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坏,都是见人下菜

B站影视 2025-02-24 23:45 1

摘要:最近看了一本书叫《背叛》,里面的男主宋子坤让我印象深刻。作为一个操盘者和管理者,他有一种能力:不用看到下一阶段,就能预判谁会背叛他。

1

如何面对身边人的背叛?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背叛》,里面的男主宋子坤让我印象深刻。作为一个操盘者和管理者,他有一种能力:不用看到下一阶段,就能预判谁会背叛他。

当你被背叛的时候,不要哭天喊地说“我养出来的狼咬了我一口”,而是要反省:为什么你不能预判狼的发展?是你飘了、停滞了,还是判断能力出了问题?

背叛的伤害往往是因为你的判断失误,是你让这件事发生了。

很多人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教会徒弟是因为他阶段性成为你的手和脚,帮你排忧解难。你已经从中得到了好处。

如果有一天,徒弟的发展超出你的预期,他的头脑和眼界超过你,甚至抢了你的生意或离开,不要哭。作为师傅,这是带人必须有的心态。

如果你一边培养小狼,一边又担心他们成为对手,那就别干了。能被你培养起来的人抢生意,说明你也差不多该退场了。

很多事情要大大方方做,大大方方干。能够一直管理、压住别人、带更大的团队,是因为你的起点和增速比较快。

不要依赖别人的忠诚来维持团队关系,而是要展现领导力,把握距离感。培养几个给力的人,不要总是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否则一辈子都上不了桌。

2

背叛的本质是什么?

背叛这件事情,就是今时今日已不是昨时昨日。对方心态变了,选择变了,诉求也变了,你这边也变了。他没按既定路线走,仅此而已。

有些事涉及底线,有人底线高,有人底线低,不存在“背叛”,只是对方在那种情况下,做出了最符合他当下心态和利益的选择。

有人会说:“老板,你现在不行了,我为自己找新出路,合情合理。”其实想想,你对别人,哪怕是亲密关系,是绝对信任吗?还是绝对不信任?多半介于两者之间。

信任是动态的,事态和心态都会变。只要保留底线,信任就能维持。吹水画饼无所谓,不触及根本就行。

但一个人要有自己的行事风格。最根本的信任,不来自你怎么对别人,而来自你是什么样的人。

比如,员工和大家对我的信任,不取决于我今天对你好不好,而来自我的谈吐和思维展现的价值观和人品。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获得什么样的信任。

一个人的人品不是刻意营造的,而是通过每个细节被别人品味出来的。

3

所有人的坏,都是见人下菜

我不太喜欢用“小人”这个词去定义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小人”的一面。

如果一个人真的很“小人”,并且用一些很直接的手段来对付你,他最终会遇到自己的问题。因为对他不满的人不会只有你一个。

欺软怕硬是人性的一部分,几乎每个人都有这种倾向,只是有些人隐藏得深,有些人表现得明显。

比如在饭局上,如果你是一个女生,比较优秀但没有自己的公司、资产或强大的背景支撑,别人可能会随意开你的玩笑。说白了,所有人都是掂量着开黄色玩笑。

所有人的坏,都是见人下菜。

4

面对再强的小人,你的能力足以应付

如果你能被一个很有能量的人针对,说明你几乎具备了抗衡他的能力和潜力。

对方真的有两下子,但把你放到同样的位置上,你也会有两下子。不要迷信所谓的“草台班子”,台子已经搭上去了,势能已经顶到这儿了。

当你身边有很多力量都想让别人相信你配这个位置时,你自己神不隆咚的也就做到了。很多时候都是如此。

当你有了这样的位置,就大概有了这样的能力,包括面对负评和被人针对的时候。如果你能被一个很有能量的人追着搞,说明你其实是有潜力的。至少你能看出来,你已经引起了厉害的人的注意。

你很难说是先有了这个事件,他才有了这两下子,还是他先有了这两下子,才有了这个事件。

5

如何面对两面三刀的同事?

工作中遇到虚伪的同事——在你面前装好人,在别人面前说你坏话,永远不要直接戳穿。

聪明人不会轻易相信别人传的坏话。对方信不信,取决于他想不想信。如果他本身不喜欢传话的同事,他也不会相信那些话。你不需要主动捅破窗户纸,他会在装好人的过程中自己破功。

重要的是,你要意识到自己哪里刺激了他的“恶”,然后决定一下你想不想去要解决他的心结。

如果他不重要,那就无视;如果他重要,你可以尝试解决,因为他在你面前装好人,说明他对你有某种认可,甚至可能是谄媚。

当他在你面前过度夸奖你,往往意味着他对你有潜在的负面情绪。你可以反思:他向你进贡情绪价值的时候,是不是太违心?你是否理所当然地接受,而没有反向捧他?或者他装好人是否有某种目的,而你无动于衷?

