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今日荐书 | 20世纪早期英国的科学普及是怎样的?

B站影视 2025-02-24 20:43 2

摘要:在这本书中,科学史专家彼得·J.鲍勒广泛调查了190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图书、杂志和报纸,发现科学家在专业和大众类读物上均极为活跃。这源于当时存在一个巨大的科普市场,其受众是一个未能接受高等教育但求知欲旺盛的阶层。科学家们从事科普工作有利可图,且在科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科学家是如何走向公众、把科学知识带入大众视野的?

《主动出击》一书指出在英国曾有一个科学家并不高冷、亲自下场宣传的早期科普黄金时代。

在这本书中,科学史专家彼得·J.鲍勒广泛调查了190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图书、杂志和报纸,发现科学家在专业和大众类读物上均极为活跃。这源于当时存在一个巨大的科普市场,其受众是一个未能接受高等教育但求知欲旺盛的阶层。科学家们从事科普工作有利可图,且在科学界也不会受到同行的排斥。但自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这种科学家与公众的“双向奔赴”日渐消失,专业科学作家成为科学传播的主体。

资料介绍,本书作者彼得·J.鲍勒是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历史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在2004 年到2006 年担任英国科学史协会主席。他于20 世纪80 年代开拓了“非达尔文革命”的研究领域,在国际科学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动出击》

[英]彼得·J. 鲍勒 著

王大鹏 周亚楠 译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5年1月

彼得·J.鲍勒在本书中文版序中介绍,20 世纪早期是科学传播发展的关键时期,因为新技术彻底改变了与公众进行沟通的方式。更好的印刷技术,包括摄影图像的印刷,改变了书籍、杂志和报纸的出版。此外,还出现了全新的技术,首先是电影和广播,然后是电视。所有这些都给那些寻求科普化的人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也许我们从现代历史研究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这一过程从来不是“自上而下”地将简化的发现记录传递给被动的公众。

在彼得·J.鲍勒看来,技术专家往往对科学带来的机遇充满热情,有时甚至过于乐观。一些从事研究的科学家学会了如何为更广泛的读者写作,但开展科普的任务越来越多地被专业科学作家接管。相互竞争的技术的支持者们则试图为他们自己的项目争取公众支持。但从一开始,就有不同议程的传播者试图影响信息的呈现方式,包括一些对科学鼓励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倾向持积极怀疑态度的人。“我的印象是,随着其他文化也寻求让新的科学和技术适应自己的思维和运作方式,类似的争议也在出现。我希望我对20世纪早期英国的研究,能为其他文化中探索这些向现代化的复杂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人提供有用的指导。”彼得·J.鲍勒说。

本书译者之一、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大鹏认为:“这是一本内容非常丰富的科普著作。对于研究人员来说,我们可以从中了解英国特定时期的科普发展史,尤其是其中提到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品,我们需要把他们放到当时当地的情境下去考察。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我们也可以用读史的方式去品味当时的科普氛围。”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史系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罗兴波如此评价本书:“20世纪初在科学史上是不平凡的时代:飞速发展的科学一方面大大拓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边界,另一方面也因越来越专业化而离公众越来越远。本书为读者展现了在此时期的英国科学家是如何走向公众、把科学知识带入大众视野的。通过丰富史料和鲜活案例,作者关注了科学家、出版商与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互动。这是一本通俗科普史,也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学史著作。”

来源:读创网

相关推荐