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当我们吟诵着唐诗,试图穿越时空,触摸那个盛世的脉搏时,唐代女子的形象,总是以一种明艳动人、自信洒脱的姿态,闯入我们的视野。她们的妆容、服饰、娱乐,乃至精神风貌,无不彰显着大唐的开放与包容,令人惊叹:原来千年前的她们,竟活得如此飒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当我们吟诵着唐诗,试图穿越时空,触摸那个盛世的脉搏时,唐代女子的形象,总是以一种明艳动人、自信洒脱的姿态,闯入我们的视野。她们的妆容、服饰、娱乐,乃至精神风貌,无不彰显着大唐的开放与包容,令人惊叹:原来千年前的她们,竟活得如此飒爽,丝毫不输现代人。
唐代女子的妆容,可谓是中国古代妆容史上的巅峰之作,以浓艳、大胆、奢华、标新立异著称 。化妆步骤繁琐且精细,从敷铅粉、抹敷脂、涂鹅黄,到画黛眉、点口脂、描面靥,再到贴花钿,每一步都蕴含着独特的审美和文化内涵 。
初唐时期,女子妆容相对简约清新。但随着社会发展,妆容愈发大胆创新。在盛唐,女子以白妆为底,两腮涂抹得极为鲜艳,犹如两抹红霞,嘴唇也涂得格外红,娇艳欲滴;眉形则流行画成整体较粗、末梢开叉的“分稍眉”,和又粗又短、形如春蚕出茧的“出茧眉” ,整体形象大胆开放 。而到了宪宗元和年间,又兴起了“时世妆”,两腮不施红粉,只用黑色的膏涂在唇上,两眉画作“八字形”,头梳圆环椎髻,呈现出悲啼之状,这种妆梳尤为贵族妇女所喜爱,一直流行至五代 。
唐代女子的口红形状多样,有心形、鞍形和一般形。其中,心形口红是在上下唇分别画出正反爱心形状,鞍形则是上下唇均呈M字形,而一般形是上唇按照自然唇形描红,下唇呈现半圆形 。值得一提的是,她们使用的口红色泽深重,连擦拭汗水的手帕都会被染红 ,这种时尚潮流由杨贵妃引领,引得众人纷纷效仿 。
除了面部妆容,发饰也是唐代女子装扮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发式丰富多样,爱梳“高髻”和“堕马髻”,髻上还会插上各种精美的簪、钗、步摇等,行走间摇曳生姿,尽显女性的妩媚与优雅 。这些妆容和发饰,不仅是美的装饰,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反映出唐代女性对美的不懈追求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唐代女子的服饰同样绚丽多彩,风格多变,主要有上衫下裙、胡服和男装三大类 。“唐裙”中最负盛名的当属石榴裙,其颜色鲜艳如石榴花,深受女子喜爱 。诗人笔下多有赞美,如“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生动地描绘出石榴裙的艳丽动人 。
初唐时期,女子服饰承袭隋朝风格,偏好紧身窄袖的衣裙,上衣束于裙下,长裙在胸前束起,裙色多采用绿红、红白等撞色搭配,整体造型纤细婀娜,身姿轻盈,着装简约 。武周时期,女性更加开放自信,崇尚英武气质和颀长挺拔的身形,低领口,酥胸半露,外罩一件织锦背子,裙装腰线移到高腰处,披帛一端掖入领口,另一端绕于胸前,成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衣装造型 。
盛唐时期,随着制糖技术发展,喜爱甜食的女子身材变得丰满,“以胖为美”的审美观念盛行,服饰也随之发生变化 。上衣变得宽博,只在衣袖收紧,裙装不再纤细,披帛变得薄透飘逸 ,尽显雍容华贵之态 。安史之乱后,紧窄合身的胡服热逐渐退去,中原文化宽衣博带的传统回归,衣裙重新变得宽大,流行富丽的花草鸟虫纹样 。晚唐乱世之中,女子仍流行宽大的裙裾曳地,裙下搭配抹胸,一半裹在胸前,一半藏在裙下,更显层次感 。
胡服作为唐代的舶来品,也在唐代女子中广泛流行 。元稹曾说:“女为胡妇学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胡服的特点是翻领窄袖,头戴胡帽,方便骑马出行,体现了唐代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和多元融合的时尚潮流 。
而女着男装的风气在唐代也尤为盛行,特别是在天宝年间 。《中华古今注》记载:“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 。”据说,太平公主是唐朝女子喜欢穿男装的始作俑者 。有一次,她参加唐高宗的内宴,身着男装且全副武装,逗得高宗和武则天大笑不止,由此掀起了女性男装化的热潮 。唐朝社会开放,女性自我意识强,参与社会活动较多,为了体现曲线美和方便抛头露面,男装自然而然地受到女性关注 。
唐代女子的娱乐生活丰富多样,她们不必困守闺阁,展现出了极高的自由度和活力 。马球在唐朝风靡宫廷民间,连杨贵妃都是铁杆球迷 。彩绘陶打马球女俑束发紧衣,策马扬杖,马尾高挽,生动地展现了唐代女子在马球场上驰骋如风的飒爽英姿 。在马球场上,她们尽情释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令人钦佩 。
除了马球,唐代女子还热衷于游春、宴饮、乐舞等活动 。从《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虢国夫人一行人骑马游春的场景,女子们独骑于马上,自在从容地驾驭着马匹,与周围人谈笑风生,反映出唐代女性较高的自由度与独立气质 。在宴饮场合,她们吟诗作画、饮酒作乐,尽显才情与风雅 。《唐人宫乐图》描绘了宫廷仕女宴乐生活的场景,仕女们有的饮酒,有的弹琵琶,有的鼓瑟,有的吹笙,热闹非凡,展现出唐代女子丰富的娱乐生活 。
在乐舞方面,唐代女子更是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 。唐代的乐舞艺术高度发达,融合了中原和西域等地的特色 。女子们学习各种舞蹈,如霓裳羽衣舞、胡旋舞等,她们的舞姿优美动人,令人陶醉 。在宫廷和民间的各种庆典活动中,都能看到她们翩翩起舞的身影 。
唐代女子的飒,不仅体现在外在的妆容、服饰和娱乐上,更体现在她们内在的精神风貌上 。在那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展现出了开放自信、独立自强的精神品质 。她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
在政治上,出现了像武则天这样的杰出女性,她打破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登上皇位,成为一代女皇,以强硬的手段治理国家,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才能 。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女性也在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她们参与朝政,辅佐君王,对唐朝的政治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
在经济上,唐代女性也有一定的经济地位 。她们可以经商、从事手工业等,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 。一些女性还成为了家庭的经济支柱,支撑着家庭的生计 。
在文化上,唐代女性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素养 。她们学习诗词歌赋,与文人雅士交流唱和,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像鱼玄机、薛涛等才女,以其才华和才情闻名于世,成为唐代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
唐代女子以其独特的妆容、多元的服饰、丰富的娱乐和开放自信的精神,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她们活得肆意洒脱,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生活和梦想,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现代女性相比,她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同样拥有对美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唐代女子的飒,是一种跨越时空的魅力,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自我,展现出女性的独特风采 。
来源:梨花民间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