如果你的能量足够强,即使他是一个虚伪的人,也不敢在别人面前说你一句不是。因为他会感觉到你的气场,不敢轻易对你两面三刀。

6

如何获得一个人的心?

就是过度大方。

人在很小的时候可以用灵性、悟性去感染别人。但如果你奋斗多年依然没挣到钱,或者给老师送礼时不够大方,实力不足,这个味道就还差点意思。

世俗的那一套和精神层面并不冲突。即使你们有高度的精神共鸣,该请客、该送礼、该给老师的,过度给。

7

向上投诚

要会讲自己的“坏话”出卖弱点

每个人都会喜爱很多人,偏爱一些人,信任几个人。

获得一个人的喜爱很容易,但获得信任却很难。情商的本质是获得别人信任的能力,而不是获得别人喜爱的能力。

喜爱很薄,可能因为一顿饭、一次见面就产生,但也容易消失。而信任很厚,它需要多维度的观察、多角度的揣摩,以及共同经历事情的积累。信任有壁垒,而喜爱没有。

8

员工和老板如何产生信任的?

信任和了解是一个需要时间、磨合和构建的过程。

在老板、贵人或领导身边,如果你没有帮他干成过几件特别满意的事,不要轻易提特别大的建议。

很多人以为老板信任自己是因为喜欢自己或自己人品好,其实不是。老板对员工的信任,一定是因为你干成过几件非常漂亮的事。

他会通过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一个又一个的决定来观察你。只有当你一次又一次超预期解决问题、挂上挡、对事情负责的时候,信任才会产生。

比如,老板交给你一件事,你反馈说“推到这里推不动了”。虽然你可能已经达到了能力上限,但老板会觉得你差了一点点。他不会说你做错了或能力不够,但信任会丧失一点点。

再比如,你承诺周五下午交东西,结果周六晚上还没完成。即使事情不急,信任也会下降一点点。

两个人没有相处过一段时间,没有共同干过一段时间的事,信任就上不来。信任上不来时,不要奢望老板会偏爱和信任你。

职场中,不要沉迷于“有的没的”感觉,比如“老板喜欢我”“我情商高”。老老实实干活,老老实实为老板和公司解决问题。当你做出成绩时,你会知道他为什么喜欢你。

9

任何关系敢于面对副作用

任何关系,只要它能给你正向的能量补给,就一定有能量消耗。

只要这个人给你带来快乐,你也知道这快乐是他带来的,就一定会带来烦躁。无论是情侣关系、粉丝和博主的关系、老板和员工的关系,还是你和宠物的关系,都一样。

你必须为关系吞噬你的部分买单,不能只想要好的部分。贪心而不尊重规律,只会让你失衡。

作为IP,我们享受了很多溢美之词。虽然我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厉害,但别人觉得你厉害,给了你过分的支持和信任。

比如,我并不觉得自己有多漂亮,但有些听众因为喜欢我的直播和内容,会不断夸奖我。既然你承受了过分的夸奖,就必须承受过分的批评;既然你承受了过量的善意,就必须承受过量的恶意。

做任何事情都要问副作用,付出代价,并接受它。这种接受不是无奈,而是为了更好地对待自己。

有时候,不在意就好了。无论是善意的评价还是恶意的评价,人一定要有更在意的点。你之所以能忽视评价,是因为你有一个更聚焦的目标,让你能物理隔离和忽视这些评价。但这只是暂时的。

当目标达成后,你的感官会重新投放到那些你曾经忽视的东西上。如果你没有处理好与这些认知的关系,你依然会在意。

10

越高端的人越自私?

对,否则他们无法达到那样的高度。

如果你不够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就上不去。高端的人会把精力用到极致:如果一件事与做大、赚更多钱无关,他们一句废话都不想讲。这种惯性让他们不说废话、不作废事。

从正面角度看,这叫极致专注;从大众语境看,这就是自私。只要一件事与他们的目标无关,他们几乎懒得理你。只有以这种方式做事的人,才能快速上升,抓住关键机会。

如果你在上升过程中,总是被亲情、友情牵扯注意力——比如父母借钱、朋友伤心,陪来陪去,不把自己的时间当回事——这样的人很难上去。因为他们的竞争对手不是这么做的。即使有才华,也会被分散精力。

极致专注不仅仅是提升技能的4小时有多认真,而是所有事情都要围绕自己的目标。如果一件事暂时用不上,就不对它发力和发功。谁要占用你的时间和注意力,几乎等于要你的命。

心不够硬的人,总是想帮别人、念旧情、念亲情、念友情,就无法做到极致专注。没有极致专注,就没有快速上升的可能。

来源:百事回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