社区门诊周末也开放,手机上还能预约时段。”在汉台区妇幼保健院,市民张女士带着5岁的儿子接种了水痘疫苗。她表示,过去请假带孩子打疫苗常遇排队,如今分时段预约和周末服务省时又省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汤为君介绍,为适应城镇化发展和人口流动特点,全市接种门诊普遍推行“日接种和一周不少于3天接种”模式,部分门诊周末接种量占比超四成。
服务便利化的背后是体系的持续升级。2019年起,全市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和规范化门诊建设,实现接种数据互联互通。目前,所有乡镇、社区常规门诊均建成规范化门诊,其中,50家获评“市级示范化门诊”。在汉台区西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家长扫描二维码即可调取孩子接种记录,医生通过系统实时核对信息、追踪未种剂次。“数据跑腿让接种更精准,也减少了重复登记和漏种。”接种门诊负责人徐汉菊说。
预防接种服务的深化不仅体现在“硬设施”,更融入“软关怀”。今年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为“打疫苗、防疾病、保健康”,全市多个镇(街道)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广泛宣传免疫规划成效和预防接种科普知识,动员全民共同参与支持。
4月25日早上,市妇幼保健院围绕主题日活动,组织预防接种门诊、儿童保健科等多科室开展宣传义诊活动。“之前总担心孩子过敏不敢打疫苗,今天专家详细评估了体检报告,终于放心了!”带着3岁女儿参加活动的刘女士说。该院预防接种门诊负责人杨帆表示:“宣传活动既是健康工程,也是社会工程。我们将持续通过知识传播和行动引导,把个体健康选择转化为群体免疫保障。”
更值得关注的是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接种难题的突破。2024年11月,陕南首家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设置的集评估与接种功能的预防接种一体化门诊在3201医院投用。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明成为首批受益者,经过多学科专家评估,他顺利完成了百白破疫苗补种。“以前带孩子辗转多个科室都得不到明确答复,现在半天就能完成评估和接种。”小明母亲感慨道。该门诊运行4个多月以来,已为100名处于特殊生理、患病或疾病恢复期,免疫系统相对薄弱的儿童群体安全接种疫苗。
市疾控中心数据显示,通过四级网络建设和服务模式创新,全市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连续15年保持在95%以上。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优化接种服务可及性,督促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和及时接种,加强预防接种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疫苗接种知识,为群众构筑更牢固的免疫屏障。
来源:汉中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