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方形,长90厘米,宽97厘米,正书46行,行48字,字径1.6厘米。字迹清晰,保存完整。盖篆书"大明故嘉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屈公墓志铭",字径19厘米。字迹清晰,左下角断裂。
屈西溪墓志铭并盖
嘉靖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532年12月24日)制。许诰撰,许论书,许赞篆盖。1974年出土于南营村。志、盖并存。张江涛收藏。
方形,长90厘米,宽97厘米,正书46行,行48字,字径1.6厘米。字迹清晰,保存完整。盖篆书"大明故嘉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屈公墓志铭",字径19厘米。字迹清晰,左下角断裂。
明故嘉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屈公墓志铭
赐进士第通议大夫吏部右侍郎前太常寺卿管国子监祭酒事翰林院侍讲学士经筵讲官同修国史会典灵宝许诰撰
赐进士第资政大夫户部尚书前刑部尚书侍经筵灵宝许赞篆
赐进士第承直郎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灵宝许论书
呜呼!余乃忍铭公也耶?余方期公起用,康济时艰,乃遽至于是耶?然公履历行实,惟余知之为详,可终辞而不铭公也耶?
按苑洛韩庶子状,公讳直,字道伸,号西溪。先世为楚公族,汉高祖徙齐楚豪杰于关中,屈氏与焉,遂为华阴人。曾祖亨,洪武时,辞书币征礼不仕。祖讳韶,号诚斋,经明行修,岁贡入国学,任山西隰州同知,有惠政。父讳弘仁,号朴庵,涉猎子史,秉义执礼,至老不倦。以公贵,封奉直大夫,刑部署郎中事员外郎。母李宜人。朴庵梦日出如轮,流入怀,觉而公生。方十岁,而宜人卒。继母刘宜人实抚育。
公体貌魁梧,天性聪敏。六七岁时,朴庵教以读书,即能记忆。稍长,就外傅,读益勤。成化乙未充邑庠生。庚子浮梁,戴恭简公岁试,至华阴公试,已未成材,两题皆佳。恭简深加奖誉。秋,遂中乡试榜,甲辰登进士第。秋九月,刘宜人卒,公守制。
丁未初,授刑部浙江司主事,执法不挠,案无滞狱。不数月,声名籍甚。尚书江西何公甚见礼重,委署浙江司郎中印,公以主事辞。何曰:主事非寻常﹣主事,亦不可以常格待也。数揽头发觉锦衣权势,邀留之。公往见锦衣曰:揽头犯法,宜加究治。锦衣,朝廷心腹,法官乃不容刑官守法耶?果出揽头抵之罪。
弘治五年夏,升广西司署员外郎。七年冬,奉命偕清平伯吴公宗持节,册封隰川宣城,二王馈仪,一无所受。八年秋,升山西司郎中。辽东巡抚武臣交恶,廷命公勘问。武臣屡诬奏公,朝廷知论当不问。公在刑部历三司几十年,执法不挠于权势。九年夏,升重庆知府。土官军卫杂处,知府无见□升迁者。公既视事,吏呈金床簿、铺面簿、地步簿,征需甚多,乃叹曰:小民营利为生,何预于官而为此横敛耶?取簿火之。府有妖,每掷砖石□人,房屋又有火灾。公乃告于城隍谓:神与知府均受﹣天子宠命,以主此一方。妖怪肆行,以为民患,神亦安得辞责?妖火果息。境内旱,公祷于真武山,既而大雨如注,岁则大熟。守重庆九一年,抚按林曾姚陈蔡,皆旌荐,而萧公又特荐焉。弘治十八年冬,升河南左参政。巡按凤翔王公、巡抚绛州陶公皆加旌荐。正德二年,升浙江按察使,一方为之澄清。司礼监巨珰刘籍故钱都宪钺家,威临三司,欲使之跪,公率众不屈。刘珰怒,公以礼晓譬之,刘即援公手,揖众入座。初,公至浙巡按,欲惩其吏。公曰:事之不集,官之不职也。乞宽三月重治之,不待期而□。甫至河南□太仆卿太仆多揽纳,请托弊,公一切禁之。三年,升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复改为南京大理卿。多平反冤狱,有驳稿存。居一数月,复改左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公以运船多稽迟,乃置方眼簿给付运官,日记所运水程及阻风守浅时日,以备查考,由是运船留滞者少,其法至今用之。山阳田知县馈银器一棹,公怒甚。田曰:此旧例也。公曰:是何宪钢所载,叱出之。瑾既败,有□公为瑾乡人,宜罢,遂致仕。
公刚直而有谋才,敏而力,足以行之。故宦迹所至,皆有声称。与人言,侃侃无隐。然亦以此得罪于人□曰:造化运而不息,君子忧勤之心无时可逸。优游自放,不几于倡狂耶?故公里居二十年,耕读不倦。性恭俭,非大喜庆□□□锦绣于人无贵贱,谦谦致礼。事朴庵孝。朴庵年九十卒,公年七十,哀毁皆如礼。
公弟泰寓京,感疾。时有名医难致。公跪以请,□感而至,且辞谢礼曰:公为友爱人,某独不得为义人耶?在淮时,日惟支廪,家人多,乃于衙后空地种粟食之。咸怨曰:夫□□□糠都堂。嘉靖丁亥奉诏进阶一级。已丑总制尚书王公疏荐用,不果。公年虽七十余,而强健如少年,众谓必有朴庵先生之寿,乃一疾竟不起。公生于﹣天顺戊寅八月五日,卒于嘉靖辛卯六月二十日戌时,享年七十有四。讣闻朝廷遣官谕祭营葬事。
配石宜人,侧室田氏。
子男四:曰召、曰登,俱国子生,石宜人出。曰嘉,邑庠生,曰愚汉,幼,末聘,田氏出。
女五,曰士,适洪洞县丞李钺;曰淑,适山西布政司参议朝邑韩邦靖;曰爱,适国子生商州南溱,出石氏。曰淮,适灵宝邑庠生许名,余长子也。曰五,字邑庠生李光祖,出田氏。
孙男七:廷柱、廷楠、廷栋、廷椿、廷柏、俱召子。廷相,邑庠生;奈存幼,俱登子。
孙女五:沉字刑部郎中蓝田荣察子。曰檀,曰乳,俱幼。曰丁,适国子生华州石坚。曰蒙幼,俱登女。
召等将以嘉靖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葬公于邑城之西,召等以余为公姻家,不远千里来求铭。铭曰﹣:
华山之麓,渭水湍默。萃为哲人,以膺多福。执法清勤,籍籍声闻。出谳大狱,衡平纠纷。重庆太守,富庶不有。惠民感神,召父杜母。按察浙江,法笔如杠。澄清一路,奸□心降。都台棘寺,靖共尔位。事必利民,强直自遂。致政还乡,山水徜徉。明农教子,化口口长。夫何一疾,卜不习吉。泉台幽幽,悲含涕出。我铭公茔,通观厥成。千秋百祀,永□□□。
按:许诰河南灵宝县人,弘治十二年进士,历任户科给事中,翰林院检讨,南京通政司参议,翰林院侍读学士,太常寺卿,管国子监祭酒,吏部右侍郎,南京吏部尚书。著有《通鉴前编》、《图书管见》、《太极论》、《道统流源录》。嘉靖十三年卒。
许论河南灵宝人,字廷议,嘉靖进士,好谈兵。幼从父历边境,尽知厄塞险易。因著《九边图论》。官历兵部尚书。
许赞河南灵宝人。弘治进士,嘉靖中累官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華山碑石》
来源:石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