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只有0次和无数次?!脚踝扭伤的应急处理你会吗?

B站影视 2025-02-24 21:25 1

摘要:有时候,崴脚的人休息一两天,就会觉得自己没事了,于是放心地走走跳跳,甚至开始激烈地运动。

脚踝扭伤,大概是人类最常见的关节损伤了。

有时候,崴脚的人休息一两天,就会觉得自己没事了,于是放心地走走跳跳,甚至开始激烈地运动。

但事实上,脚踝扭伤的康复,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简单,不痛了不代表韧带得到了充分恢复,更不代表能够安全地自由活动

这些看似伤愈的脚踝,可能已经变得比从前更脆弱。

而一次崴脚除了会影响那一只脚踝,还有可能改变另一只脚踝的命运。

“崴脚”只有0次和无数次?!

01

“崴脚”是怎样形成的

踝关节主要由三块骨头组成:胫骨腓骨以及距骨。骨头和骨头之间,还有韧带相连。

脚踝外侧有距腓前韧带和距腓后韧带,连接了距骨与腓骨,还有跟腓韧带,连接了跟骨与腓骨;脚踝内侧则有三角韧带,它由四根韧带组成,连接了多个部位。

韧带的存在,维系着踝关节的稳定。

当一个人的脚(相对于脚踝)转动的角度超出了正常范围,韧带便容易过度拉伸甚至撕裂,这就是脚踝扭伤。

脚踝外侧的韧带出现损伤时,会发生内翻,若是内侧的韧带受伤,脚踝会外翻。脚踝外侧的韧带比较脆弱(特别是距腓前韧带),人类崴脚的主要姿势也是内翻。

走在不平的路上,或是穿了某双不合适的鞋,又或是在球场上不停地左右运动……各式各样的因素都有可能增加崴脚的风险。

在这些风险因素当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大概要数“上次崴脚”

在脚踝扭伤时,韧带会发生微观的撕裂,导致强度变弱——这可能引发踝关节不稳定。

假如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或是不等脚踝充分康复便过早地开始运动,就可能让韧带在拉伸的状态下愈合,再次扭伤的概率也会增大。

人们会重复崴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从不进行康复治疗。

据估计,大约有40%的脚踝扭伤,最终导致了慢性踝关节不稳。

这样的患者除了容易反复扭伤脚踝,还可能出现持续的不适和肿胀,感到疼痛或是按压时疼痛等等。

为什么会影响另一只脚?

02

研究表明,与两个脚踝都健康的人类相比,一边出现外侧踝关节松弛的患者,就连健康的那只脚踝也更容易发生内翻。

这可能与神经层面的姿势控制有关。科学家曾经发现,当一侧肢体的机械感受器输入的信号有了缺陷,另一侧也会受到影响。

受伤后,有个应急原则

崴脚急性期会迅速出现肿胀、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者患肢不能负重行走。此时应采用「RICE原则」处理:

R(Rest)休息:停止用受伤的脚踩地,行走时可以拄拐,将身体重心落在健康脚踝上。I(Ice)冰敷:每隔1~2小时用冰毛巾或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冰袋外敷损伤部位20~30分钟。48~72小时后,再采取一些理疗或温水浴等温热疗法,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C(Compression)加压: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受伤的踝关节,减轻肿胀。不要包扎过紧,妨碍足部血液循环。E(Elevation)抬高:将患肢抬高,可减轻关节肿胀,促进恢复。处理后要尽早到医院足踝门诊或运动医学门诊就医,由医生对踝韧带损伤情况进行判断。

1.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康复锻炼和肌肉锻炼,有助强化踝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提高足部稳定性。

2.日常应选择合适的防滑鞋子,行走时注意观察路面情况。

3.生活中,可通过一些简单动作来强化踝部肌肉,比如:

坐在地上,将双腿伸直,用脚尖画圈,可加强踝关节的活动度;在平坦的地面上单脚站立、踮脚尖行走,可增强踝关节周围力量和韧带的本体感觉。

来源:健康十